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区块链无戒学堂:365天极限挑战日更营成长励志
恐龙还“活”着——从山东诸城恐龙化石说起

恐龙还“活”着——从山东诸城恐龙化石说起

作者: 9a28ffe1c9f4 | 来源:发表于2019-05-27 08:03 被阅读6次

    SME按:本文的作者李敦景老师,是文博副研究员,中国博物馆学会会员,曾任山东诸城恐龙博物馆馆长,同时也是中国剧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诗词作家协会会员。这篇文章是李老师结合自己在山东诸城随队参与化石发掘经历,对恐龙灭绝的问题的探讨。我们5月17日的“读书会”活动也邀请到了李老师做分享,大家可以点击本文末的海报报名参加。

    有人说恐龙灭绝了。有人说恐龙消失了。突然间,有人又说恐龙还活着,甚至有人还说看见过!难道恐龙真的还活着吗?

    为了寻求恐龙是否还活着这个答案,我们来到了山东诸城。

    为什么要选择山东诸城呢?因为这里是教科书说的:恐龙灭绝最晚的白垩纪时期,距今约7000万年。这里最有可能找到恐龙是否还“活”着的答案。

    那年,我们和中国科学院“古脊椎所”老师在山东诸城开始行动,寻找恐龙灭绝或消失的证据。

    搜寻恐龙灭绝或消失资料,首先要找到白垩纪晚期那个年代地层。这是一项很艰苦的勘探工作。

    来源: SME科技故事

    龙骨涧

    我们顶着炙热的太阳先去了龙骨涧勘探。这里是一个神奇的地方,周围山岭崎岖,河流清澈,地层叠压,地质丰富,生物活跃,植物茂盛,绿地葱郁,风景秀丽。我们顾不得欣赏,拿出测绘仪器立刻行动。

    龙骨涧野槐丛生,蒺藜茂密。我们踏着弯曲的羊肠小路从这些野槐蒺藜中穿梭忙活,不小心会被槐刺和蒺藜那锋利的刺划破手脚,有时野生动物(如蛇等)也来偷袭我们。

    我们吃的水,都是从西南角一座扬水站储水池中提取的,里面漂游着许多弯曲的小红虫子,看着又怕又恶心。

    龙骨涧地层

    最终,化石层出现在我们面前。

    龙骨涧。地层为灰白色砂砾岩与紫红色粉砂岩、粘土岩互层、夹透镜体状泥灰岩、夹黄绿黑色泥岩。最顶层紫红色砂岩,往下为粘土岩互层,以黄绿色泥岩为主,并夹透镜体状泥灰岩,最底层夹黑色泥岩,应是“诸莱盆地”最底层的由淤泥形成的凝灰质岩。其层位是上白垩统王氏群辛格庄组。

    在龙骨涧,曾产出过“巨型山东龙”和“凶暴霸王龙”(相似种)及鸭嘴龙世界之最“巨大诸城龙”。

    龙骨涧地层找到之后,我们又去了紧挨着南边的库沟(现在称“恐龙涧”)。这里是一块块梯田,种着大豆地瓜。

    库沟

    我们握着地质锤,意外地惊喜出现了!我们从一个小小的横断面,发现了一块恐龙头骨化石标本。真是喜出望外啊!我们大动“干戈”,动用器械,竟然,暴露出一条500米,宽30米的恐龙化石长廊!

    库沟地层

    库沟地层为紫红色粉砂岩与粘土岩互层、夹透镜体状泥灰岩、夹黄绿黑色泥岩。最顶层紫红色砂岩,往下为粘土岩互层,以黄绿色泥岩为主,并夹透镜体状泥灰岩,最底层夹黑色泥岩,应是“诸莱盆地”最底层由淤泥形成的凝灰质岩。其层位是上白垩统王氏群辛格庄组。

    在库沟曾产出过“意外诸城角龙”和“诸城坐角龙”及“赵氏怪脚龙”等。

    臧家庄

    在龙骨涧东北向不远处,是我国著名诗人臧克家故乡——臧家庄。这是我们勘探的第三个点。

    这座碑是臧克家的本族四叔臧亦蘧的。臧克家曾说:“不遇见他,也许一辈子也‘遇’不见新诗。没有当年的他,就没有今天的我。”“他是形体,我就是影子。”这段话说明,臧克家在新诗创作上受臧亦蘧影响很大。

    我们所勘探的地方,就是臧亦蘧和臧克家他们家族墓地和果园、庄稼在一起的一片平地。这里没有宽敞的路,只有弯曲的小路。但是,走在路上,会被这里庄稼、果树等植被和野花,所散发出的清香而陶醉。这里东边是一条小沟,叫蟹子沟,就在这条沟产出过“巨大华夏龙”“诸城中国角龙”“巨型诸城暴龙”“臧家庄诸城巨龙”等许多恐龙新属种,同时,还暴露出大片的恐龙化石和白垩纪最晚期地层。

    臧家庄地层

    臧家庄地层为灰白色砂砾岩与紫红色粉砂岩、粘土岩互层、夹黄绿色泥岩。所含化石层位多层,北高南低,但是,其层位仍然是上白垩统王氏群辛格庄组。

    从这三个点地层看,所产出的恐龙化石属白垩纪晚期,距今约6500至7000万年,正是恐龙消失的时段。

    这三个产出恐龙化石点层位,都是上白垩统王氏群辛格庄组。也就是说,它们同处晚白垩,但是,也有先后之分,库沟最早,龙骨涧其次,最晚的就是臧家庄,这个地层与新生代第三纪古新世早期最接近,那么,臧家庄就是恐龙消失的地层。

    经过我们现场勘探与考察,认为:这三处地层所含岩石、岩质是不一样的。岩层倾角也不一样,龙骨涧38度,库沟45度,臧家庄23度。从这些方面去分析,说明库沟地质运动比较激烈,龙骨涧次之,臧家庄比较平缓,但是库沟和龙骨涧南高北低由南往北横向倾斜,走向平缓,而臧家庄是北高南低由北往南横向倾斜,难道是当时岩层横向不一致吗?这种情况提示我们,它们不是生活在一个时期,它们之间很可能有早晚之分,虽然它们都生活在晚白垩世上白垩统王氏群辛格庄组。

    按照以上分析,这三个勘探点地层是叠压的,在时间上有先后早晚之分。很可能库沟要早于龙骨涧,而龙骨涧要早于臧家庄,那么臧家庄是这一时期生存最晚的恐龙。因此,可以确定:臧家庄是我们勘探和考察及研究恐龙灭绝和消失最重要地层。

    此时,我们虽然忙的晕头转向,大汗淋漓,但对地层的分析与研究还是很满意的。

    我们开始采掘恐龙骨骼化石标本。这是第一手实物资料,是掌握恐龙灭绝或消失证据最重要最基本的环节。

    采掘恐龙化石标本是一项十分艰苦的工作。采掘时,凿岩机振动力很大很猛,需要一个人双手紧握凿岩机把柄,双肩耸立,掌控好平衡。掌控凿岩机的人被凿岩机震动的浑身哆嗦。

    采掘现场

    掌控凿岩机的人旁边需要有人配合。这个人手拿铁镐,目不转睛地盯着凿岩机钻头,看着从地里不断崛起的沉积岩碎砂石,抢先扒拉,及时清理掉,腾出一条路,凿岩机再继续向前推进。

    虽然,在凿岩机发狂轰鸣的震荡中,在砂石凶猛飞扬的尘暴袭击下,采掘者被捉弄地睁不开眼,满头满脸地砂石灰尘。但是,采掘者们勇于面对,不怕尘沙,灵活摆脱,避免损伤,虽然手上或脸上难免挂彩。最终,还是获取了许多恐龙骨骼化石标本。

    我们从所采掘的恐龙骨骼化石标本中发现了异样骨骼,病态所形成的骨骼化石。其中有比较明显的变形肋骨和荐椎,还有一块肋骨头上鼓起个“瘤子”。

    这一现象,说明在地层中有不利于恐龙生存的“毒素”。这个“毒素”是什么呢?经过查阅大量资料研究确定:就是“铱”元素。如果在山东诸城臧家庄这个地层中能找到“铱”元素,那么,我们可以肯定地讲,恐龙就是在铱元素侵蚀下灭绝了而从地球上消失了。

    我们开始在沉积岩中寻找“铱”元素。很遗憾,在所有暴露出来的沉积岩中,始终没有发现“铱”元素。

    这就奇怪了,既然地层中没有“铱”元素,恐龙为什么会灭绝而消失呢?为什么在山东诸城地区埋藏着这么多,这么集中的恐龙化石呢?难道这个现象与教科书上说的相吻合吗?“其它星球与地球相撞,造成恐龙灭绝,从地球上突然消失了”。

    经过我们分析研究,这个说法有待商讨。从山东诸城地区所勘探获得的资料证明:在7000万年前,山东诸城地区恐龙遭遇了火山爆发,洪水泛滥的灾难,是死亡后,异地漂移集中在这里的,并不是突然灭绝。

    山东诸城莱阳两地在地质学被称之为诸莱盆地。那么,为什么在晚白垩,恐龙骨骼化石如此集中死亡在诸城地区这个角落?这与盆地边沿有关。当这些死亡后的恐龙被洪水从异地漂移搬运到这里时,全被盆地边沿截住了!因此,才会在这里堆积那么多的恐龙骨骼化石。这与恐龙是否突然灭绝或消失无关。

    这一现象给了我们一个启示:其实,恐龙并没有灭绝或消失,它还“活”着?

    那么,恐龙生活在哪里呢?据有关资料:恐龙遗孑正活跃在非洲热带雨林一片叫“利夸拉”的沼泽地,外人鲜有人进的地方。这里的土著居民称这里有神出鬼没的一种“怪兽”叫“摩克利曼博怪龙”。还有的说在印度洋科莫多岛还生存着一种恐龙——“科莫多龙”。

    尽管如此,我们也不能断言恐龙还活着。

    恐龙学者们总认为恐龙活着的可能性大些,这是希望。这种态度,有他一定的道理:为大自然,为古生物学,为人类的未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恐龙还“活”着——从山东诸城恐龙化石说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jbxt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