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饼
一方水土 一方食——温州小食春天的时候,我给杭州好友带了鱼饼,好友妈妈说好吃到咋舌。我笑说,你妈妈真识货!靠海吃海,关于鱼的美味,除了广东香港一带的鱼丸,我敢说温州鱼饼也是美食界的一霸!
选用鲜鱼,去皮去骨,用刀细细刮取鱼绒,大约要数十斤的鲜鱼才能聚集成一脸盆的鱼肉糜。将这绵软的鱼肉糜揉面一般,挤压、打转、加入料酒,劲道使足,均匀搅拌。这时候就可以加入老豆腐、菜泥、葱姜、番薯粉等材料,接着揉制,直到原本分离的材料多合为一,完全融合,最后放置在饼状的器皿中,压制成型。或上蒸笼,或进油锅,全凭个人喜好。
一方水土 一方食——温州小食 我喜欢蒸熟的鱼饼,厚切片,蘸取少量酱油,配饭吃,人间美味。省去了吃鱼时吐刺的麻烦,获得了Q弹细腻、厚实满足的口感,因为搭配了其他食材,以及一次次实打实的拳手之间的食材的碰撞拥抱,完全去除了鱼腥味,却妥妥地保留了鱼的营养,我不禁为创始人——“鱼饼实”的聪明才智所折服!糯米饭
夏天随性而至,天也就早早的亮了。万籁俱静时,偶有狗吠和自行车嘎吱嘎吱的声音。跟做早操的老师伯一样起早的是街边的早餐店。卷帘门内的早餐店老板,早已开工——揉面、查看昨晚发酵的食材、摆放桌椅、开门迎客。家乡的早餐有馒头、小笼包、面食……也绝少不了糯米饭。
一方水土 一方食——温州小食糯米饭,米饭的特殊形态,不似别地的白色糯米饭,家乡的糯米饭是泛黄的。很小的时候,我们就知道吃糯米饭撒上油条米花,放一小勺肉沫。从上至下,浇上一层咸美的肉汤,浇透糯米饭,晶莹的淡黄色饭粒瞬间饱满,吸足了肉汤,一个个都开始“油光锃亮”,升起诱人的香气。挖一勺,汤汤水水滋养过的饭粒软糯可口,吃进嘴里有嚼劲却不粘牙,清晨吃一碗,绝对管饱到中午。
若可以,配一例紫菜汤,连盐都不用放,放几块油条段,鲜味十足。配一瓶早晨刚刚送到的还热乎的一鸣鲜奶,一口鲜奶,一口糯米饭,也是极好。或者,要一碗店家自制的豆腐脑,爱咸口就放点酱油、油条沫,爱甜口就放些白糖,各人有各人的喜好。天亮了,背书包的温州麦麦、赶早班的大人们、锻炼结束的老师伯老师母踏着晨光来了。
灯盏糕
一方水土 一方食——温州小食日头开始南移,秋叶泛着黄。另一种美食不论四季,都会出现在街头巷尾——灯盏糕。不要好奇为什么这个东西的名字如此奇怪拗口,相传它与刘伯温义军攻温州城有关,但我更愿意接受它是温州话的音译。(毕竟,这样的解释可以骄傲地独占“灯盏糕”这个称呼。)简单来说,它属于油炸食品,同族的兄弟有薯条、麻球、炸麻花、炸鸡块......通俗来讲,它属于馅饼,同族兄弟有金华酥饼、春卷、永嘉肉麦饼......它的特别就在于,它是一个靠“炸”起家的“馅饼”。
一方水土 一方食——温州小食 犹记得,一口油锅,一桶面粉糊,两把平整的勺子,堆满小摊前面的馅料,站在后面的老板围一个白围裙。两只手不停地翻转,左手从桶里舀一勺面粉糊,右手将萝卜丝、猪肉、鸡蛋快速放置在勺子里,紧接着用另一个勺子舀取面粉糊,等到糊满整个食材,双勺合璧,放入锅中,保持不动,让油与高温充分包裹面糊,一阵噼里啪啦的乱响过后,原本的“白脸”变成了“黄脸”。因着勺子中间凹,两边凸的特性,成型的灯盏糕中间鼓起一个小山包,两边无缝衔接。直至外表在油锅中变成金黄色,边缘带点焦,就可以起锅啦!趁着热乎咬一口,外脆内软,特有的油炸味与萝卜丝的甘甜完美结合,让人烫着嘴也要吃完。我以为灯盏糕之所以美味,其秘密就在于馅料——白萝卜丝。白萝卜即使被剔成一条条细丝儿,也不失清脆,虽在油锅里浸过但不失萝卜的甘甜,又多了份绵软。我想,如果把白萝卜丝换成红萝卜丝、咸菜或其它,决然不会产生如此美味!
酱油肉
一方水土 一方食——温州小食吃过了灯盏糕,抹去嘴边的油,算算日子,冬季晒酱油肉的时机就要到来。晒制酱油肉除了食材本身的准备,还要集合天时地利。南方城市不干燥的空气,以及日头不是那么大的冬季暖阳。
酱油肉可以是牛肉、猪肉、五花肉中的一种,今儿我只讲牛肉。选取本地黄牛肉,大刀切块,洗净浸入酱油,牛肉咸不咸就看在酱油里待的时间了。半小时左右,拎起放置在竹篾中沥干。最后,一串串牛肉块挂在自家门前屋后,像一幕幕肉做的帘子。不那么干燥的空气使牛肉不那么快干,冬天里的太阳变幻出双手,温柔地抚摸牛肉,带走多余的水分,喜滋滋地看着他们变成美味,变成一块块坚硬的肉干。
晒好的酱油肉可以放置在常温下,作为一个冬天乃至来年的食物。使用时先加热,再切成条状,可以当零嘴食用,也可以上桌,甚至搭配其它食材才好好炒制一番。切成条状是家常做法,肉与肉之间的纤维肌理经过整齐的切合,缝隙非常紧实,配合一副好牙口,嚼劲十足,欲罢不能!小孩子最喜欢从桌上摸一把塞进口袋,边看电视边嚼一根,闲来无事的大人也会以此为下酒菜。
城市地缘造就美食,美食滋养一方人的口味,让人有所依恋,不至于食不知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