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学习笔记
礼乐是形式,仁心是根本

礼乐是形式,仁心是根本

作者: 三平999 | 来源:发表于2022-05-27 23:53 被阅读0次

齐帆齐微课

孔子上课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直译:孔子说:“人无仁心,如何实行礼呢?人无仁心,怎么运用乐呢?”

仁是儒家最重要的道德范畴,是儒家伦理思想体系的基石。孔子认为,礼乐都是形式,仁心才是根本。

礼,如果不能让人养成仁心,也就没有意义;也就是说,礼如果不能与仁心匹配,不能表达仁心的内容,那么礼是多余的形式。

乐在古代最主要的艺术形态当然就是音乐,音乐如果不能涵养慈爱,也就没有了价值;孔子以乐教影响人的伦理,以乐教影响人的意志,以乐教塑造人的道德品质,以乐教促进社会风气,这是非常宝贵的乐教传统。

作为一个人,我们要做到仁,这是本自具有的,就是那种柔软的、充满爱和同理心的状态。

当我们看到别人有难时,内心升起一种怜悯的感觉,愿意去帮助别人。

礼和乐是用来教育大家的,现在的乐应包括音乐、舞蹈、美术等美育范畴。礼乐教育是一种辅助的方法,而仁心才是根本。

我们要让自己的内心柔软丰富,才能感受到仁爱之心。有了仁爱之心,我们才知道礼乐到底是用来做什么的。否则,一个人如果不仁,听多么高尚的音乐,对于他来讲都没有太大的意义。

礼的实践承载着仁的追求,礼的规范体现了仁的价值;乐是用来熏陶人心,影响人的内心世界,强化人的内心,培植仁心。

人没有博大胸怀,没有慈爱之心,没有敬畏之心,没有对生命的终极关怀,是不可能运用音乐等艺术载体,去涵养自己的性情,影响他人的灵魂,也不可能有“关爱他人,关注社会,关心未来”的仁者情怀。

具体到我们在生活中,难免会陷入琐事中,当我们总是把目光放在细枝末节上时,我们的仁心受磨,会发现生活中永远有问题。

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麻烦又出现了,我们将永远深陷在生活的泥潭中,无法自拔。

如果我们将目光放在一些大的事情上,去学习,去思考,去提升,我们的境界和格局会变大很多,仁心亦会自然擦亮显出。

求学

22年度写作营第112篇,774字,累计148872字。

相关文章

  • 礼乐是形式,仁心是根本

    齐帆齐微课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直译:孔子说:“人无仁心,如何实行礼呢?人无仁心,怎么...

  • 【论语导读】3.4礼之本为仁

    3.4礼之本为仁 《论语》八佾第三章讲礼乐的根本在于仁,人若不仁,礼乐是没有用的。失去仁,礼乐就没有意义。紧接的第...

  • 仁是礼乐之本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孔子说:人如果没有仁爱之心,礼还有什么意义?乐还有什么意义? 仁是人的...

  • 中国易经文化馆馆长冯志亮教授谈儒学:孔子“礼乐”观的历史渊源

    礼乐,形式内容包括礼仪、音乐。中国的文化,非常重视礼乐。礼就是指各种礼节规范,乐则包括音乐和舞蹈。礼乐的起源,与人...

  • 礼乐——《史记》

    大乐必易,大礼必简。 礼乐,也就是礼仪与音乐,是古代国家建立的根本。 司马迁在《史记》中对礼乐进行了深入的刨析,从...

  • 《汉书》研读70:志·礼乐志(七)

    志·礼乐志(七) 这时,河间献王刘德文雅有才,他也认为治理国家离开礼乐根本不行,因此就献出自己收集的祭祀雅...

  • 《五律~孔子》

    尼山生至圣,列国有贤游。 儒学诗书泛,民风礼乐周。 仁心倾四海,美德敬千秋。 万世为师表,声名耀九州。

  • 仁心与仁行

    仁是儒家的核心观念,仁心是内在的,人仁心是要往向外推的。向外推的体现就是仁行,仁心与仁行之间的关系是非常紧...

  • 医者仁心是大爱

    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各位评委: 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医者仁心是大爱》。 在我们院有这样一位女护士,她从...

  • 2018医卫新闻学院圆满收官,致良知呼吁医者仁心

    “巨大的变革时代给与民营医院无限机遇,而守‘仁心’是发展的根本。”今天,2018(湖南)医卫新闻学院在长沙圆满收官...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礼乐是形式,仁心是根本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qabp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