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在小山村的我,外面的世界多么精彩,小时候的我什么也不知道。但我从那些自己看过的连环画和电影中受到很大的影响,常常被连环画和电影中解放军的形象所吸引,所以小时候最佩服、最崇拜的人莫过于解放军,解放军英勇顽强、多计多谋的形象在我的脑海留下深刻的印象,要是在哪里看到一位穿军装的人,一定会目不转睛地盯着他,直到消失在自己的视线中。
那时有人问我长大以后干什么,我会毫不犹豫回答:“当一名光荣的解放军!”依稀记得,当年上小学时,几乎每年都会写到我的理想之类的作文,我都是把理想定格在“当一名优秀的解放军战士”。
那时,看到大队里比我年纪大的人应征入伍时身前戴着大红花,大队干部和社员们敲锣打鼓欢送的场面,常常追着去看热闹,我是最羡慕的,也是最高兴的,好像就是自己实现了梦想,成了一名解放军战士。那时如果家里有人服役,家门口的墙壁上就会挂上一块“光荣之家”的金色牌子,老远都能看得见,我觉得比自己家墙上贴满的“三好学生”奖状要荣光得多,总要驻足观看,并向人家投去钦佩的目光,更盼望自家的墙上早日也能挂上那样的金色牌子。
我的哥哥也做梦都想去当解放军,18岁那年第一次体检却因身体不合格没有如愿,哥哥曾一度消沉,我心里也好难过。第二年哥哥身体恢复再次报名,体检、政审都通过,却因他已是民办老师,学校领导以学校缺少师资为由做了好多工作,硬要把他留在学校继续教书,最后只好放弃进部队的念头。
我得到这个消息感到非常遗憾,特别是想起自己家人和亲戚当中还没有出过一名解放军,还没有一户成为“光荣之家”时, 比哥哥小了十岁的我就暗暗下决心,长大一定要去部队当一名解放军,实现哥哥的梦想,也是实现自己的梦想。从那时起,我就特别留意每年征兵的时间、报名方式、应征条件等等信息,并铭记于心,有随时应征的准备。
几年后,机会终于来了!1977年上半年,是我高一的第二学期,某部滑翔学校到我所在学校招收滑翔学员,通过培训合格的可以进部队当飞行员。在未告诉父母的情况下,我就填表报了名并参加体检。
那时的招收条件要求极为严格,我们有很多同学都报了名。结果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我在第一关就被无情的打下来,原因是体重和身高都不够。当时要求身高要在1米65以上,体重50公斤以上,而我那时身高只有1米62,体重只有43公斤。
第一次体检没有通过,我没有泄气,我机灵一动,重新填了一张表,到体检的医院厨房里喝了一大瓢井水,再次去体检室,轮到我时测量身高时我踮起脚跟刚好有1米65,且没被体检医生发现过关了,但测量体重时只有44公斤,还是不够标准,再次被打下。负责体检的医生看到我沮丧的样子,安慰我说:“你年龄还小,回去好好锻炼身体,等个子长高了,体重上来了,明年可以再来。”
后来,我坚持每天早晚锻炼,不是跑步就是打篮球,饭量也大了,我还经常在教室让同学用老师上课用的大三角板给我量身高,看到身高在长,体重在增加,我又看到了希望,学习也更加认真努力了,感到自己当兵的梦越来越近了。
可到了下半年,国家突然恢复了高考,考上大学马上成为全国青年追求的新目标,但我那时还是做了两手准备,能考上大学就去读大学,没能考上大学就一定争取去部队服役。
当年我参加高考落榜了,便一心想进部队,但由于还不满16周岁,不符合服役的条件,我只好听众父母的安排和学校的邀请返校复读,次年再次参加高考。第二年高考录取在前,征兵却在冬季,我只好揣着高考录取通知书进了省城继续深造,随后参加了工作。
后来得知,高中不少同班同学高考落榜后,当年或次年应征入伍,且大部分人直接前往云南前线,参加了中越自卫反击战,有的立了战功成了英雄,有的战后上了军事院校,不但圆了当兵打仗保家卫国的梦,还上了大学。我好后悔自己当初的选择,没能让自己圆军人之梦,使自己的人生缺失了在部队这所大学的学习和锻炼的经历,总感到自己缺少了什么一样。
参加工作后,也还想过应征入伍,多次去县征兵办咨询在职人员入伍的政策。但苦于当时的家庭条件,父母恳求我能安心工作,减轻家里的负担,单位领导也反复做我工作希望留在单位,最后只好打消了再去应征的念头。
如今,年岁大了,每每看到身边有人应征入伍穿上军装,我总是羡慕不已,同时也懊悔自己当兵的事成了永远的梦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