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们出生开始,我们便是一个人。小时候尚且还会有父母把我们捧在手心,当我们长大时,当我们要独立时,我们渐渐发现周围好像只有自己,自己的任何事情旁人好像都帮不到上忙。当我们想要结束这场孤独之旅时,我们以为一个家一个爱的人就会逃离这种感觉,于是我们结婚生子,可这并没有让我们走出孤独的牢笼。直至我们离开这个世界,我们都是一个人,有的人会为此感到惶恐,有的人却泰然处之,我们为什么会对孤独产生恐惧,为什么我们对待孤独的态度大相径庭呢?
我想这可能是因为泰然处之的人内心足够强大。复旦大学网红教师陈果在《好的孤独》里写到:孤独不等于寂寞,它源于精神的自由自在,是由自我思想的丰富性而带来的对独处的近乎贪婪的偏好与享受,那是一种对自我充实饱满的精神生活得不紧不慢的消化、悠然自得的回味,娴静而从容。
《好的孤独》是这位网红教师陈果近十年来的教学心得整理而成,囊括了她的思想精髓。看过她上课视频的人都会知道,她从容淡定地在讲台上讲课的样子那么气定神闲,看过她视频的人也都知道她把晦涩难懂的哲学讲出了初恋的味道。之所以喜欢她,喜欢她的书,是因为她活成了她书里写的样子。她把哲学拉下了神坛,让我们这些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人有机会近距离欣赏她。
在《好的孤独》中她用“真诚”“成功”“朋友”为我们讲述了我们怎样获得内心的安宁,怎样让自己的内心强大起来,怎样获得真正的幸福。
真诚才显真爱
人和人之间之所以能够交往,要么是因为利益,要么是因为真诚,但最终能长久的,唯有真诚。
很多时候,我们习惯了报喜不报忧。我们总是向家人说,我们最近过得很好,哪怕是领导才刚刚骂过我,导师刚刚把论文退回让我重写,但当我们接起家人电话的一瞬间,我们习惯性的脱口而出:我很好。面对生病的人,我们总是不敢把病情如实相告,总是担心他们无法承受生命之重,于是我们告诉他们,只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可是自己的身体自己知道的啊。生病的人隐约知道自己的病情,但为了怕我们担心绝口不提此事,哪怕是他想在生命最后的时光在看看这世界的美好而不是与那些冰冷的机器为伴。于是生病的人和关心他的人彼此欺骗着。这种欺骗看似善意,却都把对方想的太过脆弱了。这是人性的弱点。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我们总是对死亡闭口不谈,但每个人都知道我们终将离开这个世界,所以我们其实每时每刻都做好了离开的准备,我们的内心足够强大,所以,请在我生命的最后时光里对我真诚些。
《好的孤独》里写过这样一个例子:一个小男孩问一个被领养的小女孩:“亲生的孩子和被领养的孩子有什么差别?”小女孩回答:“妈妈说‘亲生的孩子是从妈妈肚子里生出来的,领养的孩子是从妈妈心理生出来的’。”多好的答案啊。此时,语言已经不只是传递信息的工具,更是爱的艺术。
怎样的人生才算成功
每个人对成功的定义都有所不同,有的人认为功成名就是一种成功,有的人认为内心的幸福是一种成功。无论哪种成功,真正属于自己的才算成功。
房子车子是属于我们的,青春容颜是属于我们的。但我们忽略了一个本质:虽然我们能拥有它们,但是他们并不是真正属于我们,我们无法永远占有,我们注定会失去。别人拿不走的,时间统统能带走。哪怕是现在的你很美丽,此时的我很健康都敌不过“骁将渐衰,美人易老”的无奈。
这么看来,好像只有追求内心的幸福才算真正的成功了。内心的幸福是真正属于我们的东西,常驻而永不流逝。别人拿不走他,因为它们流淌在我们的血液里,烙印在我们的灵魂上,是我们一生追求的目标。时间更是带不走他,因为心灵不会有皱纹。
当然,每个人对成功的定义是不一样的。追求自己想要的,获得内心的幸福,使之安宁。
朋友是“无用”的
我们交朋友最初的目的从来都不是她有用,只是在那个瞬间,他说的话或是他做的事情让我本能的想要亲近。所以朋友从最初就是“无用”的,无功利之用。
我们很少会为了自己的事情去麻烦朋友,是因为我们不想为了自己的事情给朋友徒增烦恼。也许朋友之间不常见面,但是偶尔的一次见面,足以让被各种重担压得喘不过气来的我们愿意腾出一个下午的时间和他好好叙叙旧,聊聊天说说地。
最能让我们心生感动的是久别的朋友简单的一句,我还不知道你吗?陈果说:“你知道我,正如我知道你知道我,无需太多解释,因为你懂。”
谁不想拥有这样一段友谊呢?
当我们垂暮之际回首往事的时候我们没有随波逐流,始终坚守自己内心,真正做到了“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才是内心强大的根本,也只有在这个时候我们能对自己说:“我这一生得到了真正的幸福。”
幸福从来都是自己给予的,不假他人之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