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心理婚姻育儿
王延平 || 不问“为什么”,而是去探寻“为了什么”

王延平 || 不问“为什么”,而是去探寻“为了什么”

作者: 当下宁静 | 来源:发表于2018-08-15 17:30 被阅读41次

想要真正改变,不要再去找“为什么——臆造理由”,而是从探寻“为了什么——找出目的”入手。

沐浴新阳光,学习爱的艺术

看了李老师的文章(见下方链接),以及老师发在群里的一网红化妆与卸妆前后的巨变,对老师课上反复讲到的“不要去问为什么,而要去找为了什么”有了更深的理解。

“为什么”指向过去,而过去并不是客观存在,过去由现在决定,是基于现在的诠释。比如,现在过得好或自认为是成功的,就会把过去所有的苦难看成是财富,无论是来自农村的出身、还是当年工作、生活的种种困境,当年一切的困苦都变成了今天成功的垫脚石,没有过去的困苦,就没有现在的成功。反之,如果认为今天是不如意的甚至是失败的,就会把今天的不如意或失败归结为过去的种种,比如因为没有好的出身、没有好的机会等等。

原因是找出来。社会心理学归因理论认为:

归因,指个体根据有关信息、线索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原因进行推测与判断的过程。归因不仅是一种心理过程 ,而且也是人类的一种普遍需要。

个体在归因过程中,对有自我卷入的事情的解释,往往带有明显的自我价值保护倾向,即归因向有利于自我价值确立的方向倾斜。(《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第129页)

我们都是先看到结果,然后才去寻找原因,通常我们所寻找到的原因,只是我们臆造出的理由,为的是给自己当前的行为或境况以合理的解释。如同化妆的过程,经过层层修饰,呈现出一个完美的面孔,把真实面目隐藏了起来,这层层修饰相当于特意寻找出的一个个“为什么”,只是为了掩盖我们的不堪,只是为了美化自己。

寻找“为什么”,只会找出若干冠冕堂皇的理由,在这一过程中,真实的原因被层层隐藏了起来。要真正解决问题,需要如卸妆一样,剥开巧饰,露出本来面目,有时这本来面目会因其丑陋而不敢面对,正是这不敢面对才是造成问题和维持问题的真正原因,也就是我们要探寻的“为了什么”,也是造成问题真正的原因所在。

为了促使接受和领悟,探寻“为了什么”的过程往往如同抽丝剥茧,需要分层挖掘,比如,李老师在文中与求助者一同探寻“对孩子高度控制”的目的时,经过了如下层层深入的过程:

先探寻出表层目的——“孩子,妈妈爱你,所以你什么都不用做,妈妈全包了”;

再探寻出深层些的目的——“孩子,按我说的做,不然,我不知道该如何处理”;

再探寻更深层次的目的——“控制并替代孩子,是害怕孩子长大,是不想孩子离开自己”;

最终,探寻出内在的目的——“我很寂寞很失败,你不要离开我;你若长大走了,我就没有存在的价值了”。

这层层挖掘目的、也是真正原因的过程,如同层层卸妆、露出真容。从表面的“爱孩子、一切为了孩子”到“因为自己寂寞失败,所以便通过控制与替代孩子,以证明自己活着是有价值的”,如此残酷的目的,只有真正想改变,才能敢于挖掘、敢于承认,因此寻找“为了什么”的过程离不开主动性、积极性与能动性。

想要真正改变,不要再去找“为什么——臆造理由”,而是从探寻“为了什么——找出目的”入手。

最后,把李老师文中引用的许又新教授关于“原因和目的”的观点复制如下,以备学习理解:

人的行为有原因,也有目的。对它们进行研究,有利于深入理解人类的行为,对心理治疗也有重要意义。

不论采用什么样的因果观,因果观总是隐含着决定论。目的观相反,它意味着人有意志自由,对行为有选择的自由。心理治疗的前提是,一个人对可能的行为有选择的自由。人的行为总是体现着某种目的,即使行为人对目的没有觉察到或者不承认,社会也不会同意行为人的观点,尤其是涉及他人利害的时候。

心理治疗的成效取决于病人的主动性、积极性、能动性,而这些都属于目的的范畴。因此,行为目的之分析和研究,对心理治疗具有根本的重要性。

(许又新《心理治疗基础》第90页)

李克富 || 挖掘“控制”与“依赖”的目的

相关文章

  • 王延平 || 不问“为什么”,而是去探寻“为了什么”

    想要真正改变,不要再去找“为什么——臆造理由”,而是从探寻“为了什么——找出目的”入手。 看了李老师的文章(见下方...

  • 谁又能抚平我的伤口

    为什么不是为了顾全大局, 而是去计较谁占了谁的便宜。 为什么事情不是简单化, 而是去算计怎样才能报复。 为什么我从...

  • 探寻「为什么」

    当遇到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时,你会如何找解决方案? 举个例子,如果自己做事拖延,你通常会怎么应对,是不是告诉自己“不...

  • 为什么不问为什么

    为什么不问为什么 在现在的街头,十个女生中有九个都是女汉子型的,这一现象让不少型男直呼不甘,说好的窈窕淑女呢?...

  • 不问为什么

    (一) 对于生活我恨它它让我无所适从 对于生活我期待它它似乎一直在给予我希望 对于生活我也偶尔会感谢它它带给了我另...

  • 不问为什么

    开始的相处还不错,他很疼她,就想把她照顾的好好的,什么都依着她,生怕那里照顾不妥,后来不知道为什么,有一天她发信息...

  • 不问为什么

    从前总喜欢问为什么,知道了答案心里就舒服了吗?其实我们要问的不是答案本身,而是答案背后你爱我的证据,如果一个人连自...

  • 不问「为什么」

    看完最近的家暴事件新闻时,心里一阵憋闷,就像邦妮说的,那是让人感到绝望的脸。很多人在讨论「为什么不离开」的问题,水...

  • 为什么不问?

    感性:我喜欢逃避问题,就这样就好了,反正没什么大事发生,不要大惊小怪。 理智:哇哦⊙∀⊙!我是怎么到今天这一步的,...

  • 不问为什么

    “你这是什么画?” “这是插画吗?” 经常会有友友留言问我,我画的这些画属于哪一类? 留评问我的友友,一定了解绘画...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王延平 || 不问“为什么”,而是去探寻“为了什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niwb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