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教育亲子教育我们受过的那些教育
对孩子的约束,应该多还是少?

对孩子的约束,应该多还是少?

作者: 周周赋能 | 来源:发表于2020-01-07 10:34 被阅读0次

    今天跟一个朋友聊起小孩的教育,特别谈到该不该打骂的问题。我的观点是:该。

    我知道这个想法并不符合主流观点。现在很多人都在说孩子有创造力,如果约束得太多,可能就会把他的创造力给抹杀掉。

    这种说法,我是认可的。小孩的创造力的确很珍贵,我们应该好好地珍惜。

    如果创造力这么珍贵,应该让他的创造力发挥什么作用呢?

    我们可以试想一下,如果一个孩子很有创造力,那么他可以去做发明创造,未来可能做研发,创造出一些新产品,或者是一些新的理论。

    想想就兴奋,简直是未来之光,大家都希望孩子成为众人仰望的明星。

    那么关键问题来了,不能只是想想,还是要看看实践,明星是怎么创造出来的?

    不管在哪个领域,明星总是很稀少。比如说最近华为招的那些天才青年科学家,每一个都是万里挑一的尖端人才,就算不说他们的天赋出众,就说说他们的日常生活,也是极其自律。

    其中的一位天才左鹏飞,在华中科技大学学习时,每天学习非常自律,早晨8点起床,晚上10点多从实验室回到宿舍,据说是全年无休。

    这种自律能力,令人发指。

    我最近也看来一位曾经华为的老将的文章,里面提到他的求学经历。他在小升初的时候因为差一分才能上重点中学,结果父母东借西凑才交上赞助费,让他有机会上重点。他也从此开始洗心革面,奋发读书,在初一的第一次期中考试考上过了全级第2,硬是给那些学霸齐刷刷地打脸。

    这已经算是逆袭的经典了,然而故事还没完。他后来考上了北京的985大学,也连着考上了研究生。这时才发现,自己竟然没办法往上突破了,因为看到某些天才同学的进步神速,自己资质实在有限,没有往上发展的机会了。

    可见成为天才,需要勤奋自律+天赋。

    那么,就算不是成为万中无一的明星,哪怕成为百里挑一的精英也是不错的。

    如果想要成为精英,至少也要超级自律。其实想想我大学的时候,能考上研究生的那些同学,我们基本都觉得他们很刻苦,每天都有大量的时间投入到学习当中。其中有位大佬,文武兼修,任何团队比赛都是队中的核心,每天也必定看他出去打球,但是到了自习时间,一定是雷打不动地去学习,最后还报送上了研究生。不止是他,很多学霸都有这种习惯,平时玩的时候很疯,但是该工作的时候也一点不含糊,哪像我这种半吊子,两天打鱼,三天晒网。

    其实一个人能不能有好的未来,关键是看他是否能自律。

    但是自律这种事,怎么养成的呢?

    根据我看到的,有至少有四种方法

    1、父母以身作则

    很多精英的自律的习惯,大部分是在父母身上耳濡目染得来的。生在精英家庭,家长做表率,孩子就能从中学会很多做事的方法。不过这里说的家长,指的是所有的家长,包括爷爷辈,如果家里有一些普通老百姓,那么就真不好说了。

    因为好的习惯会传染,不好的习惯也会。

    我并不歧视普通人,但是平凡人身上有很多本性的操作,会成为一个人成长的障碍。其中最主要的一种行动,那就是懒。人之初,性本懒。这是不变的规律。而一个人成才,需要反人性的操作。

    2、换环境

    如果父母不够优秀,那么可以把孩子投入到一个积极成长的环境当中。我们常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优秀的资源能被优势利用的方法,就是把它们聚集到一起。优秀的孩子都会扎堆,形成良性竞争,同时吸引优秀的老师也会聚集,教出来的学生也是优秀的。这个逻辑反过来也可以说的通,整个是一个良性循环。

    这里说的换环境,就两点,要么考重点学校,考不上,那就花钱送他去读好学校。

    退一万步来说,就算到了好学校,他也学不好,他身边的同学还可以拉他一把,未来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图片来自网络

    3、试错,从中反省

    这是最坑爹的一条,但是只要钱管够,多试几次,总有成功的。

    怎么让孩子有一技之长呢?

    最好的方法是让他选几个兴趣班,选好了以后,就让他去学,学个两三年,能考级的就考级,培养他的信心和兴趣,

    但是就算考级考完了,也只是兴趣培养成型的过程,如果发现孩子在这方面没有什么大的发展,就要停止学习,几个兴趣班里,总有一个能小有成就,说明这种技能对孩子来说,他既喜欢,能力上也和合适。那就后续就要让他继续深入训练,努力把兴趣变成特长。

    这个过程,说说容易,但是里面有多少沉没成本,这个坑就有多大。如果是篮球、足球,羽毛球之类,一般人还能接受,如果孩子的天赋是滑雪、马术呢?

    只能一声叹息,一个天才从此埋没了。

    比尔盖茨的女儿是马术高手

    所谓的创业也是一样。,无非就是试了一条路,发现此路不通,就换个车道再试。失败两三次以后,总结经验教训,再加上有了核心团队,后面成功概率自然就高了。

    那如果失败三次以后还不成功怎么办呢?

    那就要看爹那里还有多少可以被坑的了。

    还有资本,那么还有机会折腾,试到成功为止;没有,那就该认命了。

    如果换上普通老百姓,失败一次,基本就没有翻身机会了。看看身边那些因创业致贫的人多,还是创业成功的人多,自然就知道了。

    图片来自网络

    4、严加管教

    这一种成才方式,是最无可奈何的办法。谁不疼自己的孩子呢?

    都希望孩子能健健康康,快快乐乐地成长。

    而对于普通人来说,能试一样就只能把这件事做好,因为没有第二条路可以试了。人人都想浪,但是条件不允许啊。

    最后只得赶鸭子上架,逼他养成自律的习惯。我也想让他试错,但是几乎没有第二次机会。说到底还是一个字,穷。

    其实我家老大现在也比较自律,我不用花太多力气去管他,但是很少人知道他以前也是妥妥的熊孩子一名,如果不是后来发生了一场意外,他还不可能变得现在这么守规矩。

    (此处略去1万字)多么痛的领悟!

    也是自从那次以后,我也知道,孩子还是要严加管教。

    至少在我家里,应该这样。

    如果谁建议我应该让孩子玩的轻松点,我不跟他急,只希望他能先给我孩子的10年生活费,再跟我廖这个话题,没有的话,那就哪凉快到哪去。

    说了那么多,也会有人会质疑我,真有必要这么早为孩子的未来做好打算,让他未来做个普通人不好吗。

    我觉得说这句话的人,是没有过所谓“巅峰体验”的人。

    没有体验过不一样的人生,并不可耻,毕竟这是大多数人的日常,但是一旦拥有过这种体验,除了可以拥有一套做事完整的方法,同时也可以有着很强的自信,更重要的是,他可以有更多的选择权。

    最简单地说,一个清华北大的毕业生,可以去世界500强上班,也可以去创业,哪怕去卖猪,也可以比别人卖得多得多。就算放下一切工作,去边远地区支教,哪一天他想重新回到商业世界,他自己的能力+身边朋友的资源,也可以让他很快的做出一番成绩。

    说到底,这就是选择的自由。

    “希望工程 ” 

    如果是一个普通人,当然也可以做出选择,只是,这个范围就小很多了。

    那么最终,要不要对孩子严加管教,那不过是一个人对孩子规划的未来的选择而已,目标越高,孩子的自由度越大。

    如果想孩子过个平凡的一生,也没什么不好,各自满意就好。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对孩子的约束,应该多还是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rhra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