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在混沌看了李善友17年的年中大课,第一模块的标题是刻意练习。对我来说,这个词并不陌生,因为经常听人说。但具体怎么去做,还是模凌两可,不明白刻意练习的精髓。
李教授说刻意练习有3个步骤,第一步是寻找思维模式,第二步是刻意练习,第三步是即时反馈。最关键,可能也是最难的一步是寻找正确的思维模型。
不管是上学,还是出了社会,参加工作,我们身边总有厉害的人存在,我一直以为是他们脑子好,聪明,所以就厉害。
听完李教授的刻意练习,我明白了那些牛逼的人,做事的时候,是有自己的一套方法论,他们掌握其中的套路,做起事来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怎样找到这些套路呢?
我们举个查理芒格的例子,他是一位投资届的大咖,巴菲特的合伙人,公司市值几百个亿,虽然他是法律学毕业,但他一辈子自学了很多门重要学科,包括物理,生物,数学,心理学等等,他的套路就是掌握重要学科的重要理论,并且按照这些简单的道理行事,这些道理可以称为被为普世智慧。
当你有了正确的套路,你就可以不断的刻意练习,但是刻意练习也不仅仅是重复一些你熟悉的动作,比如上学的时候,你把课本倒背如流,但往往依然考不到高分,这是为什么呢?那些因为你把自己练废了,你一直在舒适区里重复自己熟悉的动作。中国足球运动员,经常做的一个动作下底传中,你会发现,中国足球并没有多大的进步。
那我们怎么刻意练习呢,最直接的就是远离自己熟悉的方式和方法,不断的挑战自己习惯的行为方式,做那些不怎么舒服的事情,比如钢琴训练的时候,强调分块的练习。把整首曲子分解为很多快,一块一块地反复练习,一开始甚至不允许演奏完整曲子。
罗胖在跨年演讲上说过成功=核心算法*大量重复动作,核心算法就是我们前面说的套路,思维模型。大量重复动作,就是我们说的特殊的动作,那些被我分开的,一个个小动作。
有了刻意练习还不行,还需要在练习的过程中得到即时反馈,为什么很多单项运动,比如网球运动员,高尔夫运动员都有自己的私人教练,按道理来说,这些教练的水平不一定有运动员高,可是运动员都需要一个私人教练,我想这些教练就是在他们训练或者比赛的过程中,正确的指出他们的缺点,并加以改正,从而更快更好的成长。
罗胖在18年跨年演讲上也提到了多远思维模式,要想成为一个厉害的人,必须要掌握足够多的思维模型。这里强烈推荐一本书《穷查理宝典》,这本书很烧脑,但是值得看很多遍。
按照上面的3个步骤,总有一天,你和我都可以成为高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