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哀帝李柷(892年9月27日—908年3月26日),本名李祚,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市)人。唐朝末代皇帝,唐昭宗李晔第九子。
乾宁四年(897年),进封辉王。天复三年(903年),授开府仪同三司、诸道兵马元帅。天祐元年(904年),唐昭宗遇害后,正式即位,成为权臣朱温的傀儡,一切政事皆不定夺。
天祐四年(907年),废为济阴王,安置于曹州。五年,惨遭鸩杀,葬于温陵,终年十六岁,谥号为哀。后唐时期,追封“昭宣光烈孝皇帝”。
天祐元年(904年)八月,朱全忠遣亲信蒋玄晖等人赶赴洛阳,弑杀了唐昭宗(是年三月朱全忠胁迫昭宗迁往洛阳)及其昭仪妃李渐荣、河东夫人裴贞一。次日蒋玄晖假传圣旨,立辉王李祚为皇太子,改名李柷。中午时分,又由宰相柳璨、独孤损矫宣皇太后令:皇太子可于昭宗柩前即皇帝位。是日,年仅十三岁的李祝登基,他被朱温吓破了胆,不敢立年号,沿用唐昭宗的年号天祐。
紧接着,哀帝就将已为梁王的朱全忠加授相国,总百揆,进封魏王,所担任的诸道兵马元帅、太尉、中书令、宣武、宣义、天平、护国等军节度观察处置等使的职务照旧,“入朝不趋,剑履上殿,赞拜不名,兼备九锡之命”,待遇基本上超过了汉初相国萧何和汉末丞相曹操。朱全忠的身份是自两汉以来权臣篡位的重现,其地位距离九五之尊已经只有一步之遥了。
唐哀帝并无实权,一切政事由朱全忠决策。在位期间,其实没有下达过任何实际的政令。那些以他的名义下达的制敕,其实都是按照朱全忠的意思办理,所谓“时政出贼臣,哀帝不能制”。
唐哀帝在位期间,只有两件事是他自己主张做的,但都没成功。
天祐二年(905年)九月,以宫内出旨的名义加封他的乳母为昭仪和郡夫人。其中乳母杨氏赐号昭仪,乳母王氏封郡夫人,另外一个也姓王的乳母在昭宗时已封郡夫人,也打算准杨氏例改封为昭仪,此举被宰相提出异议,他们认为:“乳母自古无封夫人赐内职的先例。后来因循此例,实在是有违典制。当年,汉顺帝封乳母宋氏为山阳君、安帝乳母王氏为野王君时,朝廷上就议论纷纷。臣等商量,当今局势下礼宜求旧,望赐杨氏为安圣君,王氏为福圣君,第二王氏为康圣君。”哀帝也只好依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