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听新闻,预告台风“尼伯特”将于2016年7月9号到达福建。时间变得更加紧张起来,我必须在7号稳妥地回到河南,计划去龙岩看永定土楼,也临时作了更改,定了下午三点到福州的动车。一看挽留不住,老默两口今天什么也不干了,专程陪我们在漳州附近的景点转转。
先去了龙海市港尾镇的军事古迹南炮台,炮台濒临东海,位于东南临海突出部的镜台山上,紧靠大陆,居高临下,雄视万里海疆。站在最高处,蓝天碧云仿佛触手可及。
它与厦门岛上的胡里山炮台南北对峙,互为犄角,扼守着厦门海口。历史上,南炮台在鸦片战争和抗日战争中立有赫赫战功,显示着凌然不可侵犯的民族气节。
整个南炮台环境清幽, 葱郁的草地上各种不知名的花茂盛地绽放,清丽的花更衬托出炮台城墙的古朴,要说最能体现劳动人民智慧的就是炮台的城墙了。
“这些土墙和造土楼的材料是一样的,历经百年风雨依然完好如初。”老默说。我的关注点立马转移到这些土上,土呈褐黄色,强度很高,一看就是经风历雨的古建筑。
百度了一下土的材料,竟然是三合土。作为业内人士,我再次对三合土顶礼膜拜了。闻名中外的土楼也是三合土所造,让我震惊之余,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今天不能去土楼的遗憾。
无处不在的大榕树在南炮台也彰显出旺盛的生命力,在一面城墙上半个树身从墙内钻出来,书写着历史和岁月的沧桑。
从南炮台出来,老默就带我们去了埭尾古村落。
埭尾村是福建漳州龙海市东园镇的一个行政村,为陈姓聚居地,由“开漳圣王”陈元光的第25世孙陈均惠的第八世后裔开基。由此说来,我也算是到了老祖宗的地盘了。
村子四周环水,傍水而建,30多米宽的水道,蜿蜒绕村而过,水上停着的几艘小木船说明村民还有不少水上生活。古村落整个建筑呈轴对称排列、屋顶多为硬山式曲线燕尾脊,红瓦屋面,石砌墙体。装饰工艺也极为精湛,木雕、砖雕、泥塑在梁、拱、窗花等构件上的运用都令人叹为观止。
即便是梁上的漆画、贴金随着时间的推移虽然有所磨损,但从古厝精巧的构造和装饰,仍能看出当时埭尾村富甲一方的家世。当地村民说,以前这一带流传的一句话“有埭尾厝无埭尾富,有埭尾富无埭尾厝”,意思说:就算你跟埭尾同样富有,也没有跟埭尾同样的房子,有跟埭尾这里同样的房子也没有埭尾那么富有。
古厝前面大都留着十多米宽的大埕,平常的农事、大型活动就在这里举行。其中一幢两落的古厝,埕前还留有空着的旗杆位。村民说,以前这里有4根旗杆,历史上祖先遗留下来的,表明这里人才辈出,因为考取功名、外出当官的人才能立这个旗杆。
一排排整齐划一的古厝之间,边门对着边门,中间仅隔一米多宽,当所有边门都打开,一条由村头连到村尾的快捷通道就这么形成了。遇上下雨天,不带雨伞跑遍全村也不会淋湿。
自从古村落被发现宣传,就走进了全国人民的视野,是一个集旅游、历史、建筑等各种研究的爱好者美不胜收的好去处。它也是龙海市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民居建筑群,可以说是闽南建筑装饰的一个缩影。
村上转了一圈,临近中午,有些饿了。走到村尾就看见了“锅边糊”的标牌,字体有些歪斜,一看就是村民写的。看到了吃的,几个人就有些兴奋。因为从进村就没有看到商店、饭店,想着肯定得跑到市里找吃的。
这是村上一个村民在自己家里开的一个小食点,一口土锅,边上一个小石磨。我们到的时候,女主人正在磨米,白白的米浆顺着石磨流下来,一股原生态的美食气息顿时扑面而来。
儿子一看立马来了兴趣,跑到磨前要亲自体验,先前看店主人像做游戏一样有节奏地磨,真亲自去干了才知道不是那回事。儿子手抓着杆子向前推,第一下,磨就没动;后来又咬了咬牙,运运劲,结果用力过猛,磨盘“呼”一下转了起来,儿子跟着就往前迾斜了一下,差点甩出去,磨了四五圈,就直喊累,看来这不仅是个体力活,还是个技术活啊。劳动中充满了智慧!
新鲜的米浆磨好后,主人在灶里加了炭火,开始做锅边糊了。米浆在热力作用下凝固成块状,加了水、笋片、卤蛋、烤肠和各种佐料,一碗锅边糊就成了。
端上来,每个人都带着幸福的笑,对这道当地小吃美食相当满意,就忍着先拍了照片才开始吃。
从埭尾出来,老默怕我们没吃饱,又到了一家当地的饭店吃了正餐,点了有名的盐水鸡。菜是非常丰盛的,可是不管怎样,还是感觉那碗锅边糊最走心,忘不了那种感觉。
吃完饭在漳州火车站坐上到福州的动车,再见了,老默夫妇,感谢几天来的陪伴;再见了厦门,这些美景我会永记心中!
2016年7月7日下午一点,返回家中。
2016年7月9日,台风“尼伯特”登陆,河南多地大到暴雨,新乡出现了3小时250毫米以上的超级暴雨,出现严重汛情,交通中断。
2016年7月10号,台风过后,厦大校内的树东倒西歪,许多树被连根拔起,校名牌也在台风中刮失,校长挽着裤腿在积水和一片狼藉中寻找校名牌,网上都是福建受灾的报道。
那些秀美的风景在每一次天灾中都经历着严峻考验,感谢当地人民守护着那些城市和风景,及时修补大自然带来的伤害和残缺,总是把最美的一面呈现给我们!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