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大家已经成功实战七天了,经历一周的行动,我希望大家把冥想和番茄工作法两个工具内化到每天的行动中,逐渐进入专注的高效率状态。
![](https://img.haomeiwen.com/i4011210/2c4f6cc56288a3b1.jpg)
这一周来,我看到很多小伙伴们的复盘里,对目标无益的事这一项,刷手机、微信、淘宝这几个动作总是频繁出现。
其实大家不用特别懊恼,这不是个例,而是今天大多数年轻人的生活现状。
信息越来越便捷的今天,我们对世界知道得越来越多,在了解世界的宽度上越来越大。
但同时,我们丧失了了解世界的深度。
我们对一件事的理解越来越肤浅。
整个人也越来越浮躁,总是迫不及待地想要更多更多。
打开手机,满屏都是碎片化的信息,各种弹窗推送出来的,都是信息碎片,它们就像是嚼碎了喂给你吃的快餐,根本没有多少营养。但你依然控制不住自己的手去点开那些吸引你眼球的小红点。
在这个时代,可以沉下心来读一本经典的人越来越少了。而安静地和自己待五分钟,你也会觉得异常漫长。
为什么我会在第一周反复强调“专注”这个词呢?
因为专注,才能支撑起你当下的行动。
在这个浮躁的时代,如果你能够掌控自己的大脑,掌控自己的注意力,你绝对超过了大多数人。
为什么现在那么多人做事拖延呢?
因为他们没有耐心把注意力留在当下,他们更愿意把注意力交给泡沫电视剧、电子游戏、朋友圈。
我们的大脑在这个过程中被高频刺激,后者更令我们感到愉悦。
把注意力留在当下,意味着你的大脑必须从高频的刺激中停下来,自己运转。
那种感觉就像是老农开始在地里一锄头一锄头的锄地,太缓慢也太熬人了。
这也是为什么第一次尝试做冥想的小伙伴会觉得5分钟都很漫长的原因。
你的大脑太习惯这个科技时代的高频刺激了,突然切断这些刺激,你会特别难熬。
但如果我们不能安心地在当下做该做的事,我们就没办法成长。
![](https://img.haomeiwen.com/i4011210/2ea7dd42534038f3.jpg)
这一周,分享给大家的冥想方法,其实就是帮助大家练习掌控自己的大脑,练习保持注意力在当下的能力。
如果可以,每天抽出五分钟,和自己安静地待一会儿,你一定会从这个过程中受益。
我给大家讲一个我自己的故事。
2016年的10月,我利用一个周末,关机两天,把自己关在家里,只煮了一锅白粥,不用水,不用电,什么事也不做,我坐在卧室的床上,观察自己的念头,就这样待了整整两天。
整个过程中,思绪飘飞,我没事可做,正好一个一个观察自己冒出来的念头。
从幼时的记忆到长大后遇到的人和事,我都抱着一个观察者的态度去审视。
困了就睡,饿了会吃点白粥,更多的时候是坐在床上看一个念头升起来再落下去。
因为手机关机,不知道具体几点了,所以整个过程中都失去了时间概念。
在第二天快结束的时候,我头脑里的念头非常少了,少到只要有一个念头冒出来,我就立刻能够抓到它。
所以内心变得很清明,当时心里有句话浮现出来:如果心重新变成了一张白纸,那么从第一笔落在纸上的颜色开始,我一定让它是温暖、明亮的色彩。
闭关两天后,我自己身上发生了一件很奇妙的事。
就是我整个人变得异常轻盈,只能用“轻盈”两个字来形容。
走在大马路上,莫名就有种要飞起来的快乐感。
之后的一整天,我都处在这种温柔甜美的欢喜中,我看待生活里每一个人、每一件事、每一个细节都像是个美妙的礼物。
内心充满了力量感,是那种想大声欢呼出来的畅快。
我意识到,也许这两天类似冥想的刻意练习,改变了我,清空了长期以来累计过多的负面能量。
世界没有变,是我自身的能量场变了。
也是因为有这个经历,所以我很坚定地相信,长期地练习冥想,会改变我们的心灵状态,习得一份人生的大智慧。
![](https://img.haomeiwen.com/i4011210/1849763ee96442ae.jpg)
冥想是从我们的内部引导我们,而番茄工作法则是一个外在的量化专注力的工具。
25分钟只能专注做一件事,其他任何事都必须让位。
小伙伴们在刚开始的时候,可以每天尝试4个番茄钟,也就是培养每天专注两小时的习惯,然后再慢慢往上加。
如果你一天可以达到十个番茄钟,那几乎效率就很高了。
两者结合在一起使用,内外互补,每天坚持练习,你对大脑的掌控力会越来越强的。
提高专注力的方法不止这两个,但这两个是操作最简单的方法。
希望在接下来的两周时间里,我们继续贯彻这两个方式来改变我们的注意力流向,习得一份在这个时代最珍贵的能力。
(有关个人成长的更多问题,欢迎感兴趣的小伙伴微信私聊(微信号:studytree139))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