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溺江竟是一盘棋

作者: 黑白先生的世界 | 来源:发表于2017-09-20 01:31 被阅读12次

为什么一个立场坚定斗志强的人会寻了短见?为什么民间会用包粽子和赛龙舟这两种奇怪的方式纪念屈原?这是人性的扭曲,还是道德的沦丧?——黑白先生

又是一年端午节,朋友圈早在前几天就一直在传端午节不能说祝你端午快乐,要说祝你端午安康。暂且不提这个安康还是快乐的事情。

如果问你,端午节是一个什么传统节日,相信大家一定会很快回应“端午节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传统节日”。

对于屈原溺江这个事情,我记忆里是小时候有一个电视情况,正是屈原满怀爱国悲苦之前在江边,因为体重一般,所以绑上石头走入汨罗江中。心里还记得当时心内的那种震撼和不解。

今天我们不搞笑的说感谢屈原大大以绳命为我们换来三天假期,还有有粽子吃,有龙舟看,还不用背2000多字的《离骚》。

今天我们回到当时的情境,帮助大家回顾一下屈原溺江整件事情的疑点。

疑点一:自傲的人怎么会自杀?

我们都知道屈原大大是一个非常自傲的人,才气逼人,傲气冲天。

望大河之洲渚兮,悲申徒之抗迹。骤谏君而不听兮,任重石之何益?屈原大大的这句话意思是,如果君王不听你良言劝谏,你要那重石溺江有何用?

屈原大大也曾说过“知死不可让兮,愿勿爱兮”,大意就是“珍爱生命,人人有责。”

任何一个有节操、聪明有智慧的人都不会想到用自杀这样最无用的行为来终结自己的生命。更何况屈原大大是贵族,才干强,可以用更多有用的行为来报效自己热爱的国家。

疑点二:端午节怎么会变成了屈原专属的祭念日?

端午节早在屈原溺江之前就一直存在。闻一多曾在《端午考》里考证说,端午节最初是吴、越两族的图腾祭祀的节日。部落敬畏水里鱼虫,所以把龙当做图腾,因此把舟造成龙形,祈福消灾。

可以说,端午节原本跟屈原大大所在的楚国关系不大,它有点像现在的西方情人节、圣诞节,本来是国外的节日,后来却变成了屈原的专属祭念日。

疑点三:为什么选择扔粽子和划龙舟这两件事情来纪念屈原?

常言道,民以食为天,在中国古代,节俭更是一种优良作风。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就算是在早二十年前,我们的父母也一直告诫我们要珍惜粮食,因为每一粒米代表了我们留下的每一滴汗。

可是在这样一个连一粒米掉到地上都要捡起来吃的古代,却要把粮食做成粽子,扔到江河里面去。如果是为了祭奠,那么食物供奉一下还可以吃,为何要去浪费粮食?建议文明办一定要穿越回去提倡”光盘行动“。

其次,祭奠是一个庄重严肃的行为,而划龙舟也太热闹了,鞭炮齐鸣,敲锣打鼓,喊声震天,红旗招展,人山人海,一点都不严肃,还显得那么喜庆十分,一点也不吻合祭奠的气氛。

所以,一个很自然的问题:为什么一个立场坚定斗志强的人会寻了短见?为什么民间会用这两种奇怪的方式纪念屈原?这是人性的扭曲,还是道德的沦丧?

让我们穿透历史迷雾,带大家回到屈原溺江现场,力求还原历史真相。

版本一:

在屈原徘徊不定,准备殉国溺江的时候,他遇到了一个渔夫。渔父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这句话用现在的意思就是说,你个逼不就是那谁吗?怎么溜达到这里了。

跟现代大部分社会低位高的人一样,面对基层小人物,屈原也看不上这个渔夫,对渔夫的问题就当作没听到,只顾着自己吐槽“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常言道,高手在民间,这渔夫就是传说中的高手。面对屈原的忽视,他的小宇宙瞬间爆发,对屈原进行了强有力的讽刺”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皆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他说,你个鸡巴装什么圣人,毛主席说过,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你自命清高,不死才怪。

《史记》写道,屈原被渔夫“碾压”得憋屈,“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自投汩罗以死”。

屈原因被民间高手“碾压”,无脸再活,于是自杀投江。

版本二:

屈原与渔夫在汨罗江边进行了历史性的会晤,就楚国的经济和军事交换意见,达成了共识,设计了震惊中外,甚至一度要被韩国申遗的“纪念屈原版端午节”。

先来谈一下屈原与渔夫交流的楚国经济问题。

上面我们说到把粮食包成粽子扔到江里是一种严重的浪费问题。但是回到政治经济的本质,我们再来深度研究这个问题。

自古以来,江南地区是鱼米之乡,量产丰富,是个富庶的地方。楚国横跨长江汉水,气候温和,农业发达。俗话说:湖广熟,天下足。于是到了楚威王、楚怀王这段时间里,他们面临着一个其他地方想不到的问题:粮食过剩。

小学课文《多收了三五斗》里面就曾经讲过,粮食产量过大,供大于求,粮价一落千丈,谷贱伤农。粮食不够百姓愁,但粮食过剩皇帝更愁,为什么呀?粮食产能过剩,价格便宜将会导致贸易逆差、仓储成本加大,更怕大量农田荒废,老百姓不种粮食了。

中学政治书上有个资本社会恶毒的案例,那就是资本家生产的牛奶太多,宁肯倒海里也不给穷人吃。这个案例也为我们提供了解决粮食产量问题的思路。只要把粮食做成粽子,扔到河里浪费掉,就解决了楚国最大的经济问题——粮食产量过剩。

再来谈一下屈原和渔夫交流的军事问题。

春秋战国时期,列国纷争,军事力量强大与否决定了国家的生命值。

你想象一下这个画面,无数青年男子劲往一处使,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那千舟竞发,基情四射,汗水交杂着河水。

很明显,这就是一场场军事演习,那龙舟争前恐后的竞争意识能提高楚国军民的凝聚力,那整齐划一的划桨动作能提高楚国军队协调作战能力,那拼搏奋勇的每一次划桨都是在锻炼楚国军民的体魄和军魂。

利用端午节”扔粽子“和”赛龙舟“正好解决了战火纷飞的年代楚国经济上的富国和军事上的强兵。

然后,在五月初五那天,屈原左手右手一个慢动作,他往前走了一步又一步一步一步似爪牙,是魔鬼的步伐,怀石走入汨罗江中,留给历史一个悲凉的背影。而渔父动用自己的民间力量,直播技术,宣传造势,号召大家用扔粽子和划龙舟的方式纪念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屈大夫。

不久,包粽子和赛龙舟就成为了纪念屈原的独有方式,并最终替代吴越的祈福说,成为端午节的由来。毫无疑问,屈原和渔夫是历史上最成功的网红和推手组合,渔夫将屈原捧成了历史上最著名的”网红“之一。

楚国人民从此真正站起来了。揭竿起义的陈胜吴广,是楚国人;一把火烧了阿房宫的项羽,是楚国人;建立汉朝的刘邦,也是楚国人。

相关文章

  • 屈原溺江竟是一盘棋

    为什么一个立场坚定斗志强的人会寻了短见?为什么民间会用包粽子和赛龙舟这两种奇怪的方式纪念屈原?这是人性的扭曲,还是...

  • 《王九怪闲话@忆屈原》

    端午节拜屈原 忆屈原罗江精魂在 大山下恋屈原

  • 端午

    花,墙外暗香阵阵 屈原,溺后极尽哀荣 而危言,是现世一方惊堂木

  • 屈原《涉江》原文

    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巍。被明月兮佩宝璐。世溷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驾青...

  • 假如屈原不跳江

    假如屈原不跳江, 中国和世界的诗人会晚一点诞生,中华大地会推迟响起千古绝唱; 假如屈原不跳江, 祖国就会少...

  • 屈原与汩罗江

    忽然,顿悟。 为什么屈原要死。 没有人(能够)懂他,理解他,认同他。 五一前夕于江南

  • 汨罗江与尼罗河

    前两天有个学生问我:“屈原跳的哪条江?” 我答:“汨罗江。” 今天放学后学生对我说:“老师,你都教错了。屈原跳的根...

  • 越黄山,遥相守

    夏无情,天已凉。蜜蜂蚂蚁要冬藏。溺啊溺,枯夏。度不过涵江,舞不动周船,父女情深节日赞。 江靠岸,应乘船,鸥鸟展翅一...

  • 端午话粽子

    端午话粽子 端午节吃粽子的由来,是为了纪念屈原的,屈原投身汨罗江后,刚开始是人们为了不让鱼儿吃屈原的身体,纷...

  • 端午殇

    敬屈原丂,忠直谏王不畏权贵;叹屈原丂,满腹经纶才华盖世;惜屈原丂,不与污浊苟且,自淹汨罗江; 留芳名千古...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屈原溺江竟是一盘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qlns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