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到了年纪不结婚,潜意识里会很着急,然后等过了那个年纪反而不会着急,只是具体哪个年岁,却没人告之。
听到这些话:
23岁时,maybe ,
25岁,是的吧,
27岁,嗯,是的。
当然,说“嗯,是的”会在35岁之后,这个自然,思维先行的人类没有绝对相似的,只是我要比别人更早些,27岁就过了“着急期”。
身边的人,第一个结婚的,深感惊奇;第二个结婚的,动作也蛮快的;第三个结婚的,又要随份子钱了;第四、五、六……,开始着急了,为什么同是“笑起来犹如夏花”的自己却还是形单影只;慢慢的,high歌随叫随到的没有了,逛街遭钱的没有了,后来就连撸串吐快的也没有了,忽然落寞了起来,走在大街上,自己真的成了路人甲乙丙。
最后,喜欢上了独处,然后,在无数个不见天日里,连超市都有了送货上门,于是,再难有了出门的理由。
爸妈的问候电话成了催婚和相亲的例行公事,七姑八姨的话语里成了掉价儿的白菜,于是,交流变成了对话障碍,恼怒了几次于事无补,继而淡然了。
电话响起,不看就知道,界面上是那两个习惯了二十几年的称呼,第二声接起电话就已经想好了说辞,于是乎,一分不到的通话就疲惫的结束。
似乎很漫长的一段时间,抵触和所有人接触,直到微信不再响起,知道所有邮件都成了广告和公司的通知,我开始适应了孤独带了的巨大乐趣。
直到存款少许够不上任何一个地方的房价;直到想或许就可以实现一次远游;直到无所谓升职加薪;也许一切看起来十分的落魄;直到和来到这个世界的同期生相比似乎显得自己一无所有,直到电话里爸妈的声音开始显得无奈又迫切,我开始对一切释然。
固步于现状,不好不坏,不用判断所遇是否非人、良人;随缘于未来,或好或坏,非人、良人自是命中注定。
是良人,必要死别,绝不生离;
许非人,决然放弃,绝不妥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