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加入简书,到目前为止一共写了三十几篇文章。其中后面二十来篇是日更写的。对比每篇文章的标题,内容,以及阅读量等相关信息,总结出了以下几点值得思考的地方。
图片来自网络1.每篇文章都应该有自己的中心思想。
每次提笔写文章,应该是因为自己想要借助文字表达点什么,一种感情,一些看法,一种情绪,亦或是纯粹的想展现此时此刻的心情。
通过这篇文章,只要能达到自己想要的这种目的就算初步成功了。如果自己写的文章能引起读者的共鸣,那说明这篇文章就是有感染力,就是成功的。
2.为说明文章中心思想所选的事例要有代表性。
都说艺术来自生活,之前写文章都是从自己现实生活中的事例去取材,有些事例跟自己要表达的思想有关,但是不具有代表性,说服力也不强。读者看了如同嚼蜡,引不起丝毫共鸣。
想起上学时候,老师评论那些写的好的文章都是引经据典。那些例子具有代表性,而且都是大家广而熟知的。读者一看到就有一种熟悉感,进而产生共鸣。所以还是要多读书,积累经典写作素材。
3.多看看名家著作,学习他们的表现手法。
都是写父亲的文章,朱自清写出来成了著作,而我们写出来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写的是什么。为了这个,特意回去看了几遍朱自清的《背影》。文中开始交代了时间背景,中间讲述了送别时父亲翻过月台去给自己买橘子的事。
通过对父亲动作,语言的详细描写,把父亲与儿子之前那种父子之情生动形象的展现出来了,让读者看了就有一种鼻子酸酸的感觉。这就是表现手法。没有对比就找不到差距,多看看名家的著作,给自己找一个努力的标杆,总会进步的。
4.文章需要反复修改锤炼,这样对文章的质量以及自己文笔的提升都有大有益处。
玉不琢不成器,拥有再好的题材,素材,名家们都很难一次性成文,更何况是我这种刚入门的小白呢。每次写完文章,过几天自己再以批判的眼光去阅读。
在脑子里把文章的思想,表达技巧等等有针对性的过一遍,会发现之前写的有很多词不达意的现象,或者说换一种说法会比较有说服力。这就是提升,无论是对文章还是对自己。
5.多写才是硬道理。
之前一直觉得,在脑子里构思清楚了再动笔,然后一气呵成把文章写出来。结果就是一直都没有构思清楚,一直都没有动笔,最后灵感什么的都不了了之了。
现在就是一有什么想法马上写下来,写个想法往往就是自己这篇文章的主题或者说是中心思想。剩下的就是围绕这个中心思想去取材,组织语言,运用表现手法,后期修改,最后成文。写了才知道问题在哪里。
6.厚积薄发,写作前期要不忘初心,把点评和赞看做是文章好坏的参考标杆,但不要过分看中。
之前每发表一篇文章,接下来三天内都是一有空隙就进去看看,有多少阅读量了?有多少人点赞了?有没有人评论了?粉丝数量多了还是少了?简书钻长了多少等等,跟文章有关的任何信息都非常在意。
这些信息完全牵动着我的情绪,为它们欢喜为它们忧,完全忘记了自己写作的初衷以及写作的本质——提升写作水平,实现我手写我心,进而实现投稿变现。
现在才刚刚开始,提升本身的写作水平,积累各种写作素材才是关键。其他读者的反馈都是衡量自己写作水平的一个参考,不用太在意,读者少反馈少就说明水平还有待提高,自己还需要更加努力,其他没有什么的。
图片来自网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