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同事穿了老布鞋,好久没见到了,挺新鲜的。同事说还是这鞋穿起来舒服,上脚。不过,这也不是以前的手工鞋了,在商场买的,只求个神似,布面,塑胶底。于是就谈起了小时候穿的老布鞋。
小时候没有买鞋的,都是妈妈亲手做的。做鞋之前先打袼褙,我们家乡叫布缺子,是碎布旧布加上衬纸用浆糊一层层裱糊起来的,用一块大薄木板衬着,一直糊四五层,糊成一大块厚片,然后拿到太阳地下晒,晒得邦邦硬,揭下来压在床席底下,做鞋时就取出来用。家乡把这样的硬布块叫作布缺子,把纸箱瓦楞纸之类的叫作纸缺子,同时又把脸上的痣叫作缺子。当时没怎么在意,一直这样叫,现在突然意识到这完全不相关啊。
做鞋时先要铰鞋样。一般是用旧报纸杂志剪成鞋样,分为鞋面鞋帮和鞋底。先用笔画好了样,再剪下来留存着。鞋样有很多,大小、棉单、男女、新老,邻居间经常互借鞋样。我特别喜欢看鞋样上的文字,剪断的新闻稿很有意思,一句话被隐去了大半,让人随意猜量,每次读都会有新的意思。
将鞋样用针固定在布缺子上,照样子剪下来,鞋面鞋帮用黑布再包一层,缝合起来,鞋口处加缝一条白布,有时也会用绒布条代替,手巧的人还会在鞋面上绣花。这样鞋面就做好了,剩下的就是鞋底了。同样也是先铰出样子来,不过要好几个,把铰下来的鞋底样一层层叠起来,最后再贴一层白布,裹好后,用大针麻线一针针密密地纳在一起。这就是纳鞋底了。
纳鞋底用的针很大(小针扎不动),和食指差不多长,牙签样粗。有专门卖纳鞋底针的,以前是走街串巷卖针线的,后来就到商店了。即使这么粗的针,也常会折断。除了大针,还必须用顶针,宽宽的一个满是坑眼儿的钢戒指。那么厚的几层布缺子,很难扎透,先把针扎上,再用顶针用力一顶,针就过去了,这样还不行,还要用镊子,一种很大的头部合并双脚张开的拔针镊子,夹住冒头的大针,用力一拔,针线就过来了。抽过针线,再反扎回去,如此往往复复,一双鞋底要纳几千百针。
纳完鞋底,就可以用粗麻线把鞋面鞋帮缝在鞋底上了。缝好后再做点最后的装饰,一双老布鞋就做成了。这样的老布鞋,跟脚、吸汗,穿起来特别舒服,而且不易坏,往往是穿好些年,只在鞋尖处磨了个洞,再铰块布补上,仍能继续穿好些年。
小时候家家都是这样做鞋。主妇们几乎天天在搓麻绳,串门手里也不停。冬天,坐在廊下向阳处,用一个捻线锤,瓷葫芦穿根筷子做的,在大腿上滚捻麻绳。捻好了麻绳开始纳鞋底,一群主妇坐下太阳下,边聊着家常边纳鞋底,手和嘴都不闲着。
后来,市面上来了一批塑料鞋底,做鞋时只用做鞋面,然后直接缝在塑料底上就成了。不过,这种塑料底很滑,而且很容易坏,穿不了一年鞋底就断了。虽然这样,大部分人还是不再手纳鞋底,而是直接买现成的了。接着又流行起了泡沫鞋底,比塑料底轻便又舒服,穿起来好多了,但还是易坏。我穿过好多年泡沫底鞋。妈妈每年仍要打好几板布缺子做鞋面,但再也没有纳过鞋底了。纳的千层底是好,但很伤手,一双鞋底纳下来,手上到处是勒的红印子,很久都消不下去。
看到老布鞋,小时候那种亲切感挡也挡不住就涌过来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