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十二
1971年9月,秀贞要带孩子(张卫红二弟,)张卫红只能去上学,读一年级。
那时的学校,上课时间很少,多半学工,学农,学军,参加劳动和批林批孔。
其余就是在学校跟同学玩。课余时间,校长徐景东,常常和他的老婆种菜;他老婆一身乡下人打扮,蓝布对襟衣衫,蓝布小裤脚裤,小脚,头包蓝布帕子,他两口子感情很好:徐校长挑水,老婆浇菜。
就连姜疯子也不疯了!他已经结婚,他老婆矮矮胖胖,白白净净,没有文化,外省的。
她正坐在凳子上逗身边的一个三、四岁男孩玩。姜疯子坐在旁边看书。
学校另一位老师,尚未成家,也是外省的,三十左右,中等个子,一张文静、端庄的脸,一头齐耳短发,常穿件花衬衣或豆绿外衣,下穿黑兰裤子,黑色精绒布鞋。
她教一二年级,她姓黎,黎玉润,同学们叫她黎老师。
黎老师还没成家,也没人知道她为什么没成家?反正黎老师课余时间常常抑郁寡欢,像是在想什么?
在农场,除徐兴义两口子之外,下了班,都爱开荒,都爱种自留地。
所以,只要是农场的空地、房前屋后,边边角角,坑坑洼洼、都被种上了农作物;有的裁包谷、有的种红著;有的地又种白菜,青菜。
所以,农场的家属不用买菜,只需买点定量供应的猪肉。
有的家属还养鸡,养猪,到了年底,还杀年猪,吃不完,腌成腊肉。
所以,秀贞也种自留地,也养了两头猪,十几只鸡,可以说丰衣足食。
因为当时,农场领导默许,不管。而在农村,有框框套套,“什么割资本主义的尾巴!”;这样不能种!哪样不准搞!要穷一起穷!所以农村很穷!……
秀贞除了腌腊肉外,还腌各种腌菜;什么苦菜酸腌菜,腌酸罗卜,腌糟辣子,以及晒干板菜:即把白菜,苦菜洗净,用水煮一下,晒干,储藏起来,等到冬天,没菜的时候,抓一把,用水泡开,跟蚕豆米煮熟,放上油盐,辣椒,相当好吃!相当下饭。
下班之余,老Q父亲喜欢拉二胡,他不喜欢听收音机里唱的”样板戏”,他拉二胡,根据心情而定,他有时拉"孟姜女”,忧伤,沉闷!小小的张卫红知道父亲心情不好。
有时他又拉《往年梅花开》,这时母亲也边做事边合着唱,"往年的梅花开,
哥哥回家来,
今年又到梅花开,
哥哥开山炸石岩,
公路修起来,
开呀开呀开呀,
今年哪个梅花开,
开山炸石岩,
公路修起来。
..……
要不就是拉,《绣荷包》
小小荷包,
双丝双线飘。
妹绣荷包么,
挂在郎腰。
妹绣荷包么,
挂在郎腰。...……
夫妻二人一个拉二胡,一个清唱,张卫卫知道父母高兴,又人来疯,在旁边不是跳跳蹦蹦,玩耍,父母也不管他。
有时遇到下大雨,老Q父亲又带着张卫红去小河小沟逮鱼。那时生产队的稻田都使用农家肥,所以魚很多,有时还能逮到泥鳅,黄鳝。
每到夏季,一阵电闪雷鸣,乌风暴雨过后。山上大水流进沟里,又从沟里淌进小河,然后又从小河流向龙川江。
这些魚都是从龙川江游向小河,然后又逆水游进沟里。因为沟里水浅,抢水鱼又多,好逮,一两柞的才要,小点的,看都懒得看!等到逮到一两斤,父子两个高高兴兴回家,张卫红老远就喊,“妈!妈!逮着好多!"秀贞高兴出来接水捅,拎到水管上打整。
秀贞不敢杀魚,这时老Q父亲又找来剪刀,三下五除二就把鱼杀好,刮去鱼鳞,抠掉鱼腮,秀贞只管洗干净,拿到灶台打整。
到了晚饭,又是一桌香喷喷的饭菜,这时老Q父亲又要倒上盅酒,慢吃慢喝。
喝到兴起,老Q父亲开始讲小时候的故事,讲年轻时的故事。
秀贞和张卫红就坐在旁边边吃饭边听故事。老Q父亲有时也讲益智,绕口令之类的。如,从前,有一个庙,庙里住着一个尼姑。有一天,来了一个醉汉醉,倒在庙前,尼姑救起醉汉并住在一起。乡民觉得尼姑这样做有伤风化,就告到县衙。县官把尼姑和醉汉带到衙门审问,问尼姑:
“醉汉是你什么人?”
尼姑答:“醉汉凄(妻)地尼姑救(舅),尼姑救者(姐)醉人妻。
县官一看,说:“放人!”
老Q父亲故意买个关子,不摆了,喝口酒,才慢幽幽地抬起头,醉眼朦胧地问张卫红和秀贞,“尼姑和醉汉是什么关系?”
张卫红和秀贞都答不上来!张卫红一脸期待,秀贞看了眼丈夫,“哪样尼姑舅姐尼姑舅?”
老Q父亲得意地告诉他们,“就是父女关系”,于是一句一句的分析给他们听,秀贞听了,也听懂了,张卫红仍然没有听懂。
到了年底,也请半山的杨大爹,或是东边临村的张队长来家里,或是校长徐景东,炒几个菜边喝边闲谈。
不过徐景东毕竟是知识分子,话不多,只是听,说的少,老Q父亲又没什么文化。
老Q父亲讲的,他未毕感兴趣,但徐景东并不表露,又不扫老Q父亲的谈兴,所以,父亲跟他毕竟有点距离,也就很少请他喝酒。
到了年底,徐洪昌拉货下渡口,又把他大女儿徐燕送来,徐洪昌嘴巴甜,“大哥,大嫂,你看你弟妹这两天忙,又要领二姑娘,徐燕就给她在哥嫂家在几天”
话说到这份上,老Q父亲不好拒绝,秀贞更是心软,赶忙去牵徐燕的手。
小徐燕,聪明伶俐,一囗一个"大爹",一口一个"大妈”的喊。
徐燕,有八九岁了,半大姑娘,把两口子的优点全部汇齐,那张脸,脸型像徐洪昌老婆,鹅蛋美人脸,眉眼像徐洪昌,眉眼会说话。
小姑娘头扎两支羊角辫,穿件当时适新红色外衣,花裤子,小皮鞋。
有玩场了,天天带着张卫红玩,不是花丛边捉蝴蝶,就是玩家家,或是玩躲猫猫。
徐燕有玩场,自然不想家,她老子,免得领,而且省饭食,故意不来接姑娘。
几个星期还故意写封信,“麻烦大哥大嫂帮带姑娘了!我这阵也没跑你们这边,等跑着,一定把她带走!感谢大哥大嫂! .……”
白说白讲,明明几天前,老Q父亲还看见他的车回省城,开得飞快,生忙熟人看出。
好在到了年底,老Q父亲家基本不开饭,常常被杨大爹、张队长请去吃"年猪饭”。.....(未完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