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写一篇听课总结文,用自己的话,对写作公式进行总结,要求:突出亮点。
时间过的真快,转眼间,释若老师的公式写作课已经接近尾声,一路走来,我要感谢老师的无私奉献和小伙伴的热情帮助,在参加这次写作课之前,对写作的认知,还处于懵然无知的状态,下笔写作的时候,没有章法可循,基本上属于“佛系写作”,参加了释若老师的写作课后,让我对写作有了一个全面清晰的认识,下面对这次的写作课做一下总结:
1. 阅读理解,写作的起步之路
第一堂课学习的是阅读理解,相信很多小伙伴也又这样的困惑:拿起笔,不知道写什么?俗话说的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老师上来就给了一个良方:阅读量太少了,肚子里没货,就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阅读理解是提高写作的一项重要的基本技能。
我们在看完一部电影,读完一本书,想写一部书评、影评,我们就需要用自己的语言将导演、作者的思想观点,向你的读者呈现出来。那么问题来了,如何真正的读懂了一本书呢?别急,见招拆招,速读和精读来帮你解决问题。
封面上的推荐语、序言、目录这些都是快速阅读的内容,通过阅读这些,让你大致了解你需要读的书的大概内容,起码知道书本在讲什么,在脑海中勾勒出一个书本的大体框架。
了解书本大致讲了一些什么,我们就需要弄清楚作者的思想观点,这就需要用到精读的技巧,标记书中的重点内容,精读这些做过标记的内容,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总结。这个过程,我觉得是一场和作者无声的思想交流,通过书本上的文字,捕捉作者在字里行间留下的真知灼见,揭开层层面纱,最终与作者的思想碰撞出火花。
学会了阅读理解这个技能,也就是为写作积累了素材,再也不会让你觉得无东西可写,是不是现在就想跃跃欲试开始写了?不要忘了,你积累的素材那可是别人的智慧成果,你还得学会做知识转化,取其精华,完全变成你脑袋里的知识。
重述是做知识转化的核心技能,当然,重述并不是让你把原文的大段文字直接照抄下来完事,在引述原文的基础上,我们还得联系经验,并将其进行规划运用,这样整个转化写出来的文章才是真正属于你自己的。
2. 旁征博引
第二堂课最大的收获是学会了如何拆解一篇文章,想让自己的写作能力提高,模仿是一个很有效的办法,去平台上找出那些阅读量大的文章,进行仿写,用思维导图工具分析出作者的写作思路,老师还建议我们逐句模仿,将原文复制下来,一句一句的进行仿写,字数也要保持一致。
在这里提下思维导图工具,真的是太棒了,以前我只听过这个,没有实际用过,通过老师的写作课,我学会了用这个工具,利用思维导图,很快地就能搭建起写作的框架,整理出你的写作思路,不会让你写着写着就突然卡壳了,建议小伙伴们都去试试这个工具,不光是写作,阅读、备考都能用得上。
如果上节课是风格粗犷的印象派作品,那么这堂课就是笔法细腻的中国山水派作品,老师在不断的向这个写作的肌体,注入了新鲜丰富的元素,让你的写作更加饱满形象,下面就是注入四部曲:
旁:到别的地方寻找累死的说法和案例
征:用影视剧台词、名人名言、情景案例,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博:讲故事,和第一堂课的联系经验可放在一起使用,让你的作品生动起来
引:抛砖引玉,引发读者主动思考,写文章切忌自言自语,保持你的作品和读者思想上的碰撞,才会让你的文字更具有生命力。
这样一套组合拳下来,写出来的文字已经有了质的改变,原本干巴巴的文字,通过注入四部曲,焕发了文字的活力,字里行间也有你熠熠生辉的观点。
3. 原创金句
这一堂课进一步指导我们将我们的文章进行修饰,以达到更好的效果,文章也想一壶酒,需要读者的慢慢品味,老师的原创金句的方法就可以达到这个效果,在文章的开头、结尾处都可以使用金句。
金句也是一个需要积累的过程,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借助重复原文的技巧,金句同样可以可以先从模仿别人的金句入手,久而久之就会形成属于自己金句的风格,金句的作用犹如画龙点睛,能使我们的文章读起来更有意蕴。
上完释若老师的三堂写作课,觉得老师将写作公式化,总结出几个写作的套路,对我们这些像入门的写作小白非常受益,坚持将老师的方法反复练习,一定会写出优秀的文章!
第二题:寻找10个10万+文章标题,对每个标题都要说明,这个标题为什么吸引你,请为标题写推荐语,并每个标题仿写3个。
1. 头条号
别人不把你当回事,都是从这件事开始的
推荐语:标题很吸引人,看到标题不由自主将自己带入到其中,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被尊重。
模仿的标题1:若想被人尊重你,这件事你必须做到
模仿的标题2:从这件事开始,别人才会对你引起注意
模仿的标题3:你想引起别人的注意吗?从这件事开始吧
2. 头条号
这六种微信好友让人反感,看看你遇到过几个
推荐语:微信上有很多做微商的朋友,天天发广告,让人非常反感,这个标题说的人我是微信上有没有呢?而且是六种人
模仿的标题1:六种让人反感的微信好友,你遇到过吗
模仿的标题2:让人想屏蔽朋友圈的六种微信好友
模仿的标题3:六种让人反感的微信好友,你的微信里占了几个?
3. 头条号
远离你身边这3类中国式“穷人”
推荐语:标题的穷人打上了引号,说明作者想说的穷人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穷人,引起读者的兴趣,想打开看看究竟是哪种人呢?
模仿的标题1:三类中国式“穷人”,你遇到了几个
模仿的标题2:请远离这三类中国式“穷人”
模仿的标题3:不要和这三类中国式“穷人”交朋友
4. 头条号
高明的领导是怎样管人的?做到这三点!下属再也不会给你犯犟!
推荐语:不想当领导的员工不是好员工,标题里的三点真的有那么神奇吗?也许对我的职场生涯有帮助。
模仿的标题1:做到这三点:你的下属一定会服从你
模仿的标题2:高明的领导只需要做到这三点
模仿的标题3:想做高明的领导,你得做到这三点
5. 微信公众号酷玩实验室
我今天要吹爆《流浪地球》!!!
推荐语:《流浪地球》最近特别火,标题明显是蹭了他的热度,另外还加了三个感叹号吸引人的注意力。
模仿的标题1:我今夜要燃爆你的自信心!!!
模仿的标题2:今天我要点燃你的专注力!!!
模仿的标题3:我今天要点燃你成功的信心!!!
6. 微信公众号行动派
一夜爆红后,它笑着自杀
推荐语:每个人都希望爆红,为何爆红后却要自杀,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模仿的标题1:功成名就后,他选择了隐退
模仿的标题2:寒门再难出贵子,只能豪门出贵子?
模仿的标题3:成名前众星捧月,成名后急流勇退
7. 搜狐号
椰树椰汁回应广告低俗:“从小到大”不违法 广告词工商部门也认可
推荐语:椰树广告语最近上来热搜,网友们都在调侃椰树的广告语,是不是另有所指?椰树喊冤了,一直都不违法,怎么这次就违法了呢?
模仿的标题1:椰树椰汁广告:从小喝到大,怎么就违法了?
模仿的标题2:翟天临学历造假,每个演员都有个学霸梦
模仿的标题3:《流浪地球》强势登陆北美,拯救地球中国人也有一份责任
8. 搜狐号
小城消费的虚假繁荣?“车厘子自由”or“候鸟式消费”
推荐语:春节的车厘子着实火了一把,成了网红,背后的车厘子所折射的人们的心态值得仔细去探讨。
模仿的标题1:车厘子自由背后折射出的无奈
模仿的标题2:两种陪伴家人的方式:坐在家人身边聊天or坐在家人身边玩手机
模仿的标题3:我们都需要车厘子的自由吗?
9. 大鱼号
被辞退,被留下,从来都不是看能力!
推荐语:辞退关系到每个职场人,而是否被辞退,有着各方面的原因,除了能力的,还有别的原因吗?
模仿的标题1:有计划,有执行,行动从来都不是空话!
模仿的标题2:被降薪,被升职,从来都不是看能力!
模仿的标题3:成功还是失败,不仅仅是拥有这种能力
10. 大鱼号
懂这四句话,才能和同事处好关系,很现实
推荐语:在公司中和同事的关系非常重要,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帮助你在公司里迅速成长。
模仿的标题1:懂这四个道理,才能让你的人机关系如鱼得水
模仿的标题2:拓展你的社交圈子,你需要懂这四个道理
模仿的标题3:懂这四个技巧,让你的写作之路平步青云
第三题:寻找5篇你认为的精彩好文,把里面的一级标题或者总结片段摘抄下来,并模仿。每篇仿写字数,保持基本和原文一致。
第一篇:今日头条《考了第一名,却变成不及格;本被淘汰的人,竟然榜上有名》
教育能否公平,事关整个社会和国家,也牵扯着每一个家庭和个人的神经。但前有翟天临事件关乎的研究生毕业门槛,今有华南理工大学指向的研究生入学考试,研究生培养体系是否健全,监管是否到位,在半个月内被一再拷问。
教育是否做到公平,是关系到整个社会公平竞争的关键,每一个家庭和个人都与其息息相关,短短半月里发生的翟天临学历造假事件、华南理工大学指向的研究生入学考试,让人们对我国的研究生培养体系的健全产生了很大的疑虑,监管问题同样也牵动着每一个人的神经。
第二篇 搜狐号《你的体重,是你的社会等级宣言?》
正如《格调》中所言,世界正不可逆转地趋于大众化,我们会发现,趣味区隔的指示功能正在消解。这意味着人人都可以当自己审美的主人。此时的你,还甘愿被传统的审美秩序套牢吗?在健康的前提下,与其亦步亦趋,不如扔掉滤镜,活出真实自己。
正如《格调》中所言,世界正不可避免地趋于全民化,我们会看见,兴趣分隔的指引功能正在瓦解。言下之意就是人人都能做自己审美的主宰。此时的我们,还愿意被传统的审美秩序禁锢吗?在健康的前提下,若要东施效颦,还不如开心的做回真正的自己。
第三篇今日头条《63岁陈道明再度爆红:人活到极致,就是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节制》
其实,人生最重要的东西,都没有什么用,亲情,爱情,兄弟,读书,音乐,清风,明月......
但在我们人生灰暗时刻,给我们力量与坚持的,往往也是他们。
做一些无用之事,越无用,越幸福,
做一个节制之人,越节制,越幸福。
其实在生活中,我们拥有的如爱情、亲情、友情、一首好听的歌曲、一本好书等,对我们来说似乎没有起到作用.
但是,当你身处逆境,这些你所拥有的东西却给予你力量和信心。
做一些无为之事,越无为,越幸福,
做一个简单之人,越简单,越幸福。
第四篇今日头条《不放过翟天临,归根结底是不想放过中华民族的发展机遇!》
不仅是每一次学术操守的丧失,都意味着有一个合格的人才丧失了受教育的机会。更重要的是,如果人才可以靠造假、剽窃、买卖、权力交换或者金钱交换来产生,真人才就会失去勃发机会,伪人才就会充斥社会。人们就不再有奋斗的动力,社会就会丧失发展的引擎,错失民族复兴的伟大机遇。
每一次学术上的造假事件的发生,都意味这一个优秀的人才失去了公平受教育的机会,不得不提的是,如果人才都可以通过造假、学术剽窃、买卖学历证书来换取名利,那些寒窗苦读的学子反而失去了发展的机会,大家都不会再有奋斗的理由了,社会的发展也会失去一个良性运转的发动机。
第五篇今日头条《一个人变得真正成熟和强大,是从4个“拒绝”和4个“享受”开始的》
所以,搞好人际关系的最佳途径就是不断的吃苦、不断折磨自己——为了实现更大的目标折磨自己,而在折磨自己的过程中,你成长是最快的,因为这其中需要付出得努力、智慧、辛酸太多了,而这些东西又是成长最好的养料。
因此,维护好你的人际关系做好的方法就是吃得苦中苦,在生活中磨砺自己,这个磨砺的过程,也就是你成长最快的经历,为了灌溉你的成功之树,需要付出努力、智慧和坚持,才能让你的成果之树结出成功的果实。
第四题:自拟标题,写一篇文章,要求:标明你用到了写作公式中的哪些技巧,就说明你是如何应用公式来写这篇文章的。(2500—3000字)
高情商的人,不会只讲道理不讲情绪
我们中国有句话叫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这句话被很多人奉为金科玉律,在现实生活中,更是毫不迟疑的践行着这句真理。真是你有理,靠讲道理就能走遍天下么?(开头征用名句,引发读者思考)
曾有网友在网上发起过关于沟通方式的热门投票:“最让你讨厌的沟通方式”,结果“讲道理”高居榜首。这其中的原因很耐人寻味,为什么大部分的小伙伴选择了这个呢?看来大家都很讨厌强行讲道理的人!(重述原文)
前几天在公司里发生了一件让我十分恼火的事情,项目组分配的任务是同事A君的分内之事,而他却推诿扯皮,导致让整个项目的进度变慢,为了赶进度,大家不得不全员加班,整个项目组的人都要为他背黑锅。(博)
好不容易项目通过审核了,我约了一个朋友出来吃饭,酒过三巡,我就向这位朋友吐槽发生在我公司的事情,刚开口还没说几句,朋友就打断了我,一本正经的说道:“同事之间要团结合作,你是不是也有做的不对的地方?他一新来的员工,你跟他较劲干嘛?有意思不?”连珠炮似的一连串的话语让我猝不及防。(博)
顿时我满脸惊愕,被呛得一时说不上话来,一口干了手中的酒,心想:我脑袋被门夹了吧,怎么找了这么一个爱讲道理的主来诉苦了,我是自讨苦吃。他又不知道具体的事情经过,怎么把错都推给我了呢?(博+引)
大家看到了吧,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的人就像我的这位朋友一样,以一副教导者的姿态高高在上(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却从不会站在别人的立场去考虑问题,更不要说会理解你的心情了,本来心里想要倾诉的话,却被硬生生的憋了回去,遇到这种朋友,你的心情都会是极度糟糕的。(重述原文+联系经验)
当然,我想表达的观点不是不要讲道理,讲道理也是需要适度的,首先有一个前提,你得学会聆听别人的倾诉,要能从对方的立场去考虑问题,而不是将对方看成一个植物人,不分青红皂白就搬出一堆的道理对对方进行说教,表面上看是为对方好,其实呢,只会取得相反的效果,因为你根本就忽略了最基本的对方情感的诉求。(联系经验)
因此,情商最低的表现,就是不断讲道理,而忽略了倾诉者的情感。
爱讲道理的人,其实就是自我感觉良好
一个人必须知道该说什么,一个人必须知道什么时候说,一个人必须知道对谁说,一个人必须知道怎么说。——现代管理之父德鲁克(征用名言)
如果现实生活中你也有喜欢讲道理的朋友,想必也不是一个受欢迎的人吧,完全不顾及别人的感受,一个人开启自嗨模式,滔滔不绝的引经据典来向你输入人生大道理,并言传身受的示范该怎么做,这种人自然就会让人觉得情商很低,根本就没有沟通的技巧可言,进一步发展的结果就是,别人都会对你敬而远之。(联系经验)
假如你的女朋友身体不舒服了,你来句:多休息、“多喝热水”。你的好朋友向你诉说生活和工作上的委屈,你却义正言辞的批评他:“老板花钱雇你,你不就是干活的吗?哪来的这么多的怨言呢?”(博)
如果你能静下心来,扪心自问:你的家人、朋友、同事,真的很需要听你说这些大道理吗?是他们没有听过这些道理吗?这些都不对,他们不是通过抱怨来向你征求意见,或许只是想向你倾诉,发泄一下心中的苦闷,让自己的心灵得到一种慰籍。(引)
爱讲道理的人似乎都把别人都当成了咿呀学语、懵懂无知的小孩子,仿佛别人什么都不知道,他们却无所不知,自己就是牛人,一副有理走遍天下的成功者姿态,思想逻辑上同样也很霸道,他给你灌输的道理,你都得按照他的想法来,不然又是一通批判,真是细思极恐啊!(博+联系经验)
其实爱讲道理,并不是打着关心别人的旗号,来逞自己的一时口快,显示你的学识渊博,更不是用你学到的知识来批判对方,殊不知他的这些道理并不能解决任何实质性的问题,如何你真的希望对方好,你必须要考虑的是不是先要尊重一下对方呢?可不可以先问下事情的缘由再做出相应的判断呢?这样起码别人的心里也会好受一些,因为他能感觉到你很尊重他。(规划运用)
而且同样的内容对于不同的受众而言,会有不同的理解能力,有时候效果很好,但有的时甚至是取得相反的效果,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原因是因为受众的心理、情感、经历、需求以及所处环境等的不同所限制。(联系经验+规划运用)
如果你不想成为别人眼中讨厌的人,不妨试下以下三种方法:
1、不带任何情绪的聆听完对方的诉求。
心理学中有句名言:事情有对错之分,情绪却无对错之分。(征用名言)
我们的心理在感到愤怒、委屈、苦闷、烦躁的时候,就需要通过正当的一些途径发泄出来,与朋友聊天排遣情绪,就是一种很好的办法。在倾诉的过程中,对方可能会情绪比较激动,这可能完全是一种潜意识的表现,比较激烈的语言会对你造成一种冲击,但是请你耐心的听完,不能因为这些而干扰了你对对方的看法。我们不妨轻轻的安慰一句:“你看上去有点无精打采的,是不是最近遇到什么事了呢?”一句暖暖的问候,就能打开对方的心扉。(博+规划运用)
1、多一点陪伴
有一句话说得非常好,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面对自己的亲人、朋友、恋人、家人的倾诉,我们有时候只需要你静静的陪着他坐着,默默地听着他的诉说,以一种安静平和的心态去注视着对方,并不时温柔的看着对方的眼睛,与对方的眼神进行交流,让对方感觉到真正有一个让他的心灵得到安慰的地方,我们不要长篇大论、旁征博引的说一些道理,他们不需要这些,你要做的就是尊重他、理解他、陪着他。(博+规划运用)
2、以实际行动来帮助他们
说上十句,不如踏实为你的朋友做一件实事,如果你的朋友失恋了,心情非常糟糕,通常美食都能治愈难过的心情,你可以请他吃一顿美美的大餐,美食会让他的心情瞬间变好,在品尝的美食的过程中安慰他的心灵。如果他经济有困难了,需要你的帮助,如果你手头宽裕的话,可以借点钱让他度过难关。虽然我们做的这些都是微不足道的事情,但是比起那些苍白无力的说教,这些小事是不是更具有现实意义呢?(博+规划运用)
诚然,帮助人也是需要量力而行的,如果我们是无能为力的时候,至少给对方一个拥抱,也能安抚对方的情绪。
我们在现实生活中,难免会遇到只讲道理,不顾别人感受的朋友,你可以试着远离他们,因为他们的情商也会拉低你,而当你的朋友需要你的时候,你不妨试试上面的几个方法,虽然向你倾诉的过程会让你觉得受到了冲击,但是作为一个高情商的人,我们有必要去感知他们心里的细微的情绪变化,从内心去“讲道理”。(联系经验,规划运用)
做一个高情商的人,越讲情绪,你会越幸福。
做一个低情商的人,越讲道理,你会越糟糕。(结尾原创金句)
(全文2604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