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武志红的心理学课|问答:别皈依了绝望
在我的上一篇文章《 打开封闭的内心》里面提到: 当我们看到自己的渴望后,就可以试试继续发出生能量,不过要向着对的人发出。
007三羊问:向对的人发出渴望,那怎样确定对的人呢?
我当时观点是:凭自己的直觉,就是身体和心理的感觉,没有道理。
007三羊的观点:找到那个对的人,跟别人没关系,和你的素质有关,有些人受挫之后,更加确定了自己"不行",更加封闭的也大有人在,这和你的心智成熟度有很大关联。
武志红观点:
根据在关系中如何处理死能量,也就是攻击性与破坏性,关系可以分为两种:
一种是死能量点燃死能量,或者爆发连绵不绝的冲突,或者以一方或两方的隐忍(或冷战)为结束,但关系明显没有改善,没有将死能量转为生能量,并且不仅短时间做不到,长时间也不行。对这一点双方都有感知,关系越来越恶劣。
一种是死能量最终变成了生能量,虽然在开始时,或者过程中,两个人有可能会爆发严重的冲突,但最终冲突得到了安抚,双方都能感觉到这一点,并且觉得冲突后反而两个人的关系更真实更亲密了。
我认为第二种就是对的人,也是对的关系。
这一点或许一开始很难衡量,但至少通过长时间的关系可以去衡量,假如关系维持一年了,都不能做到转换死能量,那或者是某个人不对,或者是这个关系不对。
总结一下武老师的观点:所谓的对的人,就是和你建立亲密关系的那个人,一年之内能把死能量转为生能量的那个人。
网友oreo的观点:训练爱的能力比那个对的人更重要。
弗洛姆讲过,爱的能力对应着生本能,爱是艺术,是能力,不是换了对象就可以解决的。如一见钟情,自由选择恋爱对象,这种方式很好,但是忽视了爱的能力训练,极有可能把人推向一个极端,不断寻找一个又一个人,建立关系又离开。就像一个运动能力不佳的人,不注重基本功的练习,一味的换运动项目,长跑,骑行,跳高,跳远,投掷,跳绳等等。没有循序渐进的有目的的训练,只能从一个失败走向另一个失败。
对的人,或者叫做成熟的爱人,就是双方都能保持独立性和自身完整性基础上的一种亲密关系。
错的人,或叫做不成熟的爱人,双方是共生的关系,是不独立的,是施虐和受虐的关系,施受双方都是同一种人,缺乏独立性和完整性。
成熟的爱,是责任、给予、尊重、关心、宽容、认识,不是奴役和控制,要让对方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去生活和成长。
美国的心理医生斯科特·派克,他的著作《少有人走的路》,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爱是给予,但也不要失去自我,要保持独立性。斯科特的杰出不仅在于他的智慧,更在于他的诚恳和勇气。他第一次说出了人们从来不敢说的话,提醒了人们从来不敢提醒的事,这就是:几乎人人都有心理问题,只不过程度不同而已;几乎人人都有程度不同的心理疾病,只不过得病的时间不同而已。
美国心理学家科胡特说:自体虚弱的人,即脆弱的人,先把自己照顾好。
武老师认为,一年后,关系没有变好,选择离开。但是心理学里面有个词叫做“强迫性重复”,有的人就是离不开或者离开了,找到另一个“对的人”,相处下来发现依然不对。如果在这个过程中没有找到自己的能力问题,那很难找到那个对的人。只有自己觉知、修炼,克服强迫性重复,自我饱满,能够滋养客体,具有鲜活的生命力,才能找到对的人,否则很难找到。
总结:训练培养爱的能力是基本功,这个练好了,那个对的人随时出现。只要是条件相当的两个人,都可以是对的人。门当户对因此也有了意义。
李笑来观点:那个对的人,就是满足你心里面那个最重要条件的人。例如李笑来老师认为最重要的条件是讲道理,找一个讲道理的人,结果真的找到了,20几年不吵架。
你认为呢?
【111/1000】怎样才能找到那个对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