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弄清楚孩子闹情绪的原因和他此刻心里的感受
弄清楚孩子为什么会有情绪。他想要一个玩具,而你没有满足他;他不想做什么事情,而你非要他做;他真实的想法被你误解了,你理解不了他的感受。在孩子刚刚有情绪还没有开始哭闹时,父母就要尽量找到他闹情绪的原因,然后看看能不能解决,满足孩子的要求或者想法。
如果无法满足孩子的想法和要求,就要耐心地向孩子解释“为什么不能满足”,而不是粗暴地以“不行!”拒绝孩子。同时要能体会孩子此刻心里的感受,例如,“妈妈知道你现在很委屈,很伤心,但是妈妈现在不能马上满足你这个要求……”体会孩子的感受,弄清楚他此刻是伤心、委曲还是愤怒,让孩子觉得你很在乎他的感受。被理解了之后,孩子的情绪就会稍微平静一些。
2.让孩子说出自己的情绪
孩子有情绪,一定不能压制,而是要让他表达出来,但表达的方式不是哭闹、摔东西或者其他极端的方式,而是要让他学会用语言表达。语言是大脑分析系统的媒介,孩子在用语言说出自己情绪的同时,他自己也在不自觉地分析,这有利于他克服大脑中情绪的自动化反应,也就是说抑制了立刻闹情绪的冲动。所以父母要引导孩子说出自己的情绪:“你现在是不是很生气,很难过,把你的感受说出来,让妈妈知道。”这同样是在乎孩子的感受。这是给孩子灌输这样一种理念:用语言说出自己的感受才是正确的表达情绪的方式,而不是一味地哭闹、发脾气。当孩子把情绪说出来之后,他心里其实也会舒服一些。但如果孩子大哭一场,看似发泄了情绪,但这种发泄方式对孩子也是一种伤害。
3.让孩子学会换位思考
相对来说,红色小孩比较自我,他们较少考虑他人的感受,他们不知道闹情绪这件事会给他人带来很大的影响。那么父母就要让孩子学着换位思考:“你在大街上大哭大闹,你想一下别人会怎么看你。”“你这样冲爸爸扔东西,你觉得爸爸的心情会怎么样?”引导孩子去思考闹情绪、发脾气这件事给他人带来的影响,培养他考虑别人感受的能力和多角度看问题的理性思维方式,长期地引导和培养,一定可以改善孩子容易闹情绪、发脾气的坏习惯。
4.父母不要以情绪制情绪
以情绪制情绪,这是最笨的制止孩子发脾气的方式。比如父母用更大的嗓门吼孩子:“闭嘴,别哭了,走开!”甚至打孩子一顿。这种方式效果最差。有时候“吓住”了孩子,但他的情绪并没有消失,只是憋在了心里。有时候也吓不住,那么父母孩子一块发脾气,最后弄得两败俱伤,问题也没有解决。下次孩子依然会重复这种闹情绪的方式,因为他没有从父母那里得到正确的表达情绪的方式。孩子情绪化,父母也来一场情绪化的表演,除了让孩子更加情绪化以外,不会有其他任何用处。
5.给孩子开一场“发脾气、表达情绪”的大会以上四点只是孩子在闹情绪时的应急反应,但如果想从根本上、长期地解决孩子容易闹情绪、发脾气的习惯,还必须有更好的招数,这里有一个方法,父母可以试一试。父母可以时不时地给孩子开一场“发脾气、表达情绪”的大会,让孩子集中地发泄一下自己的情绪,说一说他曾经受过的委屈和对他人的不满,把过去的情绪通通发泄出来。他的嗓门可以高一点,可以拍桌子,也可以哭泣,父母也可以让他批评一下自己。同时让孩子知道,这种表达情绪的方式是合理的,父母也是可以接受的。当孩子的情绪有了一个抒发的渠道,并且知道了正确的表达方式,他就不会再轻易地以极端的方式发泄了。
情绪不能压制,一味地控制也是不合理的,而是要学会正确的、合理的表达,当他们学会了表达情绪的方式,就不会再以极端的方式来表达了,而他们的情绪也可以渐渐地稳定起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