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简友弟弟作家鲁麟的简书人物评论文章《【简书人物列传之一】蒋坤元列传(03)》
作家鲁麟写坤元,
终于结束全文篇。
他因甚少到简村,
能写如此惹人怜。
但愿作家快见面,
互相认识做访谈。
江苏文坛俩高手,
惺惺相惜走在前。
这首油诗是我在读了简友我弟弟作家鲁麟的文章《【简书人物列传之一】蒋坤元列传(03)》后吟哦成的,当然我吟诗一向是不喜拘束的,这首自然也不例外。我曾经在被一个喷子吐槽后回击他说,李白也是喜欢吟油诗的唐朝诗人,并且说李白是打油诗的鼻祖,我还试举了李白的一些诗歌加以佐证,譬如下边这一首,你就是让我滚远一些,我还是要坚定不移地说这是油诗。看吧: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很押韵,但就其平仄韵律来说,尽管有人硬是把它说得很合符,其实明眼人一看就不是这个样子,有人没有办法,他们就说唐朝诗歌到巅峰时期,那吟咏诗歌还没有啥标准,像李白杜甫都是打油的。杜甫的一首诗:“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中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好像也不很合符平仄嘛。盛唐时期诗歌已经很成熟,可到了宋朝诗歌又不咋的,还偏要制定一个诗歌平仄韵律,这本身就有悖于常理,你写诗歌不行定什么标准嘛,哈哈,就有一些好事之徒偏偏要定,有什么办法呢!
我的诗写成油诗,这是我不喜被那些格律捆绑住手脚的缘故,二是我要把一篇文章读好后才吟咏出来,很注重内涵,不大在平仄格律上去考虑,如果硬要去思考怎么写的话,那就不是即兴吟哦了。俗话说:“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看一看唐宋两个朝代,能够流传下来的诗大多都不太合符平仄格律,譬如骆宾王的《咏鹅》:“鹅,鹅,鹅,曲颈向天歌。白毛分绿水,红掌拨清波。”就他第一句用了三个鹅来看,就不很合符平仄,但谁能说这首诗不是流传千古的佳作呢?当然了,我的诗是不能跟名家相比的,我目前还在努力学习中,尽量写一首就拿平仄格律来检测一下,争取在平仄韵律和诗歌的对偶齐整上取得一定的成就。正是,繁霜饱蘸心田血,绘尽千山枫林丹。阆苑新花代旧卉,长江后浪推前澜。
作家鲁麟写作家蒋坤元,由于他很少到简村溜达,对坤元君知之甚少,写的还是人尽皆知的事情,譬如他写了他重返简书时就听说了坤元君,又写了坤元君的一些掌故和他在遭锁文风波后表现出来的镇定,不仅如此,还呼吁简友要理解简书,把涉及的敏感词条尽量去掉,重新去写新的文章,真是在简书海洋上导航的灯塔啊。他又写了坤元君专心致志地写自己的文章和推荐别人以及用正翔语一百贝专题推送优秀作者的佳作名篇。但有一点他写漏掉了,我建议他能补上,那就是坤元君不是把那些优秀作者的文章分享给大家就完事了,而是他还要赠送一百贝给作者的。昨天我看到首页上有一个简友在吐苦水,他说他跟另一个简书合伙人解除了签约作者的关系,他跟那个合伙人签约后,人家用了他一百多篇稿子,他既没得到稿酬,又没得到人家的点赞,熬到现在,他终于迫不得已地跟人家解除了签约作者的关系。对于这件事,我也没有去评论,不过,我可以肯定地说坤元君不同于那个合伙人的做法,他给人介绍文章,还赠一百贝给人家,他这样做实在是很善良仁义的。著名作家蒋坤元老师曾在正翔语一百贝里推荐了我一篇文章,他同样赠给我一百贝,尽管我把这一百贝转赠给简书中需要帮助的人,但这一百贝确凿是坤元君赠送给我的,就像他送给别的简友一百贝一样,这是毋庸置疑的。
我真诚地希望作家鲁麟能够去拜访作家蒋坤元,而且就冲他们俩人同时是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这一点来说,他们也应该互动互动。我相信到那时作家鲁麟是会写出一篇很棒的访谈的。
网友评论