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姑姐的丈夫几年前癌症去世了,那时大姑姐52岁,大姑姐的儿子一家在城里打工。
家里只有大姑姐一个人,要知道在农村家里没有男人还真不行,因为农村的许多活儿女人还真干不了,大姑姐家承包地也不少,三个人份的,就想再找一个上门男人。
在姐夫去世不到一年的时候,有人给介绍了一个男人,比大姑姐大3岁,老婆也去世几年了,一个儿子已经结婚了,因为儿子结婚时没钱盖房子,就一直一起住的。
可是和儿子儿媳住在一起终究不太方便,就也想着再找一个,正好人家给介绍了大姑姐,两人见面觉得还不错,就相处着,到了农忙的时候,男人主动过来帮着大姑姐干活,大姑姐觉得人挺勤快能干的,就让男人搬了过来,两人也正式在一起了。
没有领结婚证,就家里姊妹一起吃了个饭,就开始“姐夫”地叫着。
新姐夫来了之后,大姑姐的担子轻了不少,家里人也放心了,想着终于像是一户人家了,虽然是二婚,但有个伴,能相互照料着。
可大姑姐和新姐夫过了两年,就发生了矛盾,大姑姐把新姐夫给撵走了。
原因是新姐夫记挂着自己儿子,秋收的时候,去卖农产品,新姐夫只要大姑姐不跟着就想着贪点钱,后来被大姑姐发现了,说记挂着儿子和孙子,想着帮衬点儿子,大姑姐就骂他:“人家都把你赶出来了,你还挂着,你说你以前拿点农产品回家,我就不说了,你现在还偷着密下钱,这可真是家贼难防啊。”
新姐夫说:“我一年干到头,本来你就应该给我分点。”于是两人各讲各理,就吵了起来,大姑姐一生气,把新姐夫撵走了。
新姐夫回了家,儿媳妇不愿意了,本来家里就3间房,中间是厨房,两边各一间可以住人的那一种。
公公走得这两年,儿媳妇把家里简单装修了一翻,两口子搬到了公公原来住得那间房,自己原来住的那间,给儿子学习,写作业用了,这样一安排因为中间隔了个厨房,两口子看电视也不影响孩子学习了。公公这一回来,就没有地方住了,儿媳妇让公公把院子里的仓房收拾出一间,住在那里。
新姐夫家那边土地少,男人们一般都出去打工了,新姐夫的儿子农闲时也出去找活干,家里就剩儿媳妇,小孙子和公公,也不太方便,儿媳妇也天天嘟囔着公公不出去干活,在家吃闲饭,所以新姐夫觉得呆着也挺难受的,就又想着大姑姐这边了。
于是又托人到大姑姐这边探探口气儿,其实新姐夫走了,大姑姐这边还真觉得少个伴儿,少个帮手,就松口让新姐夫回来了。
新姐夫回来后,大姑姐给立了新规矩,以后不许新姐夫往自己儿子那儿送东西,包括钱和物,农闲时要出去找活干,每年要交给大姑姐1万块钱,用于以后两人养老。
听婆婆说完这事,我就想:快60岁的新姐夫要每年上交给大姑姐1万块钱是不是有点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