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断续续总算读到最后一页。再好的书,也有读完的那一天,虽然许多好书是想一口气读完。但这本书,《诗经草木魂.采采卷耳》,属于值得慢慢读的一类。值得慢慢读,也并不是说写得深奥如康德,或者经天纬地如周易,以及其他。而只是图一种感觉,比如说把玩之类。是书别致,装帧新颖,没骨彩墨插图清雅可喜,文字也多有妙处,所谓图文并茂,老生常谈也往往体贴,最体贴处,是在书页右侧留有一宽3.5厘米的批注栏,图书的设计者想到读者可能有话要说,留白于此。
因此,体贴,是我读此书常常想到的一个词。惟体贴,才能有温度的还原现场,代古人言。关于《诗经》的文字也如恒河沙数,但仍不能穷尽《诗经》意蕴,故不觉其多。但如何再现《诗经》诗境,如何回到三千年前的现场,作者作了一种尝试,即从《诗经》草木为由,解读文本,并从各种可能角度,将自己代入山之阳、水之湄,代入春风秋雨香草美人之间,爱惜那人的一举手一投足的风致;有时又回到现实,感叹农村家中的父老乡亲,似乎千年不变日升月落,“唱着古老的歌谣”。诗经泻地,无处不是生活生命以及生存的艰辛与欢乐,而能细腻且不滥情地叙写,既是一往深情的柔软,也是一种至真至切的体贴。在“溱洧——天平之恋——泽兰、草芍药”一文,作者写道“《诗经》里的爱情大多沿袭这种愁到至愁,喜到至喜的根本,仿佛人心欲念的博杂,在这种爱的心事面前,都成了不值一提的惷话。也只有至纯的心上积攒出来的情绪,才具有了贴近我们心跳的‘昨日之诗’的质地。今天的读者,读这些诗话时,觉得那么亲切,就好像这些话,就是自己刚刚说出来的‘今日之诗’的言语。”他以这段话余音袅袅地结束了本书的正文部分。
作者韩育生,网名深圳一石,也是多年的朋友。他的文字向以细腻深情著称。记得那年他到阳岭来采风,一路上对各种植物都感到新奇,刨根问底,很有点青年植物学家的气质,后来才知道,他果然是在研究植物。不久,他的第一本诗经植物或者植物诗经的书出版了,名字叫《美人如诗 草木如织——诗经里的植物》,后来又相继出版了“楚辞中的植物”等书,这说明他确实是对植物作了相当深入的研究,其实,这也是一种对自然的体贴。
《诗经》,草木际天,行走户外,知者皆是诗径,不知者,则无非草木。所谓现代人,或许只是那里散枝开叶的一支,或许是被放逐的乱臣贼子,有区别吗?反正都回不去了,只能怅望那片家山远水,读“国风”,看草木,治疗(撩起)最深远的一点乡愁。
2018/4/7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