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孙四岁半了,却是幼儿园二年级学生了。不知何原因从五月初发烧,服药后退烧了,但是一直不太爱吃饭,送到幼儿园一周后的一天中午幼儿园老师打电话让我去接孩子,说他又发烧了。
回家服药后孩子就睡了,身上出了一身汗,烧退了。结果晚上睡觉时又发烧了,高达39度,赶紧服退烧药,屁股里塞退热栓,孩子退烧了,睡了。
第二天早上,看到孩子还是有点发烧,尽管温度不太高,但还是没有真正退烧。决定找医生看看,开始妻想到青岛检查,可是青岛去过多次了,也没有根治。我们当地县城所谓的最好医院把经济利益放在首位,令人不放心。正巧以前的同事来玩,他告诉我有家中医院,新开的,看孩子的病很好,就决定去看看。
到了那里一看,还真是古色古香,传统中国风格,雕栏画栋,古朴典雅,墙上贴着中国古代名医名言,收拾干净卫生,让人倍感温暖亲切。如果不是中草药味,不是墙面的中医画,不是来回走动服务很好的医护人员,你根本不会把这里当医院、诊所。
令我惊讶的是,离我家这么近却不知道有这么个场所,候诊大厅已坐满了待诊的人。由于孩子发高烧,服务员优先让我们看,没总排队。中医看过后说孩子是疱疹,需要打点滴,外孙听后坚决不打,医生就开了药,共六样。
回来后就让孩子服药,一次服药就退烧了,由于孩子连续几个月反复发烧,我们不敢怠慢,坚持让孩子一直服用。孩子早就好了上幼儿园了,服药药的一天下午我接回孩子后决定让医生再看看,孩子是否彻底好了。
看到我走的不是回家的路,孩子就问,“姥爷!我们要干什么?去哪里?”
“我们要去医院再检查一下。”
孩子根本不想再看医生了,可是看到我带他来到医院门口了,就说,“好吧,我听姥爷的。”
我听了对孩子赞许地一笑,然后拉着他的小手进去了。
医生要求再验血,上次他姥姥陪着来的,护士扎他手指时都哭了,这次却很乖,没哭。验完血后孩子说,“姥爷,你看我这次没哭。”
原来孩子要鼓励,我听了连忙说,“宝贝这次表现很好,很坚强,是个男子汉!”
我交了费用,拿药时他说,“姥爷我自己去吧。”拿着单子就跑到取药的窗口。孩子还没有窗口高,就跳起来喊,“阿姨你好!我要拿药。”
窗口的听了很高兴,“宝贝,你叫什么名字?”
“鹿笙。”
“你怎么长得这么帅啊?”
“谢谢阿姨!”
外孙很高兴地拿到药,高兴地对我说,“姥爷,你看我自己能取药了,这回你省事了吧?”
我听了开心笑起来,领着孩子回家了。服药时其中有一味中药难溶于水,用汤匙搅拌好一会还是有药块,服用难吃,但是孩子一点没有费事就服下去了,然后一抹小嘴皱着眉说,“难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