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需要创作,自然需要“手段”,譬如音乐、绘画、舞蹈...等等。而展现才艺是显露一个人“创造力”的最佳途径,否则学习能力再佳,似乎也只是证明“智商”还不错,而多元化的社会,意味着每个人还有可能在其它领域,面对更多的挑战。
不然也不会有,“不会写作的厨子,不会是一个好的舞蹈家”这种戏语。
音乐启蒙:大脑天生爱音乐
最初也最容易做到的艺术启蒙,应该就是音乐了,不知道何时“胎教音乐”开始兴起。尽管我个人觉得,胎教的用处更多在于建立妈妈和胎儿之间的链接,也可以缓解妈妈对未知的焦虑,对于胎儿本身是不是有直接的影响,就不可预测了。
但是孩子出生以后,音乐启蒙却是必不可少的。因为音乐的学习和语言的学习非常相似,都是需要经历一些表征阶段,逐渐发展出聆听、模仿和即兴创作的能力。
但是练习乐器又是一个枯燥的事情,父母要经常给孩子“乱弹琴”的机会,给孩子一个用音乐表达感情的机会,从而有可能成为一个音乐的“创造者”。
音乐启蒙的三个方法:
提供多样的音乐体验
模仿唱歌和律动
鼓励孩子的即兴表达
而且孩子的节奏感和听觉记忆越好,他的阅读和识字能力也越强。所以改善孩子的读写能力,结合音乐训练也是很好的方法。
绘画启蒙:画得好的标准不是画得像,乱笔涂鸦很有用。
画画需要专业的学习吗?在儿童时期绘画,更多的是表达自己的情绪,所以父母大可不必用“画得像”来要求孩子。
我们对于启蒙阶段,要认清孩子画画的四个事实:
孩子画画,是在探索手部动作
画得好的标准不是画得像
乱笔涂鸦很有用
火柴人是认知发展的里程碑
所以对于画画这件事,家长不可操之过急,给孩子充分的涂鸦自由,又要注意引导孩子对绘画的兴趣。
学习能力:保持开放,少给结构性的建议;多接触不同类型的信息
一说到不同类型的信息,我们就会想到电子产品。电子产品不仅对孩子有极大的吸引力,包括大人自己也是很难避免。
电子产品的第一个危害,就是对视力的影响,所以原则上要远离。
合理约束的三原则必须要强调一下:
限定时间
限定场景
提供替代方案
我们一定不要急于让孩子投入虚拟世界,而要关注人类独有,而机器不能做到的能力:情绪力、运动力、创造力的发展。
那么在选择电子产品,我们也有筛选的三个原则:
多用互动性强的,不要被动输入的
多用创造性强的,不要简单重复的
要生活化的、实用的
总之家长要以身作则,减少对电子产品的依赖,那么在引导孩子使用的时候,就轻松很多。
在过去的研究中,发现孩子的学习和思维方式跟科学的学习和思维方式非常相似,他们容易接受新的观点,不受旧的经验以及偏见的影响。
如何保持孩子爱学习的动力,让我们了解6个重点:
人类天生好奇,但并不是天生擅长思考
事实性知识比技能优先
记忆是思考的灰烬
通过已有知识理解新知识,大脑倾向于选择具体的知识
要想熟练掌握,必须练习再练习
刚开始学一门知识与熟练掌握一门知识,认知能力截然不同
在这个过程中,经验的增长势必削弱孩子的创新学习能力。那如何保护孩子的创新思维呢?
保持开放,少给结构性建议
多带孩子接触不同类型的信息
父母不是唯一的榜样
说了这么多,在培养孩子的道路上,耐心永远摆在首位,一步一步的按照规律来,拥有成长思维和心态。
完全“快乐”的、不费力气的学习当然不存在。但如何在这个辛苦的过程中,保持愉悦感,却是家长们应该思考的问题。
创意脑是本书最后一个共读章节,通过一些不鸡汤,很实用的方法和理论,你我或多或少的,从书中学到了一些适合自己孩子的育儿方法。
感谢本书的作者,也感谢您的阅读。
后记:第一次和大家共读一本书,也是一本育儿类的工具书,历时三个月。
整个过程只想了一件事,完整的带领自己阅读完,不辜负自己买这本书的初心。100天的过程中,我放弃的机会很多,但既然和这本书有缘,就应该给自己一个“亲近”它的机会,再次感谢您的陪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