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古代文化自然科普
香山古迹考之香山寺

香山古迹考之香山寺

作者: 齐秋 | 来源:发表于2014-01-23 15:50 被阅读297次

    香山寺始建于唐代,当时这里已有吉安、香山二寺,但年代过于久远,具体事项今天已不可考。辽太宗天显年间,中丞阿勒弥在此修建宅院,后捐为香山寺址。辽代末期,天祚帝逃亡夹山,百官“议立(燕王)淳即位,……寻病死,……葬燕西香山永安陵”。由此可以推断,辽代不仅在香山地区建有香山寺,还有一座永安陵,表明当时对香山的经营已经有了一定规模。

    金代时,金章宗完颜璟曾在此修筑会景楼。金世宗完颜雍大定二十六年(1168年),在会景楼的基础上大规模兴建寺院,“香山寺成,幸其寺,赐名大永安寺”。并由吏部侍郎兼翰林学士李宴撰碑记事。辽代这里有永安陵,金世宗将香山寺命名为大永安寺,名字应该是源于永安陵。大永安寺依山营造,规模宏大,殿宇上下达五层,两侧轩阁相衬,“千楹林立,万瓦麟次”,是当时中都郊区一所非常华丽的寺院。

    到了元代,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于皇庆元年(1312年),重新对永安寺加以整修,“庄严殊胜于旧”,并以寺中甘露泉为名,将永安寺易名为甘露寺。此时的香山已经是公认的游览胜地,不光是皇亲国戚,一般百姓也愿意到这里观赏风景。每年九月到香山看红叶已经是当时的一种风尚,“九月都城秋日亢,……曾上西山观苍莽。川原广,千林红叶同春赏。”(欧阳玄《渔家傲•南词》)

    明朝时,香山寺也得到整修,并以环境之美而闻名于世。明正统六年(1441年),司礼太监范弘出资七十余万两白银,在金代甘露寺旧址上“命工重建,殿堂、楼阁、廊庑、像设,焕然一新”,更名为“永安禅寺”。建筑群坐西朝东沿山坡布置,有极好的景观条件。有诗赞云:

    孤岛连云远,平原入望低。回瞻双凤阙,高峙玉河西。

    是一处很好的观景点。入山门即为泉流,泉上架石桥,桥下是方形的金鱼池,这就是乾隆时期香山静宜园二十八景中的“知乐濠”的前身。其典故出于《庄子》,庄子与惠施在濠上关于知不知鱼之乐趣,知不知对方的乐趣的争论,这本来是一个哲学命题,但是,为了表现自己附庸风雅,追求恬淡心境,就将这一寓言实体化。在佛寺门前安置道家风景,设计者倒也有些意思。

    今日知乐濠。(我会说小时候第一次来这里玩,坚持把这里叫做“眼镜湖”吗?)

    过桥沿石级而上,散布着许多景点,其中以来青轩最为时人所称道。来青轩建在面临危岩的方台上,凭栏东望,玉泉、西湖(即今昆明湖)、稻田、京城尽收眼底。明世宗来香山寺时曾在此赞叹“西山一带,香山独有翠色”,明神宗就依此题名为“来青轩”,也是乾隆所称的二十八景之一。曾挂过明人朱之藩的一副对子:“恐坏云根开地窄,爱看山色放墙低。”香山寺因此赢得当时北京最佳名胜之美誉。在《帝京景物略》中美称为“京师天下之观”。

    清朝入关后,统治者一样喜好山水,康熙、乾隆都曾几次下江南,京郊香山的优美风景自然也不会放过。从康熙年间开始,便陆续在西山、香山、瓮山(今万寿山)一带大量兴建寺院园林,在北京西郊重点建设三山五园,即香山、玉泉山、万寿山;静明园、静宜园、畅春园、圆明园、清漪园,对京师西北郊进行了历代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开发,形成了著名的“三山五园”风景区。到清末,以这五大园林为骨干,形成东起西直门,斜向西北,直至小西山下的近百平方公里的园林寺院风景区。其中香山即为静宜园。康熙来香山曾到过来青轩,修缮佛殿,并建立行宫。乾隆十年(1745年)开始,动用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增置了殿台楼阁,修建了宫门朝房,加了一道周长5公里多的外垣,形成了规模宏大的皇家禁苑。香山寺也在静宜园之内,在原规制上扩建,形成前街、中寺、后苑的独特寺院园林格局,御赐名为“大永安禅寺”,为乾隆御制二十八景之一,时称西山诸寺之冠。

    直至清朝末期,咸丰十年(1860年)和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英法联军和八国联军两次抢掠和焚烧,香山寺的大部分建筑都遭到破坏,许多景观已荡然无存。

    今天,人们来到香山寺遗址前,只有门前的知乐濠遗址与大殿前的一座石屏尚存,供游人凭吊而已。寺内尚存乾隆御制《娑罗树歌》碑一块,用汉、满、蒙、藏四种文字刻成。从残存的香山寺的屋顶形状来看,其建筑形式表现了山的形状,屋顶的倾斜和山坡的倾斜相互呼应,相互衬托,使人文的殿堂与自然的环境和谐一致。在遗址处凭吊徘徊,远离尘嚣,于寂寂山门外,看苍松翠柏,常使人感悟良多。

    香山寺从唐代以来一直是香山的主体建筑,到了静宜园时成为整个三山五园的一部分,与昭庙共同存在于山上。究其原因,历代统治者崇佛是为求保佑,同时也为了安抚民心,清朝政府对藏传佛教极为礼遇,因此,即使在休闲游玩的皇家园林之中,也使汉地、藏地两种佛教寺院形制都存在,以示天子崇万教尊万神的气度。

    参考资料:

    《日下旧闻考》《金史》《宛署杂记》《帝京景物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香山古迹考之香山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qbct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