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二世三年,大秦朝内赵高玩弄皇帝于股掌之上,朝外义军汹涌,烽火燎原。尤其是沛公刘邦已率数万人攻下武关之地;他还故意使了个小计策,派人私下拜会了赵高。这个离间之计不管成效大小,在客观上都促进了秦王朝的瓦解,特别是促使赵高加快了政变的步伐。此时的秦二世已成为无头之蝇,因为没有头脑,所以他根本看不出赵高的阴谋,也看不出即将发生的杀身之祸,更不可能采取任何防范措施。某日他忽然做了一个梦,梦见一只白虎正在往死里咬其座驾的左骖马;他杀死了这只白虎。一觉醒来却对此梦一直忧虑重重,于是就去占卜。卜巫告诉他这是“泾水为祟”。即这是泾水的水神在作怪。秦二世胡亥就在望夷宫斋戒之后,要去祭祀水神;并向泾水中沉入四匹白马。
弱智的秦二世胡亥怎么都没想到,他梦中的白虎应是赵高而不是什么水神,更没想到这只白虎已在发动政变了。在义军纷涌而至的形势下,气急败坏的胡亥责问赵高,盗贼为何越来越多,你当初不是多次说“关东盗毋能为也”吗?也就是说函谷关以东的盗寇没什么大能耐吗?为什么忽然间铺天盖地而来呢?赵高此时政变之心已定。他暗中与其女婿咸阳令阎乐、其弟弟赵成共同图谋此事。提出“吾欲易置上,更立公子婴。子婴仁俭,百姓咸载其言”。即我要置换皇帝,改立公子婴,因为子婴仁义俭朴,百姓都愿意听他的话。为防止阎乐憣悔而生变数,赵高采取极其卑鄙的手段,把阎乐的母亲、他的亲家母劫持到赵高府上,迫使阎乐必须行政变之事。
赵高又安排郎中令作为内应,令阎乐率领临时召集起来的官吏和兵卒千余人,以宫内有大盗为名,杀入秦二世胡亥所在的望夷宫。斩杀卫令之后,阎乐这支队伍直接杀向秦二世胡亥。郎官和宦者大惊失色,“或走或格,格者辄死,死者数十人,郎中令与乐俱入,射上幄坐帏”。即这些郎官和宦官有的逃跑,有的格斗,格斗者被杀死,死者数十人;郎中令与阎乐一同闯入宫殿内部,用乱箭射向皇帝宝座上的帷幄之中。
秦二世此时大梦方醒。他连忙召左右,“左右皆惶忧不斗”。即他左右身边的人均被吓得心神慌乱根本不敢挺身护驾。他对着一个尚未离开他、还算忠诚的宦官问道:“公何不早告我?乃至于此!”他把责任归到了宦官身上,却不想想自己的愚弱才是招致杀身之祸的根本啊!有趣的是宦官说:“臣不敢言,故得全,使臣早言,皆已诛,安得至今?”即说我不敢向皇帝您说,所以才活了下来;如果早说了,那早已被杀了,哪能活到今天?由此可见秦二世糊涂到何种地步,赵高早已控制了他的身边人,他却毫无觉察,更没采取任何措施。
阎乐杀到秦二世胡亥身前,说:“足下骄恣,诛杀无道,天下共畔足下,足下其自为计。”即说你骄横恣狂,诛杀过甚而不守天道,天下人都已背叛你,请你自己了断吧!此时的秦二世如梦方醒,才知道这场政变的操控者就是他的老师赵高。于是他可怜吧吧地说:“丞相可得见否?”在得到阎乐不可的回答之后,他又不自量力地央求:“吾愿得一郡为王。”即说我希望得到一个郡的地方做王。阎乐的回答斩钉截铁,弗许。看不出火候的秦二世又乞求:“愿为万户侯。”即说请让我享受万户侯的待遇。阎乐同样弗许。此时秦二世的骨气丧失殆尽,竟继续乞求:“愿与妻子为黔首,比诸公子。”即乞求说希望我与妻子一起去做老百姓,就像其它公子一样。他不知道古来政变的逻辑,或者为王,或者为鬼,绝不可能留下隐患,这就是斩草除根的逻辑。
没想到这一点可怜的要求也不能达到。阎乐直言:“臣受命于丞相,为天下诛足下,足下虽多言,臣不敢报。”即说我受命于丞相,为天下人诛杀你,你虽说了这么多乞求的话,但我不敢报告赵高啊。阎乐说完“麾其兵进”即挥舞手中兵器冲上前来。软弱无能、倒霉透顶的秦二世在阎乐的剑逼下,不得不自杀了断。唉哉,二世,你死得一点秦氏祖先的气概都没有!唉哉,始皇,因你后事没能安排好,才生出如此悲惨之政变,你在地下岂能安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