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豫州刺史部谯(今安徽亳州)人,杰出政治家、军事家,是三国时期曹魏政权的奠基人。
在京剧中,曹操是白脸奸臣,其奸滑形象在中国可谓是家喻户晓,妇嬬皆知。曹操从小就喜好游猎,沉迷歌舞,但却腹有权谋,且多机变。
曹操,小字阿瞒。瞒是欺瞒之意,阿瞒就是小骗子的意思,真是人如其名!下面来看看曹操都有哪些欺瞒之举?
一)曹操欺瞒父亲曹嵩
曹操有个叔父,见曹操整日在外游荡,无所事事,非常生气,就将曹操的行为告诉了其父曹嵩。于是,曹嵩就责备曹操。有一天,曹操看见叔父过来,忽然心生一计,就扑倒在地,浑身抽搐,假装中风。曹操的叔父大吃一惊,赶紧去告诉曹嵩,曹嵩急忙来看,发现曹操一点事儿也没有。曹嵩问:“刚才你叔父说你中风了,现在已经好了吗?”曹操说:“我从来没有中风。因为叔父不喜欢我,所以诬陷我。”曹嵩相信了曹操的话,从此以后,曹操的叔父再说曹操的过错,曹嵩就不再相信了。因此,曹操变得更加恣意放荡。
操有叔父,见操游荡无度,尝怒之,言于曹嵩。嵩责操。操忽心生一计,见叔父来,诈倒于地,作中风之状。叔父惊告嵩,嵩急视之。操故无恙。嵩曰:“叔言汝中风,今已愈乎?”操曰:“儿自来无此病;因失爱于叔父,故见罔耳。”嵩信其言。后叔父但言操过,嵩并不听。因此,操得恣意放荡。 《三国演义》第一回
可见,曹操其人,为达目的,连父亲都要欺哄,连叔父都要耍戏,是为不孝,真不知曹操为何被推举为孝廉(年二十,举孝廉,为郎)?
二)曹操欺瞒左右近侍
曹操恐怕遭人暗中谋害,常对左右服侍的人说:“我做梦时喜好杀人,旦凡我睡着时,切记不要到我近前来”。有一天,曹操在帐中睡觉,被子滑落到地上,一名近侍慌忙取起来要给曹操盖上,这时,曹操跳起来拨剑斩杀了这名近侍,又回到床上继续睡觉,过了很长时间才起床,假装吃惊地问:“是谁杀了我的近侍?”众人把实情告诉曹操,曹操大哭一场,命人将近侍厚葬。从此以后,人们都以为曹操果然在梦中杀人。
操恐人暗中谋害己身,常分付左右:“吾梦中好杀人;凡吾睡着,汝等切勿近前。”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一近侍慌取覆盖。操跃起拔剑斩之,复上床睡;半晌而起,佯惊问:“何人杀吾近侍?”众以实对。操痛哭,命厚葬之。人皆以为操果梦中杀人。 《三国演义》第七十二回
可见,曹操连身边亲近之人都不信任,都要欺瞒。正如杨修感叹:“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一语道破曹操奸滑本性!
三)曹操欺瞒并杀害父执吕伯奢全家
曹操借献刀为名刺杀董卓失败之后,飞奔谯郡,行至成皋地方,投宿在其父曹嵩结义兄弟吕伯奢的家中。吕伯奢为招待曹操,骑驴外出买酒。曹操听见磨刀之声动了疑心,误杀了吕伯奢一家八口之后,急忙出庄上马而行。走了不到二里,便见到吕伯奢骑着驴沽酒而回,问曹操为何不住一宿便要走,曹操不答,策马便行。走了没几步,忽然拨剑又回来,对吕伯奢说:“来者何人?”,吕伯奢不知是计,回头看时,曹操挥剑将吕伯奢砍于驴下。曹操说:“伯奢回到家中,看到死了这么多人,怎么可能善罢甘休?如果率人追来,我们必遭其害”。
急出庄上马而行。行不到二里,只见伯奢驴鞍前鞒悬酒二瓶,手携果菜而来,叫曰:“贤侄与使君何故便去?”操曰:“被罪之人,不敢久住。”伯奢曰:“吾已分付家人宰一猪相款,贤侄、使君何憎一宿?速请转骑。”操不顾,策马便行。行不数步,忽拔剑复回,叫伯奢曰:“此来者何人?”伯奢回头看时,操挥剑砍伯奢于驴下。宫大惊曰:“适才误耳,今何为也?”操曰:“伯奢到家,见杀死多人,安肯干休?若率众来追,必遭其祸矣。” 《三国演义》第四回
如果最初曹操因为误会而杀害伯奢一家八口尚有情可原的话,那么,发现是误会之后至少应当道歉,此时再欺骗并杀害伯奢就说不过去了。因此,陈宫才感叹说:“知而故杀,大不义也”,连罗贯中都说:“设心狠毒非良士,操卓原来一路人”!
四)曹操裹挟天子欺瞒天下
曹操移献帝銮驾入许都之后,大权皆集于一身,“朝廷大务,先禀曹操,然后方奏天子”。因此,献帝说:“曹操弄权,国事都不由朕主”。不仅如此,曹操因欲行王霸之事,故“请天子田猎,以观动静”。在田猎时,曹操与天子并马而行,“只争一马头”,已有僭越之意。后来,荆棘中赶出一只大鹿,献帝连射三箭不中,回头对曹操说:“卿来试谢一下”。曹操跟献帝讨要了宝雕弓金鈚箭,“扣满一射,正中鹿背,倒于草中”。众大臣将校见了金鈚箭,以为是天子射中,都欢呼踊跃口呼万岁,曹操却纵马直出,遮挡在天子面前迎受众人叩拜。因此,献帝回宫后哭着对伏皇后说:“今日在围场上,身迎呼贺,无礼已极!早晚必有异谋,吾夫妇不知死所也!”
操与天子并马而行,只争一马头。背后都是操之心腹将校。文武百官,远远侍从,谁敢近前。当日献帝驰马到许田,刘玄德起居道傍。帝曰:“朕今欲看皇叔射猎。”玄德领命上马,忽草中赶起一兔。玄德射之,一箭正中那兔。帝喝采。转过土坡,忽见荆棘中赶出一只大鹿。帝连射三箭不中,顾谓操曰:“卿射之。”操就讨天子宝雕弓、金鈚箭,扣满一射,正中鹿背,倒于草中。群臣将校,见了金鈚箭,只道天子射中,都踊跃向帝呼“万岁”。曹操纵马直出,遮于天子之前以迎受之。众皆失色。 《三国演义》第二十回
可见,曹操裹挟天子欺瞒天下,名为奉天子以安社稷,实际则是挟天子以令诸侯,更甚者乃阴有异谋,欲除天子而行王霸之事。
以上只是几个例子,其实曹操的欺瞒之举多得不可胜数。古人云:“人如其名”,莫非其父曹嵩在曹操尚在襁褓之中时便知儿子“有权谋,多机变”,善欺瞒?抑或其父希望曹操长大后欺世盗名,故取名为阿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