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学完了《思维导图》的小课。去年读过东尼·博赞《思维导图》,有了一些理论上的理解,践行很少。而这次学习的七节课,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什么是思维导图、以及思维导图的做法及应用。
![](https://img.haomeiwen.com/i5493473/545a6f5c83bcc891.jpg)
虽然学起来比较吃力,收获还是不小,跳出了舒适区,对自己的思考能力也是一挑战。《思维导图》中的发散思维,也是找到问题、展开联想、寻找解决问题的各种方式方法的过程。聚合思维,则是对问题求同、归类、整合的过程。这两种思维方法,就如同我们做卫生大扫除,平时每天打扫房间可能就是对表面的物品清理,只有大扫除的时候,能推开沙发、床柜,找出卫生死角,进行清理。清理完,就做物品的归类整理,分类放置。这两种思维方式的结合,解决了思考不全面、不深入的问题。
用李笑来老师的话说:
正确的思考,才是获得真正意义上知识的主要手段。
导图的做法,老师用了先期“模仿 ”和后期的刻意练习,从线条到组图布局,讲解清晰、认真。后期导图的应用讲解,用了将近一半的课程。包括搜集型导图,如何寻找关键词、关节问题,如何去搜集信息,整理知识,运用知识。应用导图解决问题,用选择分析型、挖掘分析型还是精准分析型的呢?沟通导图,如何用他人的理解方式、有效沟通、正确传递信息。演示型导图如何整理、图解、优化信息。是不是特别全面。
![](https://img.haomeiwen.com/i5493473/8b581937f305dbe7.jpg)
课后的挑战作业,一般的就需要半个小时,所以导致几天晚睡,但周源老师的课真的很不错,结课时,给学员的一封信,更是犹如春风扑面。取其精华,与亲们共享,为本周输出划上圆满的句号!
给一心向学的你:
首先,恭喜你看到了这里。虽然已经尽可能地想让知识更好懂,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一周来,课程的信息量和难度都不小,辛苦了!
在正确的事情上投入时间和精力,然后从中得到收获和提升,这是个美好的规律。正是如此,我们才能在喧哗的世界里让自己沉下心来,去学习、去思考、去实践、去总结——让这样的“静”,成就内在的“变”。
提得出疑问的人,比没有疑问的人更幸运。学习就是这么一回事,经过“问题-探索-解决”的过程,留下来的东西往往才更深刻。而这些问题带来的不适感,其实也说明了你正在努力地跨出自己的舒适区。这一步虽不易,但值得。
为什么对思考如此执着和沉迷,我现在也不完全懂,只能打个比方,说出个一二。比如说,很多设计者在表达“思考”的意思时,会用“灯泡”的意象。我的脑海中就有着许多灯泡,思考的时候,如果它们能亮起,我的心也会因为亮堂堂而变得满足。我最喜欢的时刻,就是在不停思索时,因为一个问题的迎刃而解,我脑海里那座布满了灯泡的宫殿,瞬间变得灯火辉煌。
最后想和你分享,电影《教父》里的一句台词:“半秒钟就看透事物本质的人,和花一辈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质的人,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运。”
生活不是百米赛跑,而更像是马拉松。要跑完全程,重要的是我们是否能够坚持下去。
春天坚持着到来,请你也别忘了要成长。
愿你一路向前,破风斩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