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

作者: 覚明 | 来源:发表于2017-08-02 18:04 被阅读117次
    【境】

    朗朗乾坤、茫茫环宇,存在着由于人们起心动念所产生的三界。即欲界、色界、无色界三个境界。起心动念是产生三界的惟一法则(佛教三界可网查细阅)。

    如果行者念头没有生起,境界也就自然没有了。即便再如何起心动念,念头也归于空无和寂静。
        既然知道迷惑的时候没有损失,境也没有从实相上得到(无住:实相之异名。谓法无自性,无所住着,随缘而起。佛教称“无住”为万有之本)。
    【如来真心】既没有增加也没有灭亡。如果心因为外境生起动念,凭借这颗动荡不宁的心来观看各种境界;看到物质而起心动念(如喜好、厌恶、追逐、回忆等等)。既便这人虽然居住在山林海岛如此风景秀丽、环境清幽的地方,仍然是俗务缠身,烦恼重重、无有休歇呀! 【境】

    人总是留恋过去、现在、未来之一切幻境。而这些过往的幻境又反过来捉弄人,使心失去他的本来面目而发狂。

    【情志和欲望】导致人们舍命地追逐所需之物,还美其名曰拼搏向上,积极进取等等,诸般花样掩盖真心的名目。而对物质的贪婪又引来情绪波动,致使“神”离开他居住的地方而成为游弋虚幻世间的“情痴”。

    好环境赖环境无一例外地还是境,因而各种境界纷至沓来只当作没有一般。  邪念和正念亦都属于妄想杂念,由此看来纵使念头蜂起亦都归于虚无。  莫要以五欲作为享受快乐的源泉(一,指色、声、香、味、触;二,指财、色、名、食、睡),痴迷而留连忘返,直到损害身体直致伤害性命。 【境】

    应当知晓唯有一性(真人、佛)才是真实不虚的,紧紧抱住而不使之离开,就能够消除魔障。

    破除五浊即佛教所说的:命浊、烦恼浊、劫浊、众生浊、见浊,并将其变成其实的净土。将之归于性源清静之根,从而恢复命蒂强健之本。以致于从平凡的身体里渐致结出【圣贤的胎儿】。    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都是妄心造作的呈现。为什么不将这颗妄心先了却放下?!  色、声、香、味、触、法六尘借助那自私自利的识神将其污染。只要把识神断绝,像赤子一样浑然没有认知,虽尘缘滚滚,亦永远没有可以进入的空隙。    【真人佛性】纯粹是智慧。法界明亮而且宽广,那里都是领悟真人佛性觉悟的地方。
    白鬓老人说:
    境界是没有苦恼与欢乐的,人们所感知的苦恼与欢乐及诸般觉受,都是由于起心动念所引起。例如同样一个岳阳楼,往来之游人有观之而心旷神怡者,也有触感生情而悲泣者,如斯而已!    古人说:“真人仙佛没有别的本事,惟一有的心里只生出欢喜而不会产生忧愁!”
    倘若不是道德深厚的人,是难以说出这样的话的。 【境】

    覚明居士:

    境谓心意环宇称,欲者情之所趋兴;

    色为物质幻所有,无色亦由心所亲;
    三界唯心生幻境,念若不起缈无音;
    无踪动念乃空寂,方知迷悟没离分;
    无得无失亦无住,真如佛性不减增;
    倘若心因境界起,借心观境魂魄惊;
    蓬莱仙境尘劳客,恋境弄人贪痴嗔;
    美境恶境皆虚幻,邪念正念皆妄生;
    五欲为乐终丧命,抱之弗离一性真;
    消魔破有浊化净,归根复命育圣婴;
    赤子浑然一体现,尘缘滚滚无可侵;          真人佛性纯然智,法界朗朗妙乡倾。

    无戒21天日更写作挑战营 RULAI333 覚明

    2017年8月2日於美茵茨静心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mtel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