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郭召良:夫妻关系问题的形成还在于认知因素

郭召良:夫妻关系问题的形成还在于认知因素

作者: 鸿蒙小筑 | 来源:发表于2023-09-21 16:51 被阅读0次

    从认知行为疗法的观点,夫妻减少正性行为或者使用负性行为来应对夫妻分歧和矛盾,主要原因还是源自夫妻对配偶言行的认知解读,对婚姻或夫妻关系的期待,以及怎样维护夫妻关系的策略或方式等认知因素。

    唐纳德·鲍卡姆(Donald H. Baucom)和诺曼·爱泼斯坦(Norman Epstein)提出的认知行为婚姻疗法(Cognitive-Behavioral Martial Therapy,CBMT)就把认知纳入到行为疗法的婚姻治疗之中,形成一个包括认知、行为和情绪(情感)在内的认知行为疗法的夫妻关系咨询方法。这个疗法认为,婚姻问题中至少有五种认知因素:选择注意、归因、期望、假定、标准。

    1 选择性注意

    对婚姻或夫妻关系的满意度,取决于你看到婚姻中的哪一个方面,是美好、和谐和相互关怀的一面,还是分歧、矛盾、对抗和冲突的一面。

    对夫妻关系不满意的人,往往更多是看到婚姻中分歧、矛盾和对抗冲突的一面,而忽略了和谐与相互关怀的一面。

    你也许认为,这些美好和谐一面是理所当然和应该的,你们的问题就是对方没有按照你的意愿去想和去行事。如果是这样,你对夫妻关系就觉得非常不满意。前面的个案中王先生受不了妻子强势要离婚,但他并没有意识到妻子每个月给自己的孩子生活费的事实。

    你需要知道夫妻关系中没有什么事理所当然的,如果能够把对方的关怀看在眼里,你对婚姻关系就会多一份满意,夫妻关系就会变好。一旦把注意力聚焦在令自己感到不满意的方面,就会对夫妻关系或婚姻感到失望,你就可能做出恶化夫妻关系的行为——关怀行为减少和逼迫行为增加。

    2 归因

    夫妻生活中出现一些不期望的事情,比如孩子放学了没有人去接孩子回家,是谁造成这样的局面?这个时候夫妻双方都需要对造成这件事情的原因进行解释,这就是归因。

    对于婚姻中的事情,我们往往从配偶身上而不是从自身或者客观方面找原因,这样一来就会指责配偶,给对方贴上负面的标签,如指责对方不为家付出,是个没有责任心的人。如果配偶受到指责,就很可能导致对方回应相同的指责。妻子怪丈夫没有去接孩子回家,丈夫怪妻子没有告诉他需要接孩子回家。夫妻之间相互指责,导致夫妻双方心情糟糕,不利于夫妻关系和感情的维护。夫妻之间的相互指责或者自责是源于对事情如何归因这个认知因素。

    3 期望

    期望就是对夫妻关系或者婚姻未来发展的预期或愿望。童话故事中王子和公主走到一起,从此过上了幸福美好的生活,许多新婚夫妻都设想两人生活在一起从此幸福美满,可没想到两现实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具体问题,生活并不像童话般的美好,就会对夫妻关系感到失望,心灰意冷。

    在生活中,我们会发现不被父母祝福的婚姻往往没有好的结局。究其原因,有些年轻人为了爱情不顾父母反对,一心一意要嫁给意中人,自然就对婚姻关系有着更高的期望,因为她(或他)要把从父母那里失去的亲情要叠加了爱情之上,另外,违背父母意愿,往往在生活中就少了来自父母的支持,婚姻生活中遇到问题有时候就难以跨越。他们原来那点要永远在一起的激情终究敌不多残酷的现实和期望的落差。

    此外,如果夫妻一方预期夫妻关系不会改善,对婚姻关系绝望,也会降低通过心理咨询改善的可能信息。

    4 假定与标准

    假定是指夫妻各自对理想夫妻关系和婚姻生活的想法和观念。比如“女人是用来爱的”,“男人是需要尊重的”等等。标准是对假定的具体化,它是用来评价夫妻关系和夫妻之间行为是否合乎假定的判断指标。比如,一位先生对其妻子不打理家务很气愤,他认为“如果一个女人重视家庭,就应该把家里收拾妥当”,他的各种想法就是一个假定,当然变换形式就成为检验妻子是否合格的标准之一“女人应该把家收拾好”。

    又如,一位妻子因为丈夫周末邀请朋友来家看足球、没有商量就给自己买了一个新手机感到非常气愤。咨询师探寻她为什么会感到气愤,她说,丈夫不和她商量就把朋友邀请到家以及自行决定买手机的行为,让她觉得自己在丈夫心目中并不重要。她对夫妻关系的假定就是“好的夫妻关系,就应当是平等协商共同决策”。在这样假定之下,就转变成为“丈夫应该与我协商我们之间的所有事情”这样的标准。如今,丈夫没有经过妻子对的同意就做出这样的行为,明显违背了妻子关于夫妻关系的假定和相应的评价标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郭召良:夫妻关系问题的形成还在于认知因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kezv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