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歧视
歧视是什么?歧视就是一种面对与自己不同的人的时候,找到某个标准与他人比较,得出己优彼劣的结果,再据此蔑视对方,在蔑视中获得满足,因为发现了别人的缺陷,所以,歧视与自大其实是一体两面的。渴望高人一等、居高临下是人类的本能心态吗?
歧视的理由和标准各种各样,民族、种族、信仰、国家、官阶、地域、性别、年龄、体貌、学历、口音、肤色、职业、财富、智商、知识……,都可以构成歧视的理由。
“头发长,见识短”,“洗衣服做饭,不就是女人的事吗?”,是对女性的歧视,“男人更接近动物”,是对男性的歧视。
“老女人”,“小屁孩,你才见过几个天?”是年龄歧视。
“长的又不漂亮(帅),找对象条件还挺高”,“看他/她长得多矮”,“长得不咋地,还这事儿那事儿、挑三拣四”,是相貌歧视。
“我没有歧视,但是,黑人还是让人觉得野蛮、不干净、不好看”,是种族歧视。
“别惹新疆人”,“回回跟咱们不一样”,“少数民族野蛮落后,不开化”,是民族歧视。
“不好好学习,以后就去扫大街”,是职业歧视。
“他是我们学校的教授,教授,知道吧,相当于你们的县长”,是职业歧视、身份歧视。
“我是处级干部,在中国是上流社会的人”,是阶级歧视。
“河南人靠不住”,“上海人小气”,“东北人粗鲁”,是地域歧视。
“他的普通话里带口音,感觉很土”,是语音歧视。
“嗨,那么一个小国家,还想跟中国斗”,是国家歧视。
“这学生!笨成这样,怎么教都不会,还这事儿那事儿的”,是智商歧视。事实上,聪明学生的成就里,也许只有一分是教师的作用,而笨拙学生的成就里却可能有四分、五分属于教师。曾听过一个中学同事说“我适合教优质生”,其实他是个懒教师、笨教师。普通智商甚至低智商的学生才是人类教育行为的真正价值所在。
“文科?都是些虚头巴脑的,想怎么说就怎么说,根本不科学”,“理科,工具理性,没有人文精神”,“现代文学,有什么可研究的,就那么三十年”,“古典文学?老古董,陈腐”,“理论研究,空谈,没什么用”,“实用研究,就是技术,没深度”,“新学科,没什么东西”,“老学科,都嚼烂了,还在嚼,还能嚼出什么味儿来?”,是知识歧视,也是在“知识”问题上的狭隘和无知,而这种狭隘和无知却在知识界、学术界极其流行,真是一种讽刺!
有些歧视深入人心,给人理所当然的印象,被歧视一方也心安理得,结果是,带来法规上的歧视,甚至造成侵权。
女性的生育看似是个人和家庭的事,但本质上是社会行为,是生产行为,是一种复杂的创造社会财富的行为,也就是说,生孩子是一项工作,理应受到更好的照顾,应该给女性发生育工资才对,却因为歧视,薪资和升职都受到不公平对待。公平的做法应该是,生育和哺乳期间理应获得更高的收入,并且强制丈夫休同样时间的产假,参与照顾孩子,夫妻共同照顾孩子,无论对父母还是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都更有利。可是现在的法规导致的结果是,不仅对女性不利,也不利于男性和孩子。
当城市越来越拥堵的时候,管理者想到的是怎样拓宽道路,结果是,挤压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很显然,背后的思路也是歧视,开车的歧视骑车和走路的,有的城市甚至用右转借用非机动车道的方式治理拥堵。难道因为汽车体积大就有权力侵占非机动车道?这其实是由于深入人心的歧视带来的政府侵权行为,导致的结果是,鼓励奢侈出行,街道会越来越堵,饮鸩止渴,与国家倡导的“平等”理念背道而驰。而有些国家的城市,三种道路的宽度是相同的,并不因为你开汽车就有权占用更大的空间,每种交通工具的权利是平等的。我们的很多政府行为和其倡导的理念常常非常可笑地自相矛盾,是没意识到还是装糊涂?
生活中,怕是每个人都遭遇过歧视,然而,很多人常常会寻找另外的标准去歧视其他的人,形成歧视的链条和网络,这时候,我们变成了那些歧视我们的人的样子,自己成了伤害和讨厌自己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