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不读红楼

作者: 安静看书人123 | 来源:发表于2017-09-12 12:27 被阅读102次

    一首好了歌,

    一曲葬花吟,

    一个落了个茫茫大地真干净。如同一眼看穿世间红尘。

    少年时应如初生之朝阳,蓬勃万千,而一入红楼梦却如船头巨浪,打了个心灰意冷。

       大观园就是一个最美妙的童话场景,十几岁的少女,没有忧愁,没有现在所说的课业负担,每个人都依附于自己的个性而自由成长,天真浪漫,机智聪敏。在大观园类吟诗作对,赏花吃蟹。没有丝毫的风浪,也没有挫折。每个人都是为了生活而不是为了活着。物质的条件的富足,而全身心投入于精神生活中。

      在大观园里的少女们就如同虚幻的活着,大观园为她们搭建了一个最美的舞台,每个人只需尽情享受生活,任意的展现才华。大观园中唯一把现实和虚幻连接起来的可能就是宝钗和宝玉。宝玉身为男性自然有更多的机会和外面的世界接触。宝玉如同璞玉,以一颗极善和平等的心见世间诸物,不以华服地位观之,而一眼见其本心。宝玉才会对身边的丫鬟关心备至,而处于一个平等的地位,而不以少爷公子的身份示人。而对自己的父亲的门客则是鄙夷之至,其皆为功名利禄之辈。虽说宝玉能与外面的世界接触,可宝玉也只是将世界看成了自己心中的世界,而选择性无视世界中的其他。所以当宝玉成年后到结婚的年龄,悲剧的出现是不可避免的。就算他娶了黛玉也只是在爱情上得到了满足。可现实的世界与宝玉心中所想的世界之间的巨大差距,这是宝玉难以面对却又无法避免的。可能宝玉最幸福的时刻就是在大观园里的时刻,一切都如同在梦中一般,完全隔离了现实世界。当现实突然将大观园撕的粉碎的时候,宝玉崩溃了。元妃的逝去——大观园的缔造者的离开,王夫人主导的对大观园的抄捡,林黛玉的逝去,贾府的抄家走向彻底的败落,这一切的一切不都把宝玉推向现实世界。

      在文中有宝玉失玉而再得玉一节,可能这玉就是宝玉的灵性和梦幻的纯真。失玉得玉可能就是抛却了那原来的一切而走向成熟,从大观园出来而走向俗世。最终也就泯然众人矣。悲哉,对大观园——理想的世界,中的执念越深,而脱离时也就越痛苦。

    而宝钗,就如同一个道家先生,早就看透了这一切。宝钗从小父亲早逝,而哥哥不成器,靠着自己和母亲打点皇家采买的生意,对其性格的形成可想而知。宝钗可能就是唯一个住进大观园内,而又心在俗世的。宝玉的对待下人是真心,而宝钗这是人情世故,宝钗可以阖府上下对其赞不绝口,不外乎能投其所好,而又不得罪人。宝钗也能看见贾府败落的迹象,有管理贾府的能力。可过于俗世过于通透的宝钗却永远也无法走进宝玉的内心世界。宝玉如同生活在梦中的幻想世界,而宝钗却是在现实中精明能干,游刃有余。故唯有能和宝玉做同一个梦的黛玉,才能让宝玉念念不忘。宝钗之悲,悲在强求与宝玉的不可得,悲在浑身上下都是道学气没有一丝梦幻,太现实太成熟。如果宝钗能找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有为青年,可能就是琴瑟和鸣。

    呜呼,悲哉,最终只能遁入空门,无悲无喜,四大皆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 少不读红楼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gqcs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