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把宝贵的时间花在听说读写上。我一直以为语文课要上得简约而大气,有时候该舍则舍,有些常识课可以讲清楚的东西,为什么一定要在语文课上解决呢?
*此外,我一直追求“密不透风,疏可走马”的语文教学风格。中国山水画讲究“留白”的艺术,颜真卿《祭侄帖》中的“飞白”,音乐的“此时无声胜有声”,都留下了一个个让人遐想的空间,给语文教学一个美丽的遐想空间,这有何不好呢?
*老师们,面对不同的声音,可以表示沉默也可以打哈哈,也可以真诚的做自己的回应。我们不能让自己的脑袋成为别人的跑马场。面对任何权威和专家不要轻易的点头,也不要轻易的摇头,而是想一想他讲的究竟是不是对的,然后再想想我可不可以接受。这是我对徐杰先生评课的一点思考。
*教学领域没有谁是绝对对的,也没有谁是绝对错的。咱们不过是讨论,既然是讨论,是可以出错的,课堂是可以出错的地方,问道也是可以出错的地方。
*一路走来一串“辩课”,无论是“精彩极了”还是“糟糕透了”,都在我的职业生涯中留下了深深浅浅的脚印。无论强词夺理,心悦诚服,还是不卑不亢,都已成为过往。人都喜欢听好话,在大庭广众面前接受批评,是需要极大的勇气的。然而,细细想来,正是这一次次的触痛我、触动我的批评,才让我静下心来梳理自己的教学。不仅仅如此,辩课,也是对自己教学主张的再确认和再提炼。尽管,教学上的很多观点历来见仁见智。然,旁观者清,各种不同的声音会让我反躬自问,进而对自己的教学精益求精。况且每个人的思维,都有黑洞,辩课,让我们少一些“一条道走到黑”的故事,多一些兼听则明的清醒。一部辩课史,亦是我的成长史。
![](https://img.haomeiwen.com/i24387688/5d85261325009b69.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4387688/6442d9e616867e05.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4387688/461f015f37944257.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