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天,陈大郎收拾整齐,带上银两早早来到了汪家典铺。因为他是老主顾,店铺的人热情相待。他先看了看对面三巧儿家,楼窗紧闭,知道三巧儿没在。便一门心思向东张望着,只等薛婆子。
不一会儿,薛婆子抱着一个篾丝箱儿匆匆而来,两人立刻投入演戏。面对着一桌珠宝首饰,两下一边的讨价多,一边的还钱少,差得天高地远。陈大郎拿着东西,故意走出屋檐,翻覆认看,说是要看看真假。阳光照在首饰上光灿夺目,惹得一市人都来观看,不住声地有人喝采。
这份喧哗成功吸引了三巧儿,她移步前楼,推窗偷看。只见珠光闪烁,宝色辉煌,甚是可爱。又见婆子与客人争价不定,便让丫鬟去唤薛婆子,说要看看首饰。于是,薛婆子取得了第一步成功——敲开了三巧儿的家门。
薛婆子溜须拍马,见啥夸啥,竭力讨好三巧儿和两个丫鬟。她故意把首饰箱子留在了三巧儿家,为自己下次再登门留下借口。
三巧儿爱上了这几件东西,专等婆子来酬价。可薛婆子却玩起了欲擒故纵之计,第六天才露面。说是去了自己的小女儿家,夸耀着这个做偏房的小女儿的种种享福。其实。那些看似无意实则有心的话都是在把三巧儿向偏路上引。
三巧儿给出了看中的那些首饰的价格,薛婆子并不争论,还欢欢喜喜地道:“恁地,便不冤枉了人。老身就少赚几贯钱,也是快活的。”嘴上抹了蜜,说得比唱得还好听,岂知内里却是一颗刀子心。
凡人都喜欢听好话,薛婆子用的就是这个伎俩。写到这儿,我突然想到以前看过的一个戴高帽的小故事了——
有一个京官要派到外地了,老师谆谆教诲他:“地方官不好当,要小心谨慎才对。”学生答道:“我准备有一百个高帽子,逢人就送他一顶,应该会相处融洽吧。”老师听了,很是生气:“读书人讲究正直坦率,何必如此乎?”学生连忙说:“天下像老师这样不喜欢被奉承的又有几个呢?!”老师点点头:“你的话也不是没有道理啊。”学生出来后,告诉别人:“我高帽子原来有一百,现在只剩下九十九个了。”
哈哈哈,京官的老师尚且如此,何况三巧儿等?薛婆子见到什么都夸,夸得三巧儿和两个小丫鬟晕乎乎找不到北了。她们哪里知道,这只是薛婆子阴谋诡计的第一步。
除此之外,薛婆子八面玲珑,对于笼络人心更是不在话下。她自来熟,在三巧儿家又吃又喝。但是她也不占你便宜,隔三差五就带了酒菜来,拉着两个小丫鬟,大伙儿一块儿吃喝说笑。做出一副关心的嘴脸,对三巧儿说一些私密的体己话,时不时地还给两个小丫鬟送些她卖的那些小首饰,最后哄得她们都很喜欢她,三天不见她来就念叨她了。
知人知面不知心,何况三巧儿不到20的年纪,家里又没有其他亲人,闺中寂寞。这薛婆子走家串巷卖首饰,听闻就多,又是成心迎合,能说会道,渐渐地就变成了三巧儿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解闷的人。
嗨,说到底都是空虚惹的祸呀。如果生在当今社会,工作忙得团团转,业余生活再丰富些,然后再来写写简书、点点赞啥的,哪还有这些坏人的机会?不过,那样的话也就没有这个精彩的小故事了,有失必有得呀。
![](https://img.haomeiwen.com/i27616948/3b3215315d7b243b.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