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这个暑假最喜欢的心理类的书了,认真读了好几遍。每次读完,都觉得浑身充满了力量,先梳理一下,再去思考自己感觉有力量的原因。上一本最喜欢的是《活在当下》,不知道翻了几遍。书如良药,能医治内心各种疑难杂症,也能让我的内心快速平静下来。自己当年因为痛苦,因为对很多事情的无助,考了心理咨询师,那时对我的帮助多大呀。与其说是书帮了你,不如说是你自己有了向善向好的欲望。
可是也不能过于依赖书本,生活充满了某种不确定性的。所以,我们需要把静态书本的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生活的能力。
这本书特别好读,故事性强,十次与咨询师的面谈,从刚开始的“整个儿人都感觉不太好”到最后的“新生”,步步引你深入,层层剖析你自己,或许每一个人的身上或多或少都有里面那几个动物的某些特点,而最重要的是走出来,一定是靠你自己的改变,所有人,你的亲人朋友都只是外力。
心理咨询的意义在于:相信每一个人都有能力变得更好。
负起责任:走出去的第一步是要学会自己为自己负责。人们总喜欢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
真实感觉:表达你真实的感觉。不要用行为上的策略,来逃避对自我的认知。可以用“情绪温度计”来表明你处在哪个位置?
具体事情:你认为是什么让你感觉不快乐?为什么这会让你感觉不快乐?所以在当时的情形下,你有怎样的感受?然后你做了什么?这么做起效了吗?那么,你是如何回应ta的?在这之后,你的感觉好点了吗?——或许可以停一下,想一想我们能从这些事情中学到些什么? 你要不要为自己做决定,我说了不算,你自己想要什么?在这些事情发生的时候,你处在什么状态下?你会用什么形容词来形容这些事情发生时自己的感受和行为?(儿童自我状态)
觉察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开始在很多方面探索和审视自己(开启学习模式)——儿童自我状态:自然型儿童和适应型儿童。
探索童年:想到童年,又一个词感到抑郁,你认为是什么让你有这种感觉?悲伤的原因是真实可见的。(你要更好地理解自己,就需要跟自己的情绪做联结,并理解这些情绪。不否认、无视或者压抑。)你现在可以选择,你可以自己做主。你是怎么处理愤怒情绪呢?你上一次感觉到愤怒是什么时候?(很难承认自己愤怒,害怕别人知道他生气了,他就会受到惩罚。结果是自己吞下了怒火,却化成了内疚)。
问:倘若一个人被比自己强大许多倍还无法逃离的人欺凌和伤害,他可能会做出怎样的反应?
答:如果这个人确实没力量,就必须学会顺从,不然可能无法生活下来。如果你被迫顺从某个人,就意味着你不与他争辩。你照他们说的去做,而且同意他们的想法。
还有,我还总是想要取悦他们。我想让他们对我满意,为我骄傲。这也许就是我变得爱炫耀的原因,他们对我的所作所为从来没有满意过,所以我就放任自己用浮夸和愚蠢来博得他们的关注。
我在过去学会的事情,和我现在的行为出奇地相似。真正让人惊讶的是我们成年后有多少行为是从童年学来的。童年体验到的最强烈的情绪,不可避免地变成我们成年后经常有的感受。——“孩子是成年人的父亲”
对大多数人而言,成长的本质就是要减少并最终打破这样的依赖关系,这样才能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人。顺从行为可能导致有些人把依赖当成了生活方式,这些人永远没有长大成人。
愤怒的表现:我为什么不会生气?你被两个仁慈的独裁者给俘虏了,他们完全掌握了你,同时,又对你倍加关心照顾。你会是什么感受?换句话说,你的愤怒遇到了你依赖的父母的绝对权力,你怎么能对他们生气呢?
你得学习如何不带攻击性地发火。愤怒是不会被完全压抑下去的,只是你换了一种缓和的方式来释放愤怒,让别人几乎觉察不到,这样就不会让任何人感到不安。
怄气是最能说明怎样用时间来稀释愤怒的例子。通常这是孩子在权威下无法随心所欲才做出的反应。怄气是输家在对强大的赢家做出反应。
释放愤怒的方法:
秘密协议:你对自己不诚实。为什么你总是遇到类似的事情?这些事情最后都让你显得很蠢,让对方占了上风,让你感觉又变回小时候那个可怜弱小的自己,到底是纯属倒霉,还是因为你用某种方式和对方共谋了这件倒霉事儿?
你偷偷地或无意识地配合对方,来给自己制造不快。这就是在玩心理游戏,而且在游戏里输的人才算是赢家。
“共谋”,我想让自己不快乐,我在努力让自己活得悲惨,这听着也太蠢了。
我们看到的自己,并不一定总是我们喜欢的样子。从当下的你,变成你想成为的自己,必定要经历行为和态度的转变,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需要勇气和决心。为什么你会拒绝打开这扇学习之门,因为它通向一条艰苦之路。
父母自我状态:挑剔型父母:爱批评、愤怒、严厉。
问“”我的“父母状态”在哪里?我不跟人生气,我不责备别人,也不训斥别人,我看到的都是别人的优点,还鼓励她们。
答:没有一种批判比自我批判更强烈,也没有一个法官比我们自己更严苛。就是说,我们判定了自己有罪,然后谴责自己,惩罚自己,折磨自己,这种谴责和惩罚会伴随一生,变成无期徒刑。
问:那怎么办呢?
答:能帮你的人是你自己,也只有你自己你能停止自我批判吗?你能对自己好一些吗?你能开始爱自己吗?
成人自我状态:指我们用理性而不是情绪化的方式来行事。它让我们能应对此时此地正在发生的现实状况。在这个状态下,我们能计划、考虑、决定、行动。我们能理性而合理地行事。处于这个状态,我们所有的知识和技能都能为自己所用,而不再被脑子里父母过去的声音所驱使,也不会被童年的情绪所围困。我们能思考当下的状况,基于事实来决定要怎么做。
三个状态的区别:在“儿童自我状态”里,你会体验到童年的感受,好的坏的都有。可你学不到新的东西。在“父母自我状态”里,基本上你不是在挑剔就是在教育别人。你在用言行重复从父母那里学来的观念和价值观,你会想证明给别人看,让别人接受你的观念和价值观。这种确信无疑的状态,没法给新知识额新理念留出一席之地。旧的思想主宰者你,这就是为什么单靠争论不能改变一个人的想法,只会让人更固执己见。第三种“成人自我状态”思考当下的事情,评估自己的行为,或者倾听别人对你的看法而不马上反驳。这个过程需要艰辛的努力和刻意的思考。
没有人能让我们产生什么感受,除非他们用蛮力胁迫你,说到底,使我们“选择”了自己的感受。我们“选择”了愤怒,我们“选择”了悲伤。一个人怎么进入你的脑袋,强迫你产生任何情绪?别人或许会影响你或者说服你,可最后,是你自己决定要选择什么样的感受。(都是自找的)
那么,你还要为自己的不快乐责怪别人多久。该为你的行为负责,包括你的情绪,这才是成年人会做的事情。如果你为自己负责,就会认识到你对自己是有自主权的。因此你就知道自己有力量来改变处境,更重要的是,有力量改变你自己。
未完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