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雪梅读写交流群
088+维维z+释若公式写作+第1次作业

088+维维z+释若公式写作+第1次作业

作者: 维维z | 来源:发表于2019-03-20 19:01 被阅读7次

    1. 用课堂上介绍的阅读方法,阅读一本书,并写一篇推荐,500字以上。

    我要给大家推荐的这本书,名字叫做《自控力》,这本书的作者凯利•麦格尼格尔,是一位智商与颜值并重的健康教育家,是斯坦福大学备受赞誉的心理学家,她在斯坦福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开设的课程《自控力科学》和《在压力下好好生活》都非常受欢迎。

    自控力,说的更通俗一点就是意志力。意志力对每个人的影响都非同小可,我们做出的每一个决定,都需要意志力的参与。我们制定的每一个目标,都需要依靠意志力来达成。

    凯利•麦格尼格尔在《自控力》这本书中通过一些贴近生活,简单易懂的实际案例,生动介绍了什么是自控力(也就是意志力),详细解释了自控力是怎样产生的,图文并茂地说明了自控力是怎样被使用的,在书中用大量的案例来阐述应该怎么正确地看待自控力,以及通过怎样的训练,可以让你抵制诱惑,更好地掌控自己的意志力。书中的每一个案例,都是真实且可操作的,都可以代入自己的实际情况。

    我们在阅读这本书之前,可以预先想好一个自己最迫切想要达成的目标,比如减肥,比如戒烟,比如摆脱拖延症,比如改掉陪孩子写作业时的鸡飞狗跳,等等。跟随着书本中的进度,进行自己的意志力实验,边阅读边检验结果,相信你在完成全书阅读的同时,也能完成自己的意志力实验,从而改掉过去某个不好的习惯,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来进行改善。接下来要做的就是举一反三,根据你的实验成果,把你得到的对你来说可行的方法用于其他想要改变的问题,各个击破,通过对意志力的掌控来实现对自己人生的主导。

    2. 写一篇听课笔记(重点谈收获),体会式笔记,而不是摘抄课堂内容,1000字以上。

    听完阅读理解这一课,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这些年书读了不少,但每当回想起曾经看过的书籍,总是只能保有一种似曾相识,但并未深交的感觉,之前一直没想明白是为什么,现在知道了,原来就是因为没有做知识转化!就是因为只停留在了普通人都会停留的信息,刺激,娱乐这样的浅层,缺乏深入的思考。只做了阅读,但并没有理解,书读完了,知识还是作者的,对自己没有产生任何实质性的影响,读了这么多年,说这些书是白读了也一点都不过分。

    有意义的阅读理解,从选择读什么书就已经开始了思考。为什么选择这本书?这本书里是否确定有所需要的知识点?读完这本书之后期待可以解决什么样的问题?这些思考需要不断闪现在读书的过程之中,读到对自己的情绪有触动的地方,或者特别吸引人的地方,随时做下标记,方便后续再回过头来做精读,在精读过程中一定要加入自己的思考和总结。可以摘录下书中的精华观点,对应着写下自己的见解,来加深理解,让这些知识能为我所用。

    要真正做到知识转化,仅仅只是阅读理解还不够,非常重要的一点是看是否能用自己的方式,把看过的故事,学到的知识重述出来,不能偏离原意,而且需要更加平易近人,让别人一听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一听就知道应该怎么操作,而不需要再费脑筋去思考,听起来有点像一位操心的母亲,面面俱到地为孩子做好了安排,孩子只需要享受这个果实就好。(I / What)

    做完重述之后,接下来就要进一步分析背后的原因,结合身边的案例,让这些经验,这些观点读起来更容易被接受,最好是能借助一些热点事件,或者是大家都耳熟能详的事件,又或者是比较普遍大家都有相同感受的一些现状,这样更容易让读者与自己的感受产生联系,感同身受时更容易产生共鸣。(A1 / Why)

    分析完还不算结束,还需要有归纳,有总结,要针对可能出现的不同的问题,针对性地给出明确的,能实现的,可操作的具体方案,让读者可以拿来就用。(A2 / How)

    俗话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说的是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从不同的立场或角度会有不同的看法。读书也是,对书中的观点,想要表述的意思,每个读者都有可能有不同的体会。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带着不同的心境去看同一本书,也有可能会收获不同的心得。写讲书稿,拆书稿的出发点不需要拘泥于某一种观点,但同一份文章内的观点需要有聚焦,不能谈的太宽泛,那样让读者抓不住重点。如果确实有很多不同的观点想表达,那么可以分批次选取不同的出发点,分别针对性地写出不同的文章。

    写传记类文章也是一样,需要预先想好一个切入点,要从哪个方面来介绍这个人物,通过这篇传记你想要传达给读者什么样的观点,想对读者产生怎样的影响。对于即将要介绍的人物,对其生平事件的了解非常重要,只有对该人物的故事有清晰的了解,才可以把想要传达的观点和该人物经历过的事件灵活巧妙地结合起来,从而通过你的介绍来表达观点。

    以上是听完课之后的一些笔记心得,在后续的学习和练习中将会持续更新,力争做到学以致用。

    3. 在荔枝微课,我的读书专栏“噢耶,读书来了”读书专栏,听我解读的《这样读书就够了》,并写下你对RIA读书法的理解,500字以上。

    在我看来,是否拥有足够的阅读理解能力,是能否掌握并熟练运用RIA 读书法的关键所在。

    RIA 源自于Reading, Interpretation, Appropriation 三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缩写。

    Reading, 翻译过来是阅读的意思,就是看书,读书,这一点很好理解。RIA 读书法中对阅读的要求是要快速,并且能在快速阅读的过程中标记出对自己有用的知识点,通常能让你有认同感的观点都值得被标注,因为只要有了认同感,在后面的文章中就可以针对性地展开讨论。

    Interpretation, 翻译过来是解读,阐述,诠释的意思,即RIA 读书法里的重述原文。无论是解读,阐述,诠释,还是重述,都需要对文章要有自己的理解,只有在理解了之后才有可能用自己的语言来对原文进行更加亲民,更加贴近普通大众生活的解读,阐述,或者诠释,让读者能够轻轻松松获取到知识。

    Appropriation, 翻译过来是拨款,占用,挪用的意思。顾名思义,就是把从书中理解到的知识点,拿过来用。RIA 读书法里把这一部分分成两步两做:

    第一步要根据从书中理解到的知识点,联想一下看自己生活中有哪些地方是有相似情况的,只有理解了书中的观点,才有可能联想到合适的案例,才能举出一个让读者能够很容易就接受的好的例子,最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事件,让读者对你想要表达的观点更有代入感,结合书中的观点对案例进行分析,甚至可以在分析之后得出比原文观点更多的小贴士,从而使读者能更加容易理解,帮助读者解决更多问题;

    第二步,仅仅只是得到读者的认同还不够,还需要为读者考虑更多,要设想到以后读者可能会碰到的类似问题,做一些归纳总结,读者可以怎样运用这里的知识点解决怎样的问题。你为读者考虑的这么周全,读者在有需要的时候,自然很更容易就想到你曾为他提出的解决方案。

    以上是我对RIA 读书法的理解。

    4. 用课堂上介绍的重述原文方法,写一篇人物传记稿,1500字以上。

    各位书友,今天我要给大家讲的这位人物,他的名字叫史蒂夫•乔布斯,是美国苹果公司的联合创始人。

    乔布斯生于五十年代中期,他的生世比较坎坷,一出生便被送给了他的养父母收养。因为他的母亲是未婚先孕,在当时那个年代,保守的民风绝不仅仅是中国独有的特色,美国人的观念在那个时期也还并不开放。乔布斯的母亲虽然深爱自己的孩子,但苦于身处那个守旧的年代,一方面要面临来自社会的压力,另一方面还要承受来自家庭的阻力,最终不得不将自己的孩子拱手送人。

    乔布斯的母亲深知教育对一个人的重要性,虽然不能亲手将自己的孩子抚养大,但为了给孩子挑选一个合适的领养家庭,也是花费了很多的心力。她原本对于儿子的领养家庭只有一个要求,就是领养人必须受过高等教育,然而仅这一个要求,想要找到合适的家庭也没有那么容易。由于种种原因最后选择的养父母都没有高学历,甚至连高中都没有念完,完全不在计划内。但乔布斯的母亲最后不得不接受这个领养家庭,她提出了一定要让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的条件,并且要求设立专门的教育金,要送孩子上大学,这个条件为乔布斯今后的学习提供了保障,养父母恪守承诺,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乔布斯创造好的学习条件。

    古有孟母择邻而处,今有乔母择人寄子,有远见的母亲们都看懂了环境的重要性,都深知身边人影响的威力,而这些因素也持续影响着乔布斯往后的生活。

    乔布斯跟随养父母生活在硅谷附近,那是一个电子产品的天堂。邻居们大多从事着电子产品相关的工作,有很多邻居在惠普公司任职。乔布斯的生活里一开始就充满了芯片,半导体等等各式各样的电子元件,年幼的乔布斯耳濡目染,深深地被吸引着,他对电子学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这为乔布斯打开了一扇通往电子世界的大门。在电子工程师邻居的引荐下,乔布斯加入了每周二晚上在惠普公司举办的“发现者俱乐部”,这是一个只为年轻工程师搭建的平台,正是在这里乔布斯初次见识到了电脑,也正是从这里开始,计算机的模样开在乔布斯的脑海中驻扎了下来,一直到后来成为了他毕生引以为傲的事业。

    乔布斯在初中的时候结识了他后来的事业伙伴沃兹尼亚克,当时的沃兹尼亚克是学校电子俱乐部的会长,两个兴趣相投的年轻人一拍即合,开始了共同的探索。白天各自上班,晚上就聚在车库里捣鼓起了梦寐以求的电脑,两人凭着满腔的热情在车库里完成了第一台电脑的组装。从在邻居的引导下接触电子产品开始,到跟志同道合的伙伴开创自己的事业,乔布斯的成功离不开他对目标的极至追求,也离不开身边人对他潜移默化的影响。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老祖宗留下来的道理永远不会过时。美国苹果公司成立之后,乔布斯非常注重公司的人才选择,他相信一个出色的人才,能顶50个平庸的员工。这是他在人才选择方面的一句名言,这句名言在后来发展成为“乔布斯法则”,在西方管理界中被广泛运用。乔布斯对人才的要求非常严格,就连他最初的合伙人沃兹尼亚克都觉得乔布斯对人太苛刻。乔布斯把这些出色的人才聚集在一起,让他们形成一个优秀的人群,当群里每一个人都足够厉害的时候,还用得着担心会有平庸的人在中间滥竽充数吗?即使真有这样的人存在,只怕也是时刻要担心着自己的无能被暴露出来,时刻要担心会被严苛的乔布斯不留情面的踢出局。

    老话说的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你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这句话反过来说也能成立,你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就去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在你定好一个目标之后,可以分析一下如果想要达到这个目标,需要你做出怎样的改变,需要你得到哪些提升,需要你具备哪些特质。然后你可以开始搜寻身边是否有人已经具备了这些特质?如果有的话,努力向他们靠拢,把自己置身于你想要达到的圈子里,让这些走在你前面的人来影响你,鞭策你,让你能更快一些完成目标。如果你的身边没有这类人,那么你可以先努力提升自己,再去尽力影响围绕在你身边的人,想办法给自己营造一个你所需要的圈子,和你的同伴们相互影响,共同进步,逐步达成目标。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希望对你有帮助,谢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088+维维z+释若公式写作+第1次作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mitv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