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学《传习录》之浅见二十二

作者: 悠悠我心_2804 | 来源:发表于2017-08-11 21:49 被阅读0次

理想的教育方式

古之教者,教以人伦。
今人往往以歌诗、习礼为不切时务,此皆末俗庸鄙之见,乌足以知古人立教之意哉?

  对比我们今天的孩子,本已少的可怜的体育课、音乐课,被缩减到已经没有。学校会准备两份课表。一份儿以备检查,一份用来使用。用来检查的课表孩子们无比的羡慕。初中二年级的男孩子,没有玩过篮球。没有教化孩子的音乐课,孩子们。到哪里去学唱歌?

   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催挠之则衰萎。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譬之时雨春风,沾被卉木,莫不萌动发越,自然日长月化。若冰霜剥落,则生意萧索,日就枯槁矣。

     先生多么了解孩子的心理特点。多么希望孩子自然界的苗木一样,能够自然舒畅的生长。

   故凡诱之诗歌者,非但发其志意而已,亦所以泄其跳号呼啸于咏歌,宣其幽抑结滞于音节也。

    为什么现在小小的孩子容易抑郁,上学没有唱歌、吟诗、跳动,不能让音乐来抒发他们的抑郁和不快。

  凡此皆所以顺导其志意,调理其性情,潜消其鄙吝,默化其粗顽,日使之渐于礼义而不苦其难,入于中和而不知其故。是盖先王立教之微意也。

    现在能有这样的教育理念,能让孩子的性情养的中正平和。

  若近世之训蒙稚者,日惟督以句读课仿,责其检束而不知导之以礼,求其聪明而不知养之以善,鞭挞绳缚,若待拘囚。彼视学舍如囹圄而不肯入,视师长如仇寇而不欲见,窥避掩覆以遂其嬉游,设诈饰诡以肆其顽鄙,偷薄庸劣,日趋下流。是盖驱之于恶而求其为善也,何可得乎?

    野蛮短视的教育理念和方式,不仅存在于明朝那个时代,也存在于今天这个文明社会。那就是只知道督促课业,严格要求分数去不知道用礼仪引导;只求聪明而不知道用善良来培养孩子。结果孩子把学校看做监狱而不愿去,把老师长辈当做恶人而不想见。孩子变的日益消极、失去个性、 冷漠庸俗。这种教育方式培养快乐上进的孩子呢?

相关文章

  • 初学《传习录》之浅见二十二

    理想的教育方式 古之教者,教以人伦。 今人往往以歌诗、习礼为不切时务,此皆末俗庸鄙之见,乌足以知古人立教之意哉? ...

  • 初学《传习录》之浅见十九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孟子辟杨、墨至于“无父无君”。二子亦当时之贤者,使与孟子并世而生,未必...

  • 初学《传习录》之浅见二十

    天下之人心,皆吾之心也。 仆诚赖天之灵,偶有见于良知之学,以为必由此而后天下可得而治。 这句话,先生说得何其谦...

  • 初学《传习录》之浅见四

    学而有思啦!一直以来,在传统文化的学习上,总是亦步亦趋,看着别人的注解释义走。并未入脑入心,只是学,而未思。...

  • 初学《传习录》之浅见十三

    知之次也 多闻多见,是孔子针对子张说的。子张好高骛远,认为多闻多见才是学问。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此言正所以明德性...

  • 初学《传习录》之浅见十八

    不逆不亿而先觉 不逆不亿而先觉,此孔子因当时人专以逆诈、臆不信为心,而自陷于诈于不信;又有不逆不亿者,然不知致良知...

  • 初学《传习录》之浅见一

    于我而言,仰慕阳明先生已久,对于先生的学说却从未涉猎,传习录是第一次学习。不能像各位学长一样,能全文贯通理解。按...

  • 初学《传习录》之浅见二

    一直以来,认为自己是一个笨小孩。所学东西非得下足十足的功夫才能有所收获。这次自然也不例外。因为国学知识的匮乏,...

  • 初学《传习录》之浅见三

    今天是学习徐爱录的第3天,也是最后1天。 一早起来,按照学智学长的推荐。,看了几段视频。尤其是看了学智学长...

  • 初学《传习录》之浅见六

    今天学习陆澄录余下的部分,心中颇不淡定。因为不懂之处太多,有点妄谈体会。仅就读懂的地方,谈一二心得的。 兼...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初学《传习录》之浅见二十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porr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