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解封后展览(8):“马桥文化”展

解封后展览(8):“马桥文化”展

作者: 柳书岫 | 来源:发表于2022-07-12 09:01 被阅读0次

今天宅家啥也没干,就在家憋看展文,一下子写了五篇,看展文不是日更水文,虽然也需要东拼西凑,但总要言之有据,搜刮肚肠,撷取资料,图文并茂才行。

废话不多,且入正题。闵行博物馆一楼看完,乘上电梯到二楼,楼上还有一大一中一小展,我一听腿有些发软。

今晚先写那不大不小的中等的“马桥文化”。

马桥文化是第一个以上海考古遗址发现而命名的考古学文化,它代表了距今3900-3200年间长江三角洲地区早期青铜文化,其年代相当于中原地区的夏商时期。原来上海的历史这么久远啊,以前的历史老师未曾提到啊,也许是我上课思想开小差。

马桥文化时期,南北方文化势力对上海的影响发生了倒置,来自南方的印纹陶传统成为马桥文化的主流,同时又融合了本地传统因素、中原地区的夏商文化和山东半岛的岳石文化等多种文化因素。它反映了夏商时期上海地区多元文化的特色,是吴越文化的重要源头。

很专业对吧!我只是复制粘贴而已,把展览的介绍再化为自己的语言,这个叫“拿来主义”,经过消化,变成自己的。

第一篇章是“造物以术”,我的理解就是介绍这一时期的器具。先民将看到的天地万象经过自己的艺术创造,然后刻在了器皿之上,绳纹、叶脉纹、席纹、云雷纹等装饰,将陶器装饰的丰富多彩,增加吃东西时的趣味,说明对生活有追求了。

他们在红褐陶器的口沿上刻划种类多样的符号,传递着不同的信息,又试着在陶器上“着黑”,并不断突破,在烧制硬陶的基础上发明了更加实用的原始瓷。你不得不赞服先民们的伟大,他们探索大自然的奇幻,体会生活的艰辛,并与自然万物和谐共生。

展品很多是陶器,瓦器,名称各不相同,用于各种生活用途,比如:陶尊始见于新石器时代,用于盛酒;陶盆分为大、中、小三类,用于盛食;陶鼎的三足是灶口和支架,腹下烧火,可以烹煮食物,也易于搬运和使用…还有陶器其他叫法和用途,不一一赘述。

第二篇章是“依海而生”,顾名思义就是介绍先民居住的地理环境。马桥遗址的发现体现了早期人类活动随着海岸线的变迁不断扩张的过程。3000多年前的东海之滨,有较大范围的水域、沼泽地带、灌木丛、草原和树林分布。梅花鹿、野猪、獐等在林丛中生活,鳖、鱼、蛤等在水中栖息。怀着对自然的感恩与敬畏,先民定居在这方水土,他们选择向阳的坡地,或近海的砂堤,用竹竿、芦苇和茅草等搭建房屋,挖掘水井、窖穴和养殖坑,开始对生存方式进行崭新的探索。

展厅里布置的标本实景很好的再现了先民们居住的风貌。一些展品都是动物的骨骼和化石,梅花鹿啊,麋鹿啊,虎、牛、野猪的尸骸,它们静悄悄地躺在那里,不会想到自己某一天会以岩石的形式出现在几千年之后。

第三篇章是“始生之物”,就是介绍先民们为了生存发展,努力创造的生产资料。

环境的变迁改变了马桥文化时期先民的生活方式,随着水域范围的扩大,他们获取肉食资源的形式逐渐转变为以狩猎为主、家畜饲养为辅。先民遵循生活的需要,打磨制作生产工具,使用钻孔技术,制造复合工具,提高劳动效率。采用泥条盘筑法或轮制法制作并烧成各种陶器器皿,用来运输、烹饪和储存各种食物。他们不断提高适应与改造自然的能力,在这片土地上生息繁衍。

这一块区域展出的是些石刀,石具,名称功能也不一样。石器大多先打制成形,再进行磨制。钻孔主要出现在石斧、石钺、石刀等器物上。比如石镞主要用于狩猎,也可用作武器。镞身有柳叶形、等腰三角形等,估计已经有了武器的雏形。而石刀形态丰富,功能不一,半月形石刀和条形石刀基本形制相同,一般认为是收割工具,用于剥取稻穗。而石斧、石钺一般被认为具有砍伐功能,并广泛用于砍伐树木、木材加工及房屋建造等…还有石器名称数不过来呀,可惜我不是很感兴趣,直接上图吧!

唉,文化历史浩如烟海,连石器时代的工具名称都分得如此细致,可见行行有门道,只要肯钻研,入了迷者的皆能得道。

累,写到晚间11点多,就这样吧!不知杀死多少脑细胞了。还有一篇最繁杂,留待明天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解封后展览(8):“马桥文化”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pwob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