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婚姻育儿教育
对孩子最好的情话,不是我爱你,而是在一起

对孩子最好的情话,不是我爱你,而是在一起

作者: 小花妈妈妈 | 来源:发表于2017-11-03 10:11 被阅读0次

    1

    晚上给儿子冲奶的时候,爸爸突然对着躺在床上等奶喝的儿子说:“你妈妈头上好多白头发。”我毫无意识的跟了一句:“妈妈要变成老奶奶了。”

    一瞬间,睡觉前腻乎美好的气氛冰洁了。儿子看着我,眼睛突然就红了,尽管他努力隐忍着,可是一张嘴,就变成了哭腔。他抽泣着断断续续的说:“妈妈,我不想让你死。”

    “死”字刚出口,他的情绪就爆发了。我心里酸酸的,把他抱在怀了的那一刻,突然也好希望自己可以永远不死。

    最近一期《爸爸去哪儿》中,夜晚爸爸们假装成各种神秘声音和孩子对话,Jasper的一次又一次抗议“不要”爸爸变老,竟让外表冷酷严厉的陈小春留下了眼泪。

    在每个孩子心中,无论是爸爸还是妈妈,老和死都是他们不能承受的未来。

    我跟儿子说每个人都会死。儿子的反应令我吃惊:“要是爸爸妈妈都死了,我也死了,谁来管我们家呀?”

    在孩子的心里,家是需要有人守护的,不管是爸爸妈妈还是他,总要有一个人守护。

    《爸爸去哪儿》中,neinei也表现出了对爸爸的离开的恐惧。一向独立、坚强的neinei,面对深夜的神秘声音,竟然不可抑制的大哭了。

    吴尊爸爸的一再引导,才让neinei承认,他内心的恐惧不是因为小狗,而是因为担心爸爸不回来,担心爸爸离开。

    老意味着死去,也意味着永远的离开。不回来也同样意味着离开

    离开,对于孩子来说,是潜藏在内心深处的恐惧,在孩子的幼年时期一直都在。它就像沉睡在孩子心理的小精灵,唯有父母的爱,能够给它安详和安全。

    神秘声音询问Jasper万一爸爸变老了怎么办,让他发自内心的抗拒这个问题,激发了他潜藏的恐惧;神秘声音与neinei对话的时候,让他意识到爸爸不在身边,激发了他内心的恐惧。

    儿子对妈妈“变成老奶奶”恐惧,是因为他担心妈妈死了,就不能在一起,会分开。Jasper对爸爸变老的抗拒,也是如此。Neinei对爸爸不在身边的恐惧也是因为怕爸爸不回来,不能和爸爸在一起。

    2


    可能孩子并不完全的理解“死”是什么含义,“老”是什么状态,但是他们把“老”和“死”等同于离开的认识,却是非常贴切的。

    不仅仅是“老”和“死”这种程度较深的离开会对孩子造成影响,短暂的分开或是父母说辞上包含的“离开”意思,都会对孩子产生负面的刺激。

    记得上次在商场看到一对母女,孩子因为累了想要妈妈抱抱,妈妈拒绝了。孩子开始耍脾气,闹情绪,不肯往前走一步。母亲劝说、呵斥、威胁都无果之后,愤愤的扔下一句:“再不走,你就呆在这,我自己走了。”

    孩子紧张的大哭起来,声音立刻提高了八度,但是并没有往前移动。妈妈见状,扭头就走了。孩子歇斯底里的跳着脚哭,央求妈妈回来,但是孩子内在的固执把他定在了原地。也或许是他存在着期待,相信妈妈一定会回来。

    孩子和妈妈的距离,已经有50米之远了,妈妈没有丝毫放慢脚步的意思。突然,我看到孩子张皇失措的奔跑起来,似乎再不追,妈妈就要消失了。

    那一瞬间,我像是被什么击中了。尽管我从来没有跟儿子说过这样的话,也没有做过这样的事情,但是心里还是觉得很歉疚。

    我忍不住想:如果孩子跑远了,妈妈会不会像孩子追他那样,不顾一切的追上去?很难。

    很多父母看着孩子跑远了,不是追上了训斥一顿,就是呼喊着让孩子回来到自己跟前。为什么父母可以任性的离开孩子,而孩子就不能任性的跑开呢?

    3


    莫泊桑说:“我们几乎是在不知不觉地爱自己的父母,因为这种爱像人活着一样自然,只有到了最后分别的时刻才能看到这种感情的根扎得多深。

    这种分别,对成年人来说,意味着年长后父母的死去,是一种永久的离开和失去。但是对于幼年的孩子来说,他更多的存在于日常的生活中。

    父母因为工作或者其他需求,暂时的离开孩子,对于孩子来说,就是分别。这种分别带给他的感受,就像是成年人面对父母的死亡,从内心深处升腾起的绝望、恐惧、无助一样,撕扯般疼痛。例如:一些父母平日把孩子留在老人家,周末接回自己家。孩子跟父母的人别往往可以用凄惨来形容。

    印象中,儿子一岁多时,我有一次和先生去看电影,9点半才到家。刚一推开门,就看到姥姥抱着孩子站在门口,小宝脸上满是泪水,眼睛和鼻头都是红的,鼻涕也流下来了。一看到我们回来,小宝“哇”的哭出来,像是以为失去的珍宝又奇迹般回来,他的不安释放了。

    那一刻,我意识到,父母的爱,可以表达,用语言或是行为。对孩子说“我爱你”“我好爱你”,亲亲孩子,抱抱孩子,给孩子买新衣、买玩具,花心思给孩子做饭,都是父母爱的表现形式。

    但是,除了抱抱和亲亲,其他形式的爱,孩子并不能接收到。

    孩子思想里的爱,就三个字:在一起

    不能在一起,说再多的爱都是空话,难道不是吗?

    其实,任何人对于爱的需求都是一样的,那就是在一起。男女之间因为爱,要在一起生活,彼此陪伴。孩子对于爱的需求也是如此,为什么父母总是做不到呢?没有足够的陪伴,口口声声的说“爱孩子”“为孩子好”,难道不是笑话吗?

    4


    作为父母,要给孩子实实在在的爱,他能够感受到的爱,而不是父母所认为的形式的爱。

    什么叫实实在在的爱?除了肯花时间陪伴孩子,更重要的一点,就是保证陪伴孩子的效率。

    奥地利精神分析学家梅兰妮·克莱因提出的客体关系理论,主张人类行为的动力源自“客体的寻求。”

    孩子寻求的客体主要是父母,尤其是母亲。孩子和父母之间,存在着多种类型的关系。最理想的亲子关系应当是“共振互动式”的相处模式。即孩子和父母之间相互回应。不管是谁先发起的情绪需求,对方都会做出回应。

    当孩子向父母表现出喜悦时,父母也能发自内心的被感染,而不是应付或者敷衍;当孩子哭闹或者不安时,父母能够及时的给予孩子安抚和拥抱,而不是冷眼旁观或者训斥。

    做父母,不要“身在曹营心在汉”,要“身在曹营心也在曹营”。如此,孩子才是快乐的,父母也才能体会到为人父母的乐趣。

    ��T�7��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对孩子最好的情话,不是我爱你,而是在一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lozp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