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知是不是天意,元宵,这个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着重要地位的节日,已经有几个年头没有出现在我的记忆中了。要么是去学校上课,要么是天空不作美,总之,每次直到电视台上打出“XX公司恭祝元宵快乐”,我才意识到又一个元宵佳节已在我的生命中悄无声息地流过,连一丝痕迹也不屑留下…...那一刻,总有一种历史带来的扭曲感将我在拖入文化大地上那道巨大的裂缝,坠落,坠落……
我的耳边响起了一阵喧闹声。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客店里,凤箫声动,大街上,玉壶光转。大人们结伴而行,赏灯观月,孩子们三五成群,嬉笑打闹。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整个华夏大地都被一种温馨热闹的气氛所笼罩。这才是元宵节,一个属于人们、热热闹闹的元宵节,一个真正体现了文化传统的元宵节!
渐渐地,喧闹声变轻了。
听,那是蒸汽机的声音,隆隆地驶向了中国,碾平了我们的国土,也撞开了文化的大门。从那之后,人们明白原来书中的神话人物,远不及火枪厉害;中国也不再是当年的天朝大国,只是世界地图上的一块任人占领的大陆。传统,在战争中摇摇欲坠……
听,那是发电机的声音,那尖利的电火花声,击穿了空气,也击穿了人们对文化复兴的希望。蜡烛被暗黄的电灯光替代了,“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的景象已成回忆;牛郎织女的光芒也被城市里灼眼的霓虹灯掩盖,“天街夜色凉如水, 卧看牵牛织女星”的七夕佳境也渐渐远去。那些诗中美的意象,正在以和科技发展相同的速度消失着。一个个传统佳节,也成了外国节日的猎物,被渐渐贬低,和我一起,坠落……
听,那是飞船发动的声音,那火焰喷出的声音,淹没了人们的欢呼,也淹没了老人们口中那神话故事。阿波罗扼杀了嫦娥,声纳器抹除了地藏,人们对那些传统节日的兴趣一下子跌落至谷底,祖辈们留下的精神遗产,就这样被人们丢弃,践踏。
终于,万物寂静,我跌倒了谷底。
站在那道裂缝的谷底,我抬起了头。摩登的大厦,在这片土地上磕下一块块伤疤;发达的科技,将这文化的伤口越钻越深。抚摸着那有着五千载历史、却在短短数十年中裸露至空气之中的峭壁,我一时语塞;闻着那如今在谷底氤氲、但曾是古人畅快呼吸的雾气,我更是无地自容。
为何仍会语塞?为何仍会惭愧?难道我还没有忘却它们,那些我错过了无数次的传统节日?
是的,那些代表了民族文化结晶的传统节日还没有在我灵魂中消失。
我还记得,除夕夜有守岁的习惯。
我还记得,元宵节是中国的情人节。
我还记得,春节少不了“拜喜神”。
我还记得……
是的,我还记得,我还记得这些老人们在我童年时喋喋不休的规矩,我还记得那些猜出灯谜拿到奖品时的欢愉。这是我们中国人的基因使然。生物学上有句话:基因决定性状。我们拥有中国人的基因,就注定我们不会忘记中国人自己的文化传统。文化,是祖辈留给我们一份令人骄傲的遗产,而节日,则是那刻在遗产和我们身上深深的烙印。没人会忘记,因为它告诉我们,我们是炎黄子孙。
也许,我们被这充满诱惑的花花世界所吸引。但是,背弃传统,崇洋媚外,这样的事情历史上也不是没有发生过。我们都知道,诱惑的背后,是那无底的深渊,只有摒弃了表面上的绮丽,我们才能了解到文化的实质,才能感受到传统的重要。因此,沉迷只是暂时,觉醒指日可待,我们对传统节日热爱的原因,不是那短短几天的假期,而是为了向那些留下了文化遗产的祖先们致敬,为了向积淀了五千年的文化表示那发自内心的尊重!
突然,一阵耀眼的光芒从峡谷的尽头射来,峭壁下降,雾气散开,大地又回到了当年生机勃勃的景象。
一个古人走了过来:“你明天怎么过?”
“打伞去看采莲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