美文网首页婚姻育儿教育青春
如何看待孩子青春期这件事?

如何看待孩子青春期这件事?

作者: 笔胜于剑 | 来源:发表于2017-05-24 06:52 被阅读0次

    青春期,按照网上普遍的说法是指年龄段在13~18岁这个范围的孩子。

    在学业上,这个时期的孩子通常都在上中学。

    对于青春期的孩子,家长通常所说的两个字就是“叛逆”。

    那么如何引导孩子能够顺利的度过青春期呢?

    首先,我们逐一分析青春期孩子主要的三个变化以及对策。

    一、身体机能的显著变化。

    面对身体的突兀成长,生理机能不断趋于成熟,性像身体里的一个猛兽,时不时展示它的洪荒之力,导致对异性有莫名的好感却又害怕。

    这个一个巨大的心里鸿沟,是需要性教育来填补的,有多少孩子因为性教育的缺失而影响了自己健康的成长。

    在这一点上,父母的作用非常大,一个正确的引导至关重要,原来那种把性看成洪水猛兽而围追堵截的做法早就不灵了。

    现在的孩子多聪明,加上现在的信息传播多便捷,很多事在孩子还很小的时候就了解了。

    担心的地方就在于如果孩子了解的不够全面,被网上错误的引导了。

    因此,只是做父母的,在适当时候以一个适当的方式做出正确的引导,这件事虽有巨大的挑战,但无疑是具有巨大价值的。

    关键就是根据孩子的接受水平上,掌握好一个“度”的问题,既不能浅尝辄止,又不能矫枉过正。

    这需要家长认真地做好准备,细心观察孩子而且耐心的寻找机会打开孩子这个心里的“结”。

    二、内在精神世界成长的滞缓。

    青春期孩子精神成长的滞后,原因主要有两个:

    (1)鉴于我国的教育体制,学生世界观人生观的构建过于依赖学校教育。

    而我们中学的教育又以升学为根本的考核目标,这就难免以成绩为上,忽略了孩子的任人格和心理教育。

    现在的中学,虽然不只以学生的成绩为标准,但是在培养学生的这两观上,无疑是有欠缺的。

    (2)教育的另一大入口——家庭也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有多少家长忙着事业,把家庭教育的责任硬生生地推给了学校和老师,但问题是家庭教育的作用是学校和老师代替不了的。

    常见的一个情况就是,家长极其诚恳的对老师说:“老师,这孩子我管不了了,就拜托您啦。”

    每次听到或看到这样的话,其实,做老师的内心都是崩溃的。

    这不是老师想不想,愿不愿的问题,而是在教育这个孩子上,亲情的价值是不能被替代的。

    由此,因为这两大途径没有发挥应用的作用,本该在孩子迅速成长的时刻,内在认识能力的提升却很有限,加之外部世界大量信息的输入,导致认知能力和世界之间有一个明显的落差,有时甚至是一种混乱,分不清哪个是好,那个是坏。

    这时,通常在孩子的表现上看到他们的不耐烦,总嫌家长和老师“磨叽”而拒绝交流。

    怎么办?

    我在之前的文章里面说过,让孩子从小形成一个固定时间,固定地点阅读的习惯。

    阅读,是与书为友,与古今中外圣贤在交流,更关键的是阅读使孩子安静下来思考,浮躁的心会像原本一潭浑水一样变得澄清。

    这样再与孩子交流,为他们认识世界提供新的启发,开动他们的了解这个世界的思维。

    所以,就有这样一句话,好的父母在精神上是孩子崇拜的导师,在生活上是孩子的朋友。

    三、升学考试带来巨大的学业压力。

    这一条原因其实就是学校教育现行机制缺陷的一个部分,由于其高度的敏感性,所以反复作为一个原因列出来。

    有多少家庭,全家都围绕着孩子升学转啊,中考,高考,仿佛若没有中考和高考都体现不出做父母的成功似的。

    却实实在在的把这一份份重担压在了孩子肩上,看着这个中学生稚嫩的肩膀,原本青涩的脸庞上有升学重压下的老成……

    做一个老师,于心不忍,却又无可奈何。

    一位即将高考的学生和我讲,为了成绩,她常常失眠,好不容易睡着了还一直做梦,半年的时间体重下降十公斤,原本就不胖的她现在都快皮包骨了。

    我只能说,孩子注意调节自己的精神,放松点。

    再去引导她客观看待升学,对于高考过于偏激的认识也是青春期孩子认识能力不足的一个集中体现。

    之后,再提醒她的父母要注意给孩子补充营养和孩子谈心。

    由此,可见一斑。

    在孩子眼中,中高考的重压说它猛于虎不为过。

    还有一类孩子,觉得高考无所谓,反正大学毕业还有那么多人找不到工作,天天轻松无比,对成绩如何都满不在乎,这也是对高考认识偏差的一种。

    有时候,这一种比前一种更好又更不好。

    说更好是指心态。

    说更不好是指对学习的态度。

    这会影响他今后人生对于学习的一个基础认识。

    这一点有时反而更难去纠正。


    综上所述,三者交织在一起,拧成一股绳,共同影响了孩子这个时期的表现。

    可是很多家长却把孩子的所有表现都只是单纯归结为“叛逆”二字,明显没有抓到核心。

    没有抓到根本,难免在与孩子的沟通上,不搭调。

    在孩子看来,不懂自己的父母,怎么可能把心底话说出来呢。

    所以就要懂孩子,怎么懂呢?就从上面的三个原因入手就好了。

    希望对你能有启发。


    笔胜于剑

    生活中的点滴都是教育的契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何看待孩子青春期这件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ixgx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