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讨厌的勇气——谁会最在意你的感受。
过完暑假孩子就要上小学了。七岁的孩子突然之间变的特别有个性,都说这个时期的孩子最招人烦。
每天都在和你无数次交战。不停地挑战你忍耐度。
相信很家长都会有这样的困惑,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呢,一下子不受自己的掌控呢?
最近因为和孩子的问题,发现自己也很烦躁和焦虑。
感受孩子就像变了个人似的,经常会听到老师说他,又怎么调皮了,回到家和他说话,也是非要说好几遍才去事情,不让做的事情非要去。
原来网络说陪写作业妈妈,半夜喊叫“到底什么关系”,我突然体会到了这位妈妈的心情。
到底是孩子的问题还是家长的问题呢?
岸见一郎在书写到人生不是和他人的比赛。
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比自己更加的优秀,所以会不断地和别的孩子进行比较,追求优越性。
其实这是因为妈妈因为无法达到成为理想的自己而产成的自卑情结。
在与孩子的教育中把自己的自卑情结,也加载给了孩子,这个过程中,妈妈会更加在意孩子的完美状态,也是为自己弥补遗憾!
最在意自己的感受不是别人优秀,也不是孩子的调皮,而是自己内心的自卑情结,因为在不断去与别人比较,想成为理想中的自己。
阿德勒说在同一个平面上既有人走在前面又有人走在后面。虽 然行进距离或速度各不相同,但大家都平等地走在一个平面上。所谓“追求优越性”是指自己不断朝前迈进,而不是比别人高出一等的意思。
做为妈妈都希望孩子们很优秀,总喜欢和别人家的孩子去比较,但是要清楚的看到,人与人之间不同,但是平等的。
即使对待自己的孩子也一样,既不要以成年人的标准与孩子对待,也不当成孩子来对待,而是把他“当作人”来对待。当我们与孩子是平等的人真诚相对时。
做为妈妈也好,面对孩子也好,只有不断前进,并不是为了与谁竞争,价值就已经超越自己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