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亲爱的,你好!我是阅读推广人妮妮,很开心我能在2017年的一月一日与微信那头的你,一起相遇在微课堂。我们都是爱学习的爸爸妈妈,先为我们一起点个赞吧!
1、为什么要和大家分享科普类绘本?
今天我要给大家带来这套有些阅读难度的绘本,为什么这样说呢?这是因为与普通的绘本故事相比,科普类的绘本因为涉及到的知识点相对比较专业,爸爸妈妈或者老师们,在引导小朋友们阅读时,还需要考虑用一种他们能够理解的方式进行解释和说明。这样的阅读类型,相对来说比故事性的内容要深度的多,就像孩子要跳起来才能够摘到树上的桃子一样,这种阅读方式是略有一些难度的提升,但对培养孩子的专注阅读和触发科学以及对动物产生兴趣,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般来说,沉浸在故事中的孩子,他的想象力很丰富,但是沉浸在科学绘本中的孩子,可以从小就理性的分析现象背后的原因,在保持独立思维方面,随着成长就会有着自己非常重要的特点。
这也就是我为什么要为大家推荐这套蒲公英动物绘本系列,让孩子从小读一些不同类型的书,读一点有难度的书,通过努力后的提升,未来可以更好的理解世界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2、为什么选择动物类主题的绘本?
其实动物是儿童和成人之间的一道桥梁,孩子们总对成人世界充满了好奇,又觉得自己小小的身躯未能真正进入成人的世界。所以对他们来讲,动物、尤其是小动物,更能激起他们的保护欲,对他们来讲是一件成就感十足的事情。
大家也许都曾发现,孩子都非常喜欢去动物园,看各种各样的动物,表面上看,这是孩子长见识的方式,其实深层的一种心理本能,孩子更容易在动物身上找到“共情”。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童话书以及神话作品里,动物总是当之无愧的成为主角。它们非常适合承担故事中隐喻的作用,借此教育孩子们,减少对他们的压力和尴尬,但是又能极好的让他们拥有代入感。
最有意思的是,这套蒲公英动物绘本中的很多特性,又恰好与整个人类的生存方式、沟通交流方式,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3、这套蒲公英动物绘本有什么特点?
1)小动物在生活的大世界中,学会生存。
在这套蒲公英动物绘本中, 8个故事中,除了《棕熊姐弟秋日大练兵》中的棕熊体格庞大外,其他的动物都是我们看到小巧迷你的动物,主人公小蝾螈萨姆,还被设定为一个特别可爱的、喜欢思考和行动的小姑娘,让人觉得非常有趣。
按照传统的观念,女孩子的形象比较娇小,需要人们更多的给予保护,所以小蝾螈偶尔有所恐惧,会轻易的得到大家的理解。而她勇敢的走出家门,去探寻未知的世界,用她好奇宝宝的眼睛提问并努力实践着答案,中间与她遇到的小动物角色一起经历各种危险,但历尽艰辛,终于逃离危险。如同好莱坞常见的英雄之旅,历经艰辛后,最终英雄完成自己的目标,或者坚强的活下来。
这种闭合的完美格局,非常适合孩子们能理解的心智。
孩子们真的会认为,即使是像蝾螈这样的小女孩,都不会输给男生,世界需要每一个有梦想的孩子。
他们也会体会到,幼小的动物通过群居,一家人和集体的力量共同抵御外界进攻与侵略,再弱小的动物形成合力后,都会迸发出无比强大的动力,所以不要小瞧那些现在还在逆境中卑微的个体。
2)动物的生活方式,有爱有自由也有遗憾。
我一直觉得做一个八分熟女,应该是每一个妈妈最好生活的状态。展现出八分的优雅与生活的智慧,也总要留出两分的遗憾,才会让那八分弥足珍贵。有些不完美、甚至遗憾,会让我们更加看重生命中那些最重要的事。
究竟是什么样的事?我想,每个人心中都有不同的答案。
就像书中这些可爱的小动物们,他们在享受不用学习和工作的自由态生存,但是需要练就在野外生存抵御外敌侵犯的能力,这同样需要一种学习,自由虽好,但自己的生命安全随时处在危险之中,其实也未必就好。
我记得有一本德国的儿童小说叫做《人鸦》,就是讲了一个小男孩和乌鸦交换人生的经历,成为乌鸦后才发现当人类、即使是需要学习、有时还需要做一些自己不情愿的事儿,但是还是比当鸟类有意思得多,最重要的是对家人的想念。
蒲公英动物绘本这套八本绘书中,更多的是宣传了一种爱的主题,朋友和家人怎样帮助自己脱离险境,这和人类相似甚至超越人类的情感,让每个故事显得格外生动。
所以说,没有任何人的人生是百分之百完美的,为人父母者,应该让孩子从小就明白一个道理,这一生对自己不必太苛求,不必去羡慕别人的人生。自己拥有的一切就是这个世界上最好的。
就像绘本故事中这些卑微的小动物青蛙、小瓢虫、蝙蝠、土拨鼠……它们个个其貌不扬,却依然有着自己精彩的生活。
4、体验小动物的生活方式,我们一起来表演吧!
作为一个好的绘本表演剧,我们需要一系列的工具来准备,也就是说至少需要角本——道具——排练——演出四个环节!
与以往很多绘本改编成大型舞台剧不同,那种往往需要很多小朋友的参与排练多次,那种仪式感过强的舞台剧形式,往往因为准备道具、多次排练、相互配合、音效合成等复杂的环节,其实并不适合经常开展,尤其是针对学龄期的孩子,这样的活动可能会占据他们大量的时间,甚至可能会影响到正常的学业安排。所以,如果是从阅读本身加深对绘本的理解,大可不必经常演这种复杂的舞台剧。
而今天推荐的这套绘本,非常适合在家庭内演出。因为这套绘本每一页中人物的对话都是已经分好了角色,也是通过人物的问答与对话推动情节的发展,一般来说一个人分饰一两个角色,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孩子还可以体会扮演不同角色时需要模拟声音变换动作的细腻差别,这就对孩子细心观察和仔细思考奠定了一个非常好的契机。
同时这种已经分好角色的对话式绘本,是以孩子的视角来观察和推动整个情节,孩子无疑就成为了这场舞台剧中的主角,就会极大的提升孩子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同时,这样分角色绘本,类似于电影中的分镜头剧本,这就免去了专业人士改编剧本的前期准备工作,大大节省了时间,并可以实现拿起书说演就演。
你可别小看了这个培养孩子的方式,小的时候,我就是因为热爱表演,经常利用家庭聚会的时间为大家演出,才锻炼了后来的口才和文采。
我记得小的时候,每次走亲戚时,当大家逗我表演个节目时,我就开始大大方方的载歌载舞,还唱着什么:“小猫咪,喵喵喵……”当我的认真和投入感染到周围人时,总会为自己迎来热烈的掌声,我的胆量就是这样一天天练起来的,到现在为止,终于成长为一个勇敢而自信的人。
如果你家宝贝和我一样,恰好热爱表演,那你不妨和孩子一起照着绘本进行描绘,自己来制作道具。
这套绘本的法国作者,用了非常童真的笔触,非常容易上手和模仿。把绘本中的各个角色在较厚的色卡纸画好,在画的两边打两个孔,用弹性橡皮筋把两端系好,戴在头上,就完成了角色的扮演。
这种方式极大地练就宝宝的专注力和细致观察力,未来这样的能力会渗透到他的日后的表达和写作中,因为照着绘本画,画的像与不像,一对比就能看出来,如果不像肯定是哪里的比例或线条出了问题,其实经历了大量这样的模仿和思考后,孩子最终会进入到一种提笔自如画画的阶段。
可不要小看了这个仪式感,它真的会让孩子在家里有一种全过程参与的感觉。
从认真理解故事里的内容,到准备道具,再到融入情境的带入感情的朗诵台词,一台华丽丽的家庭舞台剧就可以随时在家中演出啦!
这种排演的方式便于亲子间的亲密互动,特别是有些爸爸妈妈自身性格比较内向,爸爸妈妈都不好意思表演的,在自己家庭的氛围内,想着是为孩子搭建这样的场景,真的也会勇敢很多。
这也给孩子带来了非常有趣和不一样的体验,因为这套绘本中展现的场景也多是在家里完成,比如钻黑糊糊的地道,大人和孩子就可以蜷缩在家中的地板上,真正模仿去钻地道里家的感觉。
如果你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不要像自己一样内向,希望他能够出众,真的不妨从自己家中这个私密的小剧场开始练习吧!
5、根据前期收集的问题,选取三个来回答。
问提一:妮妮你好,我是一名爸爸,平时因为工作原因,并不能天天陪伴在孩子身边,但是感觉到阅读的重要性,怎样才能够更好的参与到孩子的早期阅读教育中?
答:陪伴是最好的教育。平时爸爸们陪伴孩子比较少,但是高质量的陪伴肯定要放下爸爸们的架子,做孩子最好的玩伴。比如说今天我们推荐的这套绘本,那在家庭中出演这样的绘本爸爸选个搞笑的角色,这种看似自毁形象的方法却有效增加了爸爸们的魅力值,这些相处过程中的温馨回忆,也会在孩子们的心中生根发芽。
你的努力会让孩子看到自己爸爸的另一面,体会到真正源自家庭的一种温馨,收获美好的亲子情感。
孩子也能够因为随时随地开展这种体验式阅读,真正的开始对阅读产生兴趣。其实这才是我们最想要的,你说是不是呢?
2、问题二:妮妮,看过你很多的绘本解读,佩服你的深度思考。可平时我带孩子看绘本,总觉得图大字又太少,读一遍就没什么可讲了,怎么办?
答:绘本看起来是儿童图画书,很多大人觉得没有纯文字的书显得信息量大,总觉得翻一下就没什么内容了。
但其实,在未来的职业能力中,读图能力的要求应该会超过之前所有的时代。如何在看到一副图中,快速提炼出最有价值的信息,都是一个非常值得学习和刻意练习的能力。
尤其是这套绘本中,它的细节非常值得从多维度解读,比如说,为什么每个故事的开始都是同样的一句话呢:“清晨,小蝾螈萨姆和往常一样精神十足的起了床。她一拍脑袋,有了一个主意……”
为什么八个故事之间都以同样的方式开场呢?这不仅和文学中反复的修辞手法有关系,还让八本书以同一个主角小蝾螈成为一个相互串联的整体故事,如果小朋友读完并演完这八个绘本故事,还不过瘾的话,这个时候又可以这个开头去仿写为自己搭建一个新的场景,接着去讲这个故事,把它可以变成一个十六集的故事甚至是二十四集或者更多。
这其实也和一种中国民间传说和欧洲老故事的传统开场有关:“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老和尚给小和尚讲故事……”这种广为流传的老故事开场,可以唤起一种集体情感意识,让故事具有更多的传播力,也真正的降低了因为识字少、自主阅读时的难度,让孩子能有丰富的代入感和情境感。
这本书中还反复出现了一个细节,就是每个故事要介绍的这一集主角,都会与小蝾螈有一个鼻子碰鼻子的亲密特写。
这个地方也非常适合和小朋友特意强调出,顺便爸爸妈妈也可以用这个特有的姿势与小朋友交流,这样的妙处,就是一定读过这套书的人才会懂这样的绘本语言,所以会激发打开书去阅读的兴趣,去发现生命里更多的惊喜,以及链接未来无限的可能。
问题三:妮妮,我发现绘本的内涵很丰富,似乎全部理解又有一定的难度,我该怎么把握这种对孩子的绘本解读?会不会太深孩子不懂?
答:这个问题非常好,我也一直坚持着用深度思考的方式为孩子输出绘本背后的价值和意义,很多道理慢慢讲,长时间的讲孩子都会懂得。
就像前几天我在自己的公众号里写了一篇关于早期性教育对孩子该如何引导的文章,名字叫做:“惊讶,10岁孩子问我啪啪啪是个什么鬼?”面对这种敏感而复杂的问题我并没有选择回避,而是选择了一种尊重的方式和孩子沟通,最终也因为前几年扎扎实实地沟通与铺垫,让孩子很快的就理解了。那篇文章在各个公共平台上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流量,很多人留言表示很受用,也欢迎感兴趣的爸爸妈妈去看看。
在绘本中我们大人独到的感受其实是可以讲给孩子听的。比如这个绘本里有一集内容很有意思,名字叫做《身手不凡的蝙蝠家族》,说小萨姆遇见了一只叫做比比斯特雷尔的小蝙蝠,通过他们之间的对话我们学会了蝙蝠是用超声波的方式在夜间探测并通过转圈的方式吃蚊子。
见到了独自生活的蝙蝠爸爸,通过散发麝香的香味,去吸引蝙蝠妈妈们。而蝙蝠妈妈们有了宝宝后就自己照顾孩子,她们一年只生一个宝宝,蝙蝠长期倒挂着,想象一下人类,就能体会到蝙蝠倒立着喂奶一样,可想而知蝙蝠妈妈们的辛苦。
看起来蝙蝠爸爸这样不断地去吸引更多的蝙蝠妈妈们,好像不负责任吧?生活中,孩子们可能也会见到身边有蝙蝠爸爸这样的人存在。讲这个故事时,家长们完全可以真实就现在新闻里一些社会上不太好的现象与孩子展开讨论,最后树立一个价值观,作为自然界中生存的基本要求,蝙蝠需要后代的数量越多才能够保证种族的延续,而人类的爸爸们肯定就不要成为在自然界中风餐露宿的蝙蝠爸爸啦!
多和孩子交流彼此阅读绘本后的内心感受,可以帮助孩子有效地提升阅读理解能力,还能为日后的口述作文以及笔头作文奠定坚实的基础。
所以自己能想到绘本以外的内容,完全可以告诉孩子,如果当时没有想到,多读几遍也许就会有新的想法呢!就像孩子可能会问,什么是蝾螈,真的有这种动物存在吗?看看百度的秒懂,可以帮助孩子们主动去查阅资料,去发现更多的有趣和价值。
好啦,因为时间关系,今晚的微课到此结束,欢迎大家关注妮妮小屋的微信公众号哦,最后祝大家新年快乐!
阅读完喜欢请点个赞,如果能选关注,必是真爱啊!
作者妮妮:
曾任记者多年,获业内最高大奖。
11岁帅哥的少女心辣妈,有深度的话痨达人,真诚幽默的非著名阅读推广人。
欢迎与妮妮交流阅读与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