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葉天涯
就如蜻蜓落在恶作剧的坏孩子的手里一般,被系着细线,尽情玩弄,虐待,虽然幸而没有送掉性命,结果也还是躺在地上,只争着一个迟早之间。 《伤逝——涓生的手记》
涓生将自己与子君的爱情比做蜻蜓,将生活比做恶作剧的坏孩子。在生活面前,再浪漫不渝的爱情都躲不过,迟早会被这重担彻底压垮,最终遗憾分别。
然而,涓生对子君的爱情并没有那么忠贞,仅停留在老师对受到自己思想启蒙的学生的欣赏、骄傲等浅薄层面,外力轻轻一戳就破了。所以,当他与子君同居,看见这位思想先进的女子每日侵泡在柴米油盐酱醋茶中,逐渐变得与其他妇女无异时,便潜意识,理所当然的开始对她传输冷漠、同情、失望等负面情绪了。同时,涓生自觉自己没有替这个小家出多少力,又不自觉地埋怨子君没有把家整理干净,在苛责与哀怨的矛盾中苦苦挣扎,最终还是决定改变现状。竟是以结束这段荒诞的恋情为前提。
这对子君来说无疑是致命的。因为子君对新思想的见解仅停留在恋爱自由这一层面,在生活上依旧保留了旧时的思想观念;所以当两人同居后,稚嫩的为爱放弃了家庭与工作的子君,在面对生活这一难题时只能选择担当家庭主妇的角色,对涓生的话一直保持聆听的态度,所有的情绪仅通过神情来表达,未曾通过言语传达出自己的意愿。哪怕是听见涓生说出结束的话语,子君也只是“脸色陡然变成灰黄”而已,没有涓生意料中的崩溃。有些东西是悄然无息的。
涓生独自一人向旧势力做着斗争。他自以为的。与当时多数男青年一样,不过是多见了些世面,多读了两本书,就以新青年自居,渐渐孤傲起来。他对子君所谓的爱护,不过是自以为给了对方最好的,却独独没有想过对方需要的是什么;亦或是想到了,却不屑于去做,自觉没必要去做罢。说白了,就是怯懦,对生活,对家庭,对爱人,对自己。
面对生活,涓生是怯懦的,遇见困难只会选择躲进图书馆享受宁静。面对家庭,涓生是怯懦的,看见杂乱无章只会埋头于书稿之中。面对爱人,涓生是怯懦的,见子君脸色苍白却从未勇敢地给予宽慰。面对自己,涓生是怯懦的,迟迟不愿接受自己对子君的爱并没有那么忠贞。
子君是不幸的,作为一名刚刚接受思想启蒙的女青年,她的爱情过早的萌芽,偏偏是对自己的老师。尽管她用自己的大无畏精神感动了对方,并说服自己不用在意他人的目光,但最终还是天真了。独自面对生活的艰难,爱人在家庭中的频频埋怨和缺席,邻里之间由几只油鸡无尽的争吵,爱人残忍的将阿随(小狗)丢弃在外……子君就这样一步一步的被磨平了棱角,且终日生活在恐惧与担忧之中。在阿随被涓生残忍丢弃之后,她甚至开始质疑眼前这位朝夕相处的爱人,当初给自己许下多个承诺的爱人,以后会不会把自己也当作物件一样说抛弃就抛弃?
于是,子君开始试着挽留,开始不停地向涓生复述他俩的相遇、相识、相知、相爱,开始细数以往那些美好浪漫的时光。
然而,涓生在意的只是这份爱情的结果,除了“她答应了”,对其他的没有一丁点印象。也包括那些承诺。所以,子君越是挽留,涓生越是觉得该结束这段感情了,便残忍地说出来那句话。他自以为这是为了让子君重拾自我,却不料子君因此陷入了深深的绝望。原来自己仰慕且爱戴的,拥有先进思想的老师及爱人,到头来还不是一名把女性当作附属品的守旧派!子君就这样带着绝望逝去,永远的离开了涓生的身边。
涓生预料到了。他预料到这样做,可能会导致子君的逝去,毕竟她生前是那么的依恋他。但他还是这么做了。他不得不这么做;因为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在旧势力的压迫下继续生活,才能继续带着自己的理想信念跟残酷滴现实做顽强抗争。只是子君丝毫没有领悟到这一点,竟带着他们的爱情就这样走了,已经失去了从前那股无惧无畏。他是这样想的。
涓生与子君的爱情注定是悲剧的。涓生向往的爱情过于理想化,从始至终都在要去对方做出什么,自己却疏于主动经营。子君向往的爱情过于浪漫化,从始至终都只是在享受着过程,自己却疏于继续前进。总之,他们二人都缺乏对生活、生存的长久计划,所以当危机降临时才会不知所措,惶惶度日。
归根结底,涓生一个人能够靠译文谋生,子君却是抛弃了家庭与工作盲目的追求爱情,致使两人在经济上就存在不平等。长期以往,子君自然会越来越依赖涓生,以至于后来离开了对方就无法生存。这样不平等的生活不是一开始的子君所追求的,但介于她尚未真正实现思想启蒙,所以并没有形成真正的独立的思想。
没有面包的爱情注定无法长久,这是永恒不变的法则,何况是两名爱情、生活等观念完全不同的人。就像是被坏孩子肆意玩弄的蜻蜓,灭亡是迟早的事。
无论如何轰轰烈烈的爱情,当两人决定真正居住在一起时,就要对彼此共同的未来做好规划;至少要为即将面临的种种困难做好预估及应对措施。
完成从谈恋爱到过日子的过渡,才能做到彼此包容、共同扶持,才能坚定信念长远持久的走下去。
最重要最关键的一点是:无论男女,在经济上必须独立,才能在爱情及婚姻中取得真正的平等地位,才不会沦为对方的附属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