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教育教学教师
训诂·努力·兰亭集序

训诂·努力·兰亭集序

作者: edupioneer | 来源:发表于2017-10-29 20:47 被阅读128次

    《读书》杂志今年第10期上刊登了江弱水先生的一篇文章:《微言一克的重量》,文章的副标题是:“从郭在贻的训诂谈杜甫诗的校注”。​郭在贻先生是训诂学方面的专家,他写过一本专著《训诂丛稿》,江弱水先生的这篇文章就是谈这本专著的。

    郭在贻先生

    江弱水先生在文章中谈到郭在贻先生的《释“努力”》一文,并称:该文“令人称绝”。江先生在文中写到:

    古诗《行行重行行》:“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努力”一词,各选本均不加注,显然认为是“用力”“勉力”的习惯用法,“努力加餐饭”就是劝君能多吃点就多吃点。但郭氏说,除此义之外,自汉魏到隋唐,“努力”还有“保重”“自爱”的一层意思。

    想不到“努力”一词还有“保重”“自爱”这一层意思,作为地理老师的我,于此无知或许是可以理解的。基于“努力”,我不禁想到一句耳熟能详的名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该名句出自汉乐府,其中“努力”一词又作何解呢?于是,我借助百度查找一番,基本上解释为“奋发图强”。果真是“奋发图强”吗?

    江弱水先生在文中继续写道:

    郭氏《释“努力”》最后引寒山诗“唯当鬒发时,行住须努力”“黄泉前后人,少壮须努力”,意思都是黑发易白,黄泉路近,趁年轻时好生保重身体才是正经。

    这段文字没有引“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句,而是用了相近的一句:“黄泉前后人,少壮须努力” 其中“努力”就是解释为“保重”的。

    我们不妨通读一下“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首乐府诗,看看把“努力”解释为“保重”是否说得通。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这首汉乐府也是感慨时间流逝,生命易老,和“黑发易白,黄泉路近”诗意相近。“努力”一词或许真的不是“发愤图强”,而是“保重身体”呀!“年少时不保重身体,年岁大了就只有伤心和悲痛了。”这样的解释也是说得通的。

    把“努力”解释成为“发愤图强”或许是带了一点后人的牵强,虽然正能量满满,但或许真的是曲解了古人的意思呢?

    由此观之,要把文言文教好,可能还是要多看看训诂方面的书的。之于训诂,恐怕不仅仅是老师应该有所了解,亦或可以在教学中传授给学生。

    最近学校语文老师参加课堂教学比赛,比赛的课题是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这篇文言文中是否有比较典型的训诂话题呢?

    我兴趣盎然,上网搜索,结果没有令我失望。网上有人撰文称王羲之《兰亭集序》居然有错字!原来按照王羲之《兰亭集序》的摹本,其中一句为:“怏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怏然”是什么意思?是不是王羲之错将“快然”写成了“怏然”?还是后世摹写的人写错了?


    网上诸多文章认为“怏然”是一个失误,独何新认为:王羲之《兰亭集序》并未写错怏然。何新如此观点,他的依据是什么呢?何新说:

    ……“怏”字确有不快、怨怼之义。《說文》:“怏,不服,懟也。从心央聲。”《增韻》:“怏,情不滿足也。”
    但是殊不知,汉语历来有反义为训的情况,“怏”字及“怏怏”一词,除了怨怼不快的语义,也还有快乐得意的训释。
    《一切经音义》:“怏然,心不伏也。”
    不伏,也就是《说文》的不服。不服并不是不服气,而是心气之不伏——即心情不平静。心情不平静有两种情况,一是兴奋得意,即洋洋自得;一是气愤怨怼,即郁郁不乐。
    因此不可片面地把怏的训释单纯理解为怼然不快。故《集韵》谓:“怏怏然,自大之意。”以声训求之,所谓怏怏自大亦即洋洋自大,亦即洋洋得意,而“怏怏”与“洋洋”语词音声相通。

    何新的这个来自于训诂学依据似乎是说得通的,所以他认为《古文观止》中修改成的“快然”才是自作聪明、以讹传讹、妄改古人语的错字。

    训诂,让我们从语源学上寻求词义可信的解释。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训诂·努力·兰亭集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jzyp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