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960329/257fa3f321713f52.png)
据说仅简书上写作者就有30多万,今天,不谈如何写作,谈写作的实在是太多了,来谈谈写作者会有哪些特点?
爱发呆,乍听是带点贬义词,说在思考是不是就成褒义词呢?
写作者爱发呆,也许他在回味某书中的经典段落,或许他正在创作,脑海里在构思文章中的某个情节架构,如果你身边有写作者这状态,记得别惊扰他。
写作者话多也是种常态,否则怎有那么多文字写,传说诺贝尔文学奖莫言小时放牛时,喜自言自语,结果养成习惯,到家里,一人时也讲,他爸瞧见多次,于是叫他“莫言”。
他长大了写作,以“莫言”为笔名,原名叫管谟业。
简书上认识的不少写作者,他们也被身边人称作是“话唠”,主要是因为倾诉欲太强,不是用语言就是用文字来寄托。
热爱文字的人通常都有个好记忆,而且名人成功者大多都有超强记忆力,这也是拥有渊博知识的基础条件。
有记载毛泽东能一目十行,他在图书馆工作时读了大量的书籍,军事政治文学,古今中外,造就了他能博古通今。同样周恩来总理也具有超群记忆力,任何人见一面就能牢记名字。
文学方面有成就的人更离不开好记性,台湾的李傲,写武侠的金庸。
有一年,金庸先生要去看歌剧,朋友帮忙打电话订座,到第二年再想看时,朋友不需要再查找电话,直接问金庸,一年前只旁听一遍的电话号码,金庸却能记得清清楚楚,一字不差,这算不算是一种天赋?
还有精通12国语言的钱钟书,他记忆力超强,横扫清华图书馆,他可以做到一目十行,过目不忘,据说他女儿钱媛也有这种本领。
1979年5月,钱钟书参加中国社科院代表团访问美国,走了不少地方,作了多次讲学和答疑,事前没有准备,但不管问到什么问题,哪怕是几十年前看过的中国旧书,他都如数家珍,大段大段地译成英文背诵出来,并加以讲解,在场的人无不叹服,惊为天人。
我国现代文学巨匠茅盾的记忆力为人们所赞叹,他能将一百二十回的古典名著《红楼梦》背得滚瓜烂熟。
还有现代最负盛名的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陈寅恪的记忆力更是极为惊人,他具备阅读蒙、藏、满、日、梵、英、法、德和巴利、波斯、突厥、西夏、拉丁、希腊等十几种语文的能力。
“湘西才子”沈从文也具有过人的记忆力。
总之,牛逼有名的人必定都有好记性。
爱写作的人记忆力都不会差,虽然没有这些名人厉害,但和身边周围人比,记性力肯定算好的。
喜欢爱哭爱笑,指的是写作者对生活的敏感,晚上坐在老旧的院墙门口,看到高远的月亮,会莫名伤感,感觉自己有种深深的孤独。
我初到西安时,看到那一排威严壮观的古老城墙,就曾无端留下泪水,仿佛自己置身于大唐盛世,这些奇怪的特性在别人眼里或许就是个疯子。
而这样的特点,对爱好文字写作的人却是常态。
爱怀旧,看到一些老旧的物件,总是感触比旁人多,多愁善感,伤春悲秋,看到第一场春雨,第一场冬雪,都会想提笔写上段文字,哪怕是发条配图说说动态,感觉这样心里似乎能舒服点。
对社会上一些悲剧事件,周围的人性更有清晰的认知,会有种悲天悯人的情怀,其实自己未必过得很如意。
喜欢仪式感,对一些特殊日子记得很清楚,比如简书的酒瑶饭袋,他说他的第一次约会,第一次牵手都要写写日记,记录下美好时光。
朋友们一起聊天无法阐述太清楚的语句,写作者就能很快的接上来,对方会说,对、对这就是我想说的,这些算是写作看书带来的小优势。
写作者一天面对电脑手机在四五个小时以上,有的上班又对着电脑工作,除了睡觉就是在受电子产品辐射,许多人身体是处于亚健康状态。
腰酸、颈椎病、肩周炎、近视眼更是少不了。
还有写作者路痴多,反正我就是路痴,可我没有啥才华,出门有三个岔口就分不清方向了,有人说女生都是路痴,对抽象的东西记不牢,好在这年头有高德地图导航。
张爱玲曾在文中说,她去无数次的菜市场和诊所,却依然不认识路,住了两年的房子,还不知道门铃在哪,生活能力很差,而这样的例子在作家中有很多很多。
上天赐予一个人某种能力特长,同时也不忘给予些缺点,这算是一种平衡吗?
爱写作的你会有以下哪些特点呢?
一、爱发呆
二、话多,喜欢自言自语
三、通常记忆力不错
四、爱哭爱笑
五、喜欢怀旧
六、喜欢仪式感
七、爱多愁善感,悲天悯人
八、颈椎病、肩周炎、腰酸
九、百分百近视
十、大多路痴
十一、内心柔软 矫情
根据齐齐群大家聊天的所感,个人整理的观点,仅此而已!
如何运营好公众号?
我是齐帆齐,写接地气有温度的文字,热爱文字运营自媒体的朋友,欢迎加我简介上微信,进入交流群,加油!愿我们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网友评论
外加很容易忽视生活中的某些细节,一不小心就陷入自己的世界😯
记忆力只有短期好
其他都差不多
既然记忆力好,为啥会路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