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故物或行或随,或嘘或吹,或强或羸,或挫或隳。是以圣人去圣、去奢、去泰。
译文:
想要治理天下,却又要用强制的办法,我看他不能够达到目的。天下的人民是神圣的,不能够违背他们的意愿和本性而失败;强力把持天下,就一定会失去天下。因此,圣人不妄为,所以不会失败;不把持,所以不会被抛弃。世人秉性不一,有前行有后随,有轻嘘有急吹,有的刚强,有的羸弱;有的安居,有的危殆。因此,圣人要除去那种极端、奢侈的、过度的措施法度。
“欲为人主也。欲以有为治民。”“取天下”指的是争夺天下,人主拥有夺取天下的欲望。在老子所处的时代,诸侯国变得越来越强大,其号召力已经超过了周天子。夏是第一个家天下朝代。五百年以后,商取代了夏,成为第二个家天下朝代。四百年以后,后周又取代了商。到了老子那个时代,周朝依然存在,但是诸侯国欲取代它。
战争以武力为手段,迫使一方服从另一方。极度的暴力的战争,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极度的破坏。在这个世界上,最宝贵的是生命,有些珍品虽然价值连城,但是在生命面前,孰轻孰重?毫无疑问,那是宝贵的生命。在长久的战火中,人们的生活失去了安宁,整日惶恐不安。老子反对战争,认为战争破坏了天道,人类不应该以武力逞强。
圣人治理国家的时候,消除自己的野心勃勃,不过分干涉他人的事务。老子在治理国家中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强调统治者行无为之治,努力治国安民,勿以武力统治人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