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家会伤人》这本书出自著名心理学家武志红之手。
一开始,单看书名,我以为只是以案例的形式罗列“家”的种种“原罪”。
真正读了,才知道这本书涵盖的内容很广泛,涉及的时间生长线很长,超级实用,非常值得一读。
看了这么多家庭教育的书,基本每一本书都在告诉你,一个孩子的0-3岁是多么重要,对一个人一辈子的影响有多大。
但是,没有一本书是真正站在初为人母的女性角度,去理解并支持女性的。似乎没有人关心“妈妈”的“自我”,如此要求一个妈妈,她快不快乐,愿不愿意。
书中提倡妈妈最好亲自带孩子到三岁,呼吁每个家庭都支持妈妈,这样很好。但这是理想状态,而且现实,就是用来打脸的,人们意识不到一个好的快乐的母亲对于一个家庭的重要性。
所以,也就只能喊喊口号罢了:阳光一个妈妈,快乐一个家。希望未来有一天,这不再是一句空谈。
我还想说的是,现在的孩子不是缺少管教,而是家长管的太多,甚至到孩子进入青春期准备走向独立时,家长竟还想“控制”孩子,“一手遮天”。
中国家长,向来是不知道如何尊重孩子的。以至于孩子结婚了,依然对孩子的生活指手画脚,引起极大的矛盾。
其实,就像书中所言,即使婆媳住在一起,只要彼此之间够尊重,大家庭懂得支持尊重小家庭,也就基本不存在什么“婆媳”问题和大的矛盾点。
但重点是,很多人很难做到尊重。所以,分开住,也就成了避免“婆媳”问题的有效手段。毕竟距离产生美,有时候分开住之后,关系反而会融洽一些。
我最喜欢书中的一个观点是,虽然我们改变不了自己的原生家庭,改变不了原生家庭的无意塑造与伤害,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学习认识自己,改变自己的行为模式,从而减弱甚至消除原生家庭对自己的影响。
如果是在爱的滋养下,尤其是在爱情的滋养下,会更好。
提到爱情,我发现果真如书中所述,两个人的关系越来越深,就不容易审美疲劳。
甚至,会越看对方,越觉得他好。这种好,已经跨越最初的被“蒙蔽”双眼的热恋期的好,而是在共同生活时体验到的切切实实的好,无与伦比,无可替代。
就像之前有人总结过的,一对相爱的男女,通常会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1+1=1,你跟我想象的完全一样,这是激情期。心理学上说这是情结与情结对上了,其实你看不见我,我也看不见你,但是,你和我头脑中想象的一模一样。彼此都活在幻觉中。
第二个阶段,1+1=0,我的一切人生痛苦都是因为你。婚姻战争中最常见的问题就是试图改造对方,当筋疲力尽,发现对方完全是另外一个人时,还愿意接受那个真实的他,才是爱。
也就是进入第三个阶段,1+1=2,你是你,我是我,但是我们在一起。
前人总结的只是大概框架,也就是恋人之间,基本是这样的。当然,不同的人,呈现的效果也自然不同。
像我和我的爱人在经历了第一个阶段后,基本没怎么经历第二个阶段,直接跳入第三个阶段,彼此尊重、独立,又爱在一起。在这个过程中,发现了对方更多隐藏的优点,就像捡到宝一样,十分惊喜。
但有了孩子之后,我觉得我们又重新跳回第二阶段,有时在第三阶段间来回切换。这对我们来说,是个考验。好在随着孩子的慢慢长大,又找到了“我们”的状态。在“我们仨”中,寻找“我们”。
最后,愿所有人都能得到爱与自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