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我是喜欢夜的。
就像现在的这个时候,一个人坐在学校的一处还算干净的水泥台阶上。远处有熹微的灯光,和近处身边细微的蚊子与凉风。
细微的凉风常常让我想起以前的很多个夜,每天会很晚去操场呆会儿或着跑步。
夜晚的凉风时常袭来,我喜欢一个人躺在操场一边看夜空一边听风吹树叶的簌簌声音。
有时候我会觉得天上的那个月亮好明好圆,忽然想笑,很多时候却是自己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想笑,或者是因为我想起了那个“花好月圆”的词语,又或者是因为那句“碧海青天夜夜心"的诗句,总之现在思想行为往往没有原因和目的。
然后在那些七月流火的日子里,在那些操场跑道边的棵棵法桐和白杨树开始慢慢掉落起叶子的日子里,凉风会更加肆虐。
我是在突然看到白杨树叶一瞬间凋零堆叠的刹那顿感凄凉的,因为深夜的操场,往往只有我一个人。
也曾在此见证过一场属于两个人的浪漫:男孩子为过生日的女孩点起漂亮的蜡烛,摆成心形,然后看蜡烛在黑夜里亮到很晚很晚…
凉风里我曾在微博里写道:“看到落叶堆叠一地,才发现原来冷了”,触摸铁栅栏时确是真切感受到冰凉开始是刺骨的了。
反正来操场这个习惯后来被我坚持了很多个日子,会在黑夜里跑步,跑步的时候我就会想起《重庆森林》里那个编号223的警察,想起他说的“跑步可以让你身体里的水分充分蒸发掉,而让我不那么容易流泪“,也会在那样的夜里听歌,听王菲唱:"害怕悲剧重演,我的命中命中,越美丽的东西我越不可碰",黑夜的确更容易让人想起事情…
想起高中时上学的小城,喜欢每周末的晚上出去,然后在黑夜的灯光下逛到很晚很晚,当夜市街不再热闹,当昏黄的路灯在地面上投下孤单的暗影,开始一个人回家。
会在零星的路边摊买点小吃带着,也会在那个租书店快打烊时停下脚步犹豫着要不要借本书看。
经常会在周末的夜晚去小城广场的大屏幕看电影,曾经因为看了一部美国的恐怖片而回来时步履匆匆,因为脑海里总是浮现着里面有个人身体被掏空的血腥画面。
那个时候就开始那么执著地喜欢着夜,例如会在晚自习放学的教室呆到熄灯,然后摸黑数着阶梯下楼离去,会在睡不着时打开那个自己花了30块买的 Wokeman听当时喜欢的周杰伦的磁带,因为喜欢单曲循环而频繁倒带,会在很晚回短信,会在偶尔去次网吧时出来发现已快半夜…
可是现在依然喜欢着夜,学校的小卖铺每天会打烊到很晚很晚,而我经常买瓶矿泉水在它对面喝完的时间也总是一延再延…
(二)
总是习惯性熬夜,早晨起来,已是日上三竿,脑袋迷迷糊糊,似乎还在咀嚼着昨天午夜听的广播里的故事。
小说广播每天午夜会有一期流行外传栏目,熬夜的时候我会听,听到感觉好的音乐人和歌曲的故事我就会关注或者搜索来听。
当然也会熬夜听歌,当然这时候最适合单曲循环的歌手肯定是陈奕迅了,当然从最开始疯狂迷恋陈的歌声到现在已经好久又不听了,似乎是因为心情淡然了很多。
于是忽而想起就放了首《全世界失眠》给自己听,这也是自己最近期喜欢的陈的歌…
“一个人失眠,全世界失眠,无辜的街灯,守候明天”
因为喜欢夜,因为喜欢观望街灯的感觉,所以总会被这句歌词打动。
记忆中上学的小城,街灯闪烁的夜晚的中心公园,总会因为节日而更加笼罩着“花市灯如昼的氛围,而我总会在每一个无家可回的节日里徜祥徘徊于这样的黑夜,观望街灯,直到很晚很晚.…
确也曾见过无数次街灯瞬间亮起的情景,那是小城临近暮色的时候。
也曾见过一片灯海璀璨夺目的壮观,那是在上海夜晚坐车经过浦东的杨浦大桥看车窗外风景的时候。
不知是谁说过:“我总是在最深的绝望里看到最美的惊喜”。
而我呢,那些灯,可就是我在最深的黑夜里看到的最美的惊喜?
耳边流淌的还是那首《全世界失眠》,全世界失眠,自己的确有很多次失眠的经历,不过大多数是因为白天睡多了的缘故。
我这个人就是这样,时间一旦闲暇,马上睡眠紊乱。记得刚上大学那会儿,周末总会嗜睡如命,白天“死亡”,夜晚兴奋,想来真是对自己无语。
失眠的时候当然就熬夜,那时候一心想写东西,所以会熬夜写东西,熬夜构思,总之一到夜深人静寝室卧谈结束自己就会“胡思乱想”起来。虽然很多时候只是构思,构思到凌晨好几点,然后不觉睡去。
然后第二天醒来就会困乏不已,懒得上课,痛苦起床的经历至今依然记忆犹新。
尽管后来不怎么写了,可是依然还在熬夜,熬夜看小说,熬夜看电影,熬夜听广播,熬夜刷空间,熬夜和陌生人聊天…
有段时间每天夜里追动漫,有段时间每天夜里安静看文艺片…总之习惯真是一种可怕的东西…而我却又是个极难改变的人…
最初的熬夜经历是在初中,那时候寄居在姨母的家里,一个人住着一个大大而空荡的堆满东西的房间,每天会早早地写完作业,然后从那些物什中找寻大表哥上学时留下的很多高年级的语文历史还有小说书看,有时候会看到很晚,然后被姨母催着睡觉,无奈熄灯…
于是后来会偷偷点起蜡烛看,结果却因为不小心把烛泪弄了一枕头而挨骂…
现在想起迷迷糊糊的脑袋我就还想继续睡觉,可是这一觉睡下去估计晚上又要失眠又要熬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