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乡下亲戚举办生日宴,我这一桌十二个人,其中两个是光棍,还是亲叔侄,一个七十多,一个五十多。
老同志对他家情况比较了解,曾经一个生产队,说这对叔侄住在一起,就是南边靠近河岸那三间红砖红瓦房。
哦,我晓得了,曾经经过那座房子,并且还拍下照片。
这个地方原来居住很多村民,现在寥落了,一部分进城,一部分搬去统一规划的居民点,只有这两个男人还守在原地,他们对生活还有多少向往与憧憬?这个不好揣测。
接下来,我重点说说七十多岁叔叔的境遇,暂且称他周老大。
周老大小时候家里太穷,一个晚上,一家人饿得就差啃土,他父亲实在忍不住,去偷邻居的鸭子,结果被逮个正着,第二天早上被拖去游行示威。
回家后,他父亲一碗老鼠药喝死了自己,他母亲也不想活了,可是手里还抱着年幼的小儿子。
他母亲本就身体差,接下来百病缠身,一次点火做饭,锅膛里喷出来大火,他母亲没有力气跑开,居然被活活烧死。
作为家里的长子,周老大不过二十啷当岁,却从此担负起父亲与母亲的责任,带领、扶养四个弟弟妹妹过日子。
一贫如洗,识字又不多,对于结婚成家,他自然不敢抱指望,只有把精力与心思用在弟弟妹妹身上。
女子不愁嫁,他用两个妹妹的彩礼钱帮老二买了船结了婚,于是,老二两口子做起了水上运输。
然而,厄运专找苦命人,一个风雨交加的黄昏,老二被铁驳船撞下河,尸体半个月之后才在下游被找到。
对方负全责,赔偿二十万,村里人哪天见过这么多的钱?
悲痛欲绝的老大得着不少安慰,从今以后,有了这笔钱,老二媳妇与幼小的孩子不用为过日子发愁,他也可以帮衬着他们。
哪料到平地又起风云,狠心的老二媳妇丢下幼小的孩子,卷走了老二拿命换来的20万,跑得无影无踪。
周老大欲哭无泪,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再悲愤欲绝,也是无可奈何,老二的孩子他不能不问,还有年少的周老五跟他要吃要喝。
周老大自己没有特长,又老实巴交,只有通过耕种几亩薄田过日子 ,除了供给侄子与周老五基本生活需求,谈不上什么成长教育
周老五勉强读完小学,后来去外地打工,接着做了外地上门女婿,等于黄鹤一去不复返,再不过问周老大与侄儿的死活。
侄儿比周老大还老实,三拳打不出一个闷屁,除了侍弄庄稼,几乎什么技能没有。
那个时候,偏僻的农村,家贫、老实、父母双亡,这样的男人很难讨到老婆,周老大与他的侄子很不幸运地成为光棍汉。
如今一天一天地老去,他们手里又没有多少积蓄,对生活又不抱多大指望,那三间红砖红瓦房和几亩田地,就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全部,他们的生活几十年不变。
村里人还告诉我,周老大身体一日不如一日,正在联系养老院的事情,除此,还能有什么选择?
现有的村民比二十年前缩减一大半,居住的大多是五十开外的老年人,等他们老得行动不便的时候,有儿女的跟去外地儿女家,没有儿女的也只有去养老院一条路。
这个村庄,二十年后还有多少人?三十年之后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